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葉卡特琳娜大帝 | 上頁 下頁 |
三一 |
|
法國國王路易十五對葉卡特琳娜持十分謹慎甚至是反感的態度。他給他的大使發出了這樣的指令:「在位的女皇(葉卡特琳娜)在執行其計劃不露聲色,勇毅過人,這說明她是一位雄才大略,敢作敢為的公主。不過,她是外國人,對俄羅斯民族毫無感情……她需要一支永恆的力量來維護自己的帝位,她取得帝位,既不是靠臣民的敬愛,也不是由於對她父親的感恩戴德……你已經知道,我在此再十分明確地重複一次,寡人對俄政策就是盡可能把她排斥在歐洲事務之外。只有讓俄國宮廷四分五裂,她才無力顧及別的歐洲宮廷可能向她提出的某些方案。」① ①引自卡·瓦利舍夫斯基《葉卡特琳娜二世》。 在國內,政變後不久軍隊中就出現了反葉卡特琳娜的傾向,有的軍官甚至揚言,要解放伊凡六世,把他從監獄中放出來,把過去屬他的皇冠交還給他。伊凡就是那位出生才幾個月就繼承皇位,不到二歲就被政變的伊麗莎白女皇投入監獄的不幸的人。伊凡六世今年才22歲,卻在陰森的牢房裡生活了21年,除了冰冷黑暗的牢房四壁,他不知道還有遼闊的原野,溫暖的陽光;除了荷槍帶劍、神情冷漠的衛兵,他不知道人世間還有慈愛的父母,歡樂的人群和美麗的情人。他當過皇帝,卻不能過正常人的生活。到現在,他還說不出一句完整的話,頭腦空空蕩蕩,身體瘦骨嶙峋,是的,頭戴皇冠就可以主宰所有匍匐在他腳下的臣民;當不了皇帝就連一個乞丐也不如。但是,在愚昧馴服的臣民眼裡,他仍是真命天子,是一個有著俄羅斯血統的皇帝,如果真的有膽大妄為的人把他抬出來的話,德國公主葉卡特琳娜儘管才智過人,也未必是他的對手。 但是,葉卡特琳娜一上臺就以其高超的政治手腕和統治藝術讓所有觀察家們都大跌眼鏡,讓國內的政客們,無論是三朝元老,還是政變的有功之臣,都服服帖帖地替她效勞,成為彼得一世之後的俄國歷史上又一個有巨大影響的沙皇。 2.葉卡特琳娜終於戴上用一斤黃金和二斤白銀製成的皇冠 伊麗莎白去世後,彼得三世當了六個多月皇帝,也不舉行加冕儀式。雖有戰略家腓特烈二世的提醒,他依然我行我素,直到血濺羅普霞宮,也沒有戴上那頂本屬他的皇冠。怨誰呢?怨只怨他冥頑不化,把自己的血統看得過於高貴,而對於他統治的民族過於蔑視,把他們的各種儀式都當作愚昧的迷信而加以嘲笑踐踏,所以對全俄羅斯最珍重的加冕儀式也不屑一顧。他的垮臺與其說是葉卡特琳娜的陰謀所為,不如說是他自己的愚蠢所致。 葉卡特琳娜則不然,18年大公夫人的孤獨生活,使她有充裕的時間和精力瞭解這個充滿野性民族的傳統習俗。她比一個土生土長的俄羅斯人更主動,更專心地學習俄羅斯的一切,他們的風俗習慣,甚至特定的舉止神態。她得知俄羅斯民族是一個重儀式、重感情的民族,所以,每逢重大節日和儀式,她都極認真地以一個俄羅斯人的形象出現。在她皈依東正教的儀式上,到俄國才6個月的她,就能用俄語流暢地背誦東正教的教義,在伊麗莎白女皇的喪禮上,她畫十字和跪下的姿態都能體現一個俄羅斯女人的氣質。這樣一個善於觀察、善於學習的野心勃勃的女皇,自然對加冕儀式特別看重,尤其是這頂皇冠是從丈夫手中搶來的那就更應該用隆重的、熱烈的儀式向淳樸的俄羅斯臣民證明,葉卡特琳娜戴上皇冠是天經地儀的,是上帝的旨意。