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伊紮克·拉賓 | 上頁 下頁
三三


  §拋棄「英雄」

  這個時候,已經很少有人再將拉賓與當初那個「六天戰爭英雄」的殊榮聯繫在一塊了,因為對政府的不信任高潮在反對黨鼓動下,在新聞界大炒特炒之下已經到來了。

  拉賓內閣曾在1975年時得罪過新聞界,那時的《國土報》首席外事記者馬蒂·戈蘭曾撰文寫了一部記述基辛格中東外交活動的書稿,其中涉及了大量的絕密文件和會談記錄中才有的內容,而且將基辛格寫成了一個勢利、圓滑,拿以色列利益拱手讓人的形象。拉賓從檢查官伊紮克·沙裡少校那裡得知此事後十分惱火,這麼多的絕密外泄是令人深思的,況且該書對基辛格的言辭勢必影響未來的以美關係。書稿被扣了,內閣甚至要審問戈蘭,以調查出洩密渠道的所在。但不久在國內外壓力之下,甚至是美國人願買此書稿,基辛格本人原諒作者的情況下,拉賓內閣將書稿還給了戈蘭,並很快出版了。於是,拉賓又把新聞界得罪了,這個戈蘭的威力可是不小的。

  新聞界首先是以揭露政府經濟醜聞入手的。第一個醜聞是新聞界宣傳不列顛——以色列銀行總裁米切爾·佐爾這位與工党大員有密切交往的「傢伙」侵吞了政府存在那裡的一筆鉅款。

  不久,又一醜聞「出籠」了,以色列工總「患者基金會」負責人阿謝爾·雅德林——這位被拉賓剛剛任命的中央銀行行長被拘留,並很快承認了他非法使用公款的行為。新聞界大肆渲染,甚至以質問的口氣說拉賓的政府「引狼入室」居心何在?是否與拉賓有什麼幕後交易。調查結果證明雅德林居然用那筆錢支持了工黨,人們痛斥工黨聯盟盜用國家財產維持統治的腐敗。

  1976年11月10日,住房部長阿夫拉罕·奧佛爾被揭發曾在工總的希昆奧伏丁房產公司任職期間有過驚人的貪污。揭發人是一位週刊記者,新聞界很快便把它鬧得沸沸揚揚。奧佛爾是一位和藹的老人,他是無辜的。他在難以承受重壓之時開槍自殺了。在表明奧佛爾無罪的調查結果出來時,新聞界卻不做聲了,大概又再尋找新的攻擊對象了。

  在工黨內部,佩雷斯也開始攻擊拉賓了,他把內閣中的分歧弄到新聞界和民眾中去,他想把自己打扮成一個反潮流者而急得民眾支持,而成為下一任的工党總理候選人。但佩雷斯沒想到的是他掀起的軒然大波使本已根基動搖的工黨也經受了一次前所未有的挫折。

  拉賓對佩雷斯頻頻向新聞界透露政府許多本該保密的事情感到十分氣憤,但對佩雷斯的在這一方面的指責卻又再一次深深地得罪了那些記者們,記者們已開始痛恨這位堵塞「消息」來源通道的現任總理。

  1977年2月,3000多名工党聯盟代表再次舉行大會,例行公事地選舉新一任的工党聯盟領袖,當選的領袖當然也就是下屆大選的總理候選人。佩雷斯選前的積極活動頗有成果,他的選票達到了1404張,而拉賓僅比他多了41票,拉賓雖然仍然是工党的領袖和5月17日大選的總理候選人。但他對黨內對他支持的下降感到十分沮喪。

  拉賓對自己執政幾年來的成果本來還算滿意的,至少在外交方面他一直都認為以色列是成功的,是勝利的。但事實上,他確實忽略了人們在和平時期更關心的衣食住行問題,因為打仗也無非是為了重新獲得和平,能夠平靜地生活,這是大多數的老百姓所想的,拉賓確實忽略了,畢竟他是一位從「大使」過渡來的「總理」。

  拉賓一直對阿拉伯人和解抱以重望,儘管那時他的談判對象中還根本未列入巴解組織,但他是始終反對繼續在約旦河西岸巴勒斯坦人聚居區附近設立定居點。拉賓的這一溫和立場與宗教勢力、右翼的利庫德集團是針鋒相對的,後者主張不僅要向那裡大量移民,還要把約旦河西岸乾脆稱為「朱迪亞和薩馬利亞」,只有古代以色列才如此稱謂的。佩雷斯正是利用這一點與拉賓大唱反調,令拉賓寢食難安。佩雷斯甚至還與反對黨一起拿不久前的恐怖分子劫機事件攻擊拉賓,認為這是拉賓姑息、溫和政策的結果。

  拉賓工黨聯盟參加大選時的一個盟友——東方猶太人「塞法拉迪」也是支持無限定居政策的,這些又使拉賓費盡了腦筋。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