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希特勒 | 上頁 下頁
二七


  會後,希特勒命令陸軍於10月11日進攻捷克斯洛伐克,同時迅速調動50萬人加緊構築「西壁」

  防禦體系,以便在東線與捷克一旦交上火,西線的防禦工事能有效抵擋法國軍隊的壓力。

  在陸軍將領中,許多人是反對希特勒這一計劃的,8月份的高級將領會議上,眾將領一致反戰。8月10日,希特勒將眾將領請到他的鄉間別墅,向眾軍人保證,只要英國首相張伯倫和法國總理達拉第在位,就不會出現大戰。這次,他似乎說動了些人。

  在希特勒的煽動下,蘇台德地區局勢日趨緊張,當地納粹頻頻集會遊行,警察和遊行者發生衝突,不斷有流血事件發生。捷克政府對蘇台德地區實行包圍,邊境線另一邊的德軍也是箭拔弩張,緊張局勢一觸即發。

  英國首相張伯倫迫不及待地決定到德國的貝希特斯加登會晤希特勒,以便能維持歐洲的和平。但他這一行動卻無法抹去向納粹德國乞求和平的痕跡。

  9月15日,已69歲高齡的張伯倫在歡呼聲中乘飛機離開倫敦。張伯倫對能否與希特勒談得下去,心裡很不踏實,但他確信,只要坐下來談,捷克斯洛伐克便可安然無事。

  才一坐定,希特勒便喊道,「我再不能容忍了,我要親手處理此事。」張伯倫雖吃一驚,但迅速答道,「你真要這麼做,我來談不是浪費時間嗎?」說完起身欲走。

  希特勒怕的就是他走,趕忙改口表示,他只希望張伯倫應該承認民族自決權。張伯倫以未與同僚磋商為由,拒絕作出答覆。談判只能留待下次再談,希特勒給了張伯倫所需要的東西:只要不發生特別殘暴的行動,他不會下令德國進軍的。

  在美國,羅斯福總統對會談也異常關注,他擔心,戰爭是註定要爆發的,會談只是拖延時日而已,而且這樣的拖延最終必定會對捷克甚為不利。

  不僅在英國內閣,而且英法之間展開緊急磋商,雖有反對的呼聲,但英法的意見終於達成一致:滿足希特勒的要求,勸捷克斯洛伐克將蘇台德地區割給德國。

  在英法的一再要求下,捷克斯洛伐克政府於9月20日發表公告,宣佈投降,公告稱,「友邦提出忠告,我們須作出犧牲,購買自由與和平,這也是他們無力相助所致」。

  這樣的公告給許多西方人帶來的是奇恥大辱。

  9月21日,張伯倫再訪德國。談判一開始,希特勒便翻臉不認帳,他決定,不能再與張伯倫討論這件事了。此時,英國首相才獲知,德軍已經跨過邊界。

  張伯倫還在爭取希特勒和平地解決問題時,希特勒打斷了他,並宣佈,德軍立刻佔領蘇台德,新國界用公民投票的辦法決定。

  到這時,張伯倫才開始後悔,他為什麼要來談判呢?與其這樣談倒不如早些就讓它破裂為好。他將不得不承認他為歐洲和平的努力終告失敗,但已盡了全力。

  希特勒最怕的便是把英國人趕出大門,因為現在時機還不成熟。他向張伯倫再次保證,只要10月1日前捷軍從蘇台德撤軍,一切都好商量,希特勒還許諾:捷克問題是他在歐洲的最後一個領土要求。

  談判陷入僵局,墨索里尼在向希特勒表示堅決支持後,決定出面調停,他建議,德、意、英、法四國領導人在慕尼黑開會商討此事。這主意大受希特勒的歡迎,他隨即向張伯倫和達拉第發出了邀請。

  正在面臨戰爭恐怖的英國人得知德國邀請張伯倫等人去協商的消息後,一下子歡呼起來,人們以為,和平又有指望了,但在眾議員中只有少數人未動感情,溫斯頓·丘吉爾便是其中之一,他痛苦地說:「難道沒人想到要徵求捷克人的意見嗎?」

  9月29日,元首迎來了墨索里尼,他告訴意大利客人,只要「西壁」工事一完工,他就無所顧忌了。

  如果英法真的發動戰爭,那麼我只要將嚴陣以待的部隊調動上去,戰爭就會結束。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