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亞裡士多德 | 上頁 下頁 |
九 |
|
《歐德穆》篇名取自一位叫歐德穆的朋友。他於公元前354年因站在狄翁一方戰鬥而死在敘拉古劄王宮之前,這篇對話在他死後不久寫成。這篇對話與柏拉圖的《斐多篇》一致,亞裡士多德自己表明在形而上學方面還完全受柏拉圖影響的支配。 《規勸篇》不是對話,而是一封致塞浦路斯王特米松的規勸信,意在對塞浦路斯王施加政治影響。這篇著作以一段哲學幸福論的描述而達到頂點。它仍立足于柏拉圖的二元論,堅持理念的超驗性。 2.過渡時期(公元前347—前335年) 這一時期,以亞裡士多德在阿索斯從事教學活動為起點,他開始從柏拉圖學說中掙脫出來,並開始對柏拉圖的觀點持一種批評的態度,修改老師的理論。這一時期的著作,策勒爾認為有:《論哲學》《形而上學》《優代莫倫理學》《政治學》《論天》《論生滅》等;高柏園認為有:《論哲學》《優代莫倫理學》《形而上學》《政治學》《天體論》《生長與消滅論》等。篇目基本一致,只是翻譯名稱有區別。 《論哲學》是一篇對話,由三卷組成:一卷是歷史性的,一卷是批評性的,一卷是純理論的。第1卷對從古代格言哲理,奧爾弗斯神學,尤其是東方的、埃及的和波斯的宗教開始的哲學發展,作了一個歷史的考察,提出了哲學體系週期性重現的理論,並把查拉圖斯忒拉置於柏拉圖之前六千年,因此一個新的歷史時期似乎是從柏拉圖開始,他處於一萬二千年的世界週期的中點。第2卷是對理念論的一個批判。在第3卷,亞裡士多德展開了他自己的世界體系和宗教哲學。這部分看來在一定程度上還是依靠著柏拉圖的星界神學,但它也包含了亞裡士多德形而上學的基本概念——一個不動的宇宙推動者的概念。他在這一卷宣稱信仰宇宙和心靈的神性。 《形而上學》的初稿成於這一時期,最早的形而上學由現今那個《形而上學》的第1卷、第2卷及最後一卷組成。在這部著作中,他對理念論的批判不同于後來對柏拉圖體系的論述。此時他是以第一人稱複數的口吻說話,從而把他自己包括在柏拉圖主義者之內;在後來的論文中,這種口吻沒有了。 《優代莫倫理學》是亞裡士多德在阿索斯的演講。有人說它出自亞裡士多德的學生羅德斯島的優代莫之手,但從文體上分析,人們又否定了這種說法。而為什麼稱之為「優代莫」,又找不出合適的解釋。 《政治學》的第2、3、7、8卷是早期政治學著作,這是他第一次居住在雅典時就開始了的工作。在這部著作中,他把「善」作為政治理論的核心。它包含了亞裡士多德的「國家」理想和對柏拉圖以前的烏托邦的批判。 亞裡士多德的物理學和宇宙論的基本理論也歸於這一時期。在柏拉圖死後不久寫作的《形而上學》第1卷一再提到《物理學篇》有關章節。因此,含有質料與形式、潛能與現實的基本思想以及運動理論的《物理學篇》的前兩卷可能早已寫好了。《論天》相當大部分看法來自對話篇 《論哲學》的內容。在這階段,作為第五種元索以太的理論已經牢固地確立,它承認單子以及世界的永恆性和空間的有限性,這種理論的提出對柏拉圖自然世界理論也作了批判。《論生滅》與《論天》有著密切的聯繫。 3.呂克昂學園時期(公元前335—前322) 這是亞裡士多德思想成熟時期,在此階段他完成其獨創的哲學體系和主要著作。在他一生的這最後13年,驚人地組織了對於自然和歷史的詳細研究,這一研究工作是在弟子們的幫助下進行的。這一研究包括了當時的全部知識,並在很大程度上第一次使那樣的全面知識成為可能。與此同時,他在自己所建立的學園內講課,這些講課構成了現在保存下來的著作的基礎。不過,這些著作並非由他發表。在他死後,這些著作作為財富保留在他的學園,並在學生之間流傳。 這一時期的著作,策勒爾和高柏園說法一致,都分為五類:邏輯著作、形而上學著作、自然科學著作、倫理學和政治學著作、美學歷史文學方面的著作。 後面各章對這些著作和思想有專門論述,這裡不再介紹。 第四章 學說的命運 1.著作輾轉流傳 亞裡士多德學識淵博,著述頗多。據公元3世紀傳記作家第歐根尼·拉爾修在《著名哲學家傳》中保存的目錄載,有164種400餘部。按逍遙學派托勒密的估算,則有1000部之多。但現在我們所見到的只有47部。這47部是經過多人考證、校勘、編纂整理的,其中以訛傳訛、疏漏不當的也不能說沒有。目前各國出版的亞裡士多德著作參照的標準本是德國伊曼努爾·貝克爾編纂的版本。19世紀,柏林普魯士研究院廣泛徵集了亞裡士多德著作的各種文本及詮釋本,由貝克爾主編,集中大批專家進行校勘、考證,從1831年到1870年歷經40年完成編纂工作。 貝克爾編的《亞裡士多德全集》被認為為亞裡士多德研究奠定了基礎。這個版本是力圖從最優秀、最古老的手稿中整理出來的,以亞裡士多德為名的全部著作的版本。在貝克爾之後,西方各國的古典學者們對亞裡士多德著作做了進一步的加工、訂正、詮釋工作,出版了各種文本的版本,如《托布奈叢書》(1868—1961),《牛津古典本文》(1894—1968),希法對照的《布德叢書》(1926—1968),希英對照的《洛布叢書》(1926—1966),這些版本依據的都是貝克爾的《亞裡士多德全集》。貝克爾對亞裡士多德著作的編排,大體上是依照亞裡士多德關於科學分類進行的①。 ①參看苗力田主編:《亞裡士多德全集》序言,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0年版,第5-6頁。 在西方學術界,對亞裡士多德著作分為兩大類,五大部分。兩大類是,一為一般大眾所寫的對話形式的通俗讀物,一為在學園為學生寫的比較深奧的講稿和筆記。五大部分是:1.邏輯學,2.哲學,3.自然科學,4.政治倫理學,5.美學文學。 這些著作同主人一樣,命運坎坷。幾經波折,能保存下來,確實不容易。這位博學的學者雖然寫下了大量著作,但生前基本上沒有由自己整理和公開發表過。他早期在柏拉圖學園時曾寫過一些和柏拉圖相似的對話,現在都已佚失了,只留下了一些殘篇。現保存下來的這些著作,也都經歷了許多離奇的曲折。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