因此,她決定於1762年9月22日在莫斯科舉行加冕儀式。 兩個月的準備時間確實過於匆忙。為了製作新皇冠,她給了工匠一斤黃金和二斤白銀,為了縫製一件皮大衣也用去了四千張鼬皮。還有各式各樣的訂單像雪片似的飛往彼得堡的時裝店、珠寶店和皮鞋店。從宮廷的達官貴人到鄉村的平民百姓,都知道女皇陛下要舉行加冕儀式了,全國上下都沸沸揚揚。這可是俄國的頭等大事,人們都在盼望這天的到來。 莫斯科離彼得堡有10多天的路程。9月1日,葉卡特琳娜撇開繁瑣的政務,在格裡戈利的陪同下,率文武百官浩浩蕩蕩地離開了彼得堡,向莫斯科進發。在前四天,帕尼和御醫克魯澤護送身體欠佳的保羅提前啟程了。葉卡特琳娜乘坐的是一輛八匹馬拉的豪華大馬車,車內寬敞舒適。格裡戈利的四輪馬車緊隨其後。對於長途跋涉的人們來說,秋天的草原和森林遠遠失去了美麗與壯闊,它帶給人的只是單調乏味。有時為了解悶,葉卡特琳娜便把侍從趕到格裡戈利的車上,讓英俊的格裡戈利單獨陪她。遺憾的是他除了健壯的體魄和驚人的膽量外,不能給女皇帶來精神上的愉悅。不過,能在情人懷裡觀賞野外的風光,領略在皇宮裡難以想像的樂趣,倒也解除了不少疲乏。在離莫斯科不遠的一個小鎮,葉卡特琳娜追上了先行的皇太子,女皇和太子坐在一輛馬車上,緩緩地駛進了莫斯科城。早有準備的城市已經裝飾一新,沿大街的房屋牆壁都披上了紅地毯和花環。身著節日盛裝的人們紛紛擁上街頭,在大街的兩旁形成長長的人牆。人們歡呼著,祈禱著,為女皇和皇太子。狂熱的人們似乎不知疲倦,慶祝活動持續了整整八天八夜,一直到加冕儀式的那一天。 9月22日終於來到,這是一個禮拜天。克里姆林宮外聚集著歡樂的人群,而在宮殿中心的聖母開天老教堂裡,55名高級神職人員組成了一個半圓形的圈子,「尊貴和極有權勢的公主、葉卡特琳娜二世貴婦、全俄羅斯的女皇和專制君主」站在圈子的中央,這個年僅33歲的女人抖掉鼬皮大衣,穿上大紅禦袍,從諾夫哥羅德大主教手托的金盤子裡捧起沉甸甸的皇冠戴到了頭上。另一名高級神甫奉上象徵著皇權的節杖和金球,葉卡特琳娜左手拿起節杖,右手托起金球,在場的人全都跪了下來,因為他們面對的是一個代表上帝意旨的俄羅斯的至高無上的統治者。教堂裡響起了唱詩班莊嚴的歌聲。諾夫哥羅德大主教為她敷上了聖油。她同時也是俄羅斯東正教名正言順的至高無上的教長了。但她仍在教堂裡面對祭壇虔誠地做著彌撒。葉卡特琳娜心裡十分清楚,跪在她面前的和跪在教堂外面的黑壓壓的人群其實比她更虔誠,但是他們頂禮膜拜的是她頭上金光閃閃的皇冠。 3.我不準備懲罰任何人,哪怕他曾經是危險的敵人 可以毫不誇張說,1762年7月9日以前,葉卡特琳娜完全是受打擊、壓抑的對象,她的生活十分孤獨,內心非常寂寞。她舉目無親,連丈夫都侮辱她。但她天生不是個逆來順受的人,她對此進行了頑強的抗爭。 她的抗爭並非張牙舞爪、咄咄逼人,而是極力去討人喜歡。1778年她給自己寫了一個墓誌銘,人們也許從中可以發現她某些思維的軌跡。她寫道: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