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希特勒 | 上頁 下頁 |
二五 |
|
§第十二章 入侵捷克斯洛伐克 希特勒已把眼光盯准了奧地利,這是個同樣有眾多日耳曼人的國度。 1938年2月11日,奧地利總理庫特許士尼格應邀到德國訪問,他到了德國,立刻就被帶到貝希特斯加登,希特勒在他的寓所外迎接奧地利客人。 會談一開始,希特勒便指責奧地利不執行睦鄰政策,還在奧德邊境加強工事,破壞通向德國的橋樑和工事。然後,希特勒威脅說,他已下定決心將這一切結束,德國如果這麼做,誰也不會加以阻攔的。 許士尼格回敬道,奧地利並不孤立,如果入侵奧地利,戰爭將不可避免要發生。 希特勒只給他幾個小時考慮,然後便宣告會談結束。許士尼格還沒怎麼緩過神來,裡賓特洛甫就遞上一份最後通牒。內容是,奧地利必須在三天之內釋放所有國社黨人,包括殺害奧地利前總理陶爾斐斯的兇手,另外,奧地利必須同時使被解職的文武官員官復原職,最後,德國直接對奧地利的政府官員加以指派:任命阿圖爾賽斯一英誇特為內政部長,任命另一名納粹黨徒為國防部長,現任宣傳負責人必須下臺。 這樣對一個主權國家提出要求,等於宣告這個國家獨立的喪失。這點,許士尼格看得很清楚。他堅決拒絕在此所謂協議書上簽字。 但許士尼格終不是希特勒的對手,在恐嚇利誘下,他屈服了。一旦簽字,希特勒又換上一副笑臉,殷勤地將客人送走。 許士尼格一走,希特勒立刻給軍方下令,在這幾天內,在德奧邊境進行模擬入侵軍事演習,這樣的威脅將有助於促使奧地利就範。 看完總理帶回的協議,奧地利總統堅決反對,並立即召開緊急會議,內閣展開激烈的討論,眾人七嘴八舌、莫衷一是,根本提不出一個好的建議。但當傳來德軍準備入侵的消息後,意見很快便在壓力下統一了:接受德國的要求。總統只好屈服,接受貝希特斯加登條約。 當晚,按德國人的要求組成了新的內閣,奧地利的主權和國家的尊嚴從這一刻便蕩然無存了。 2月20日,希特勒得意地在國會宣佈,他與奧地利總理達成的協議為歐洲的和平事業作出了貢獻。 在奧地利,當地的納粹分子開始示威遊行,並宣佈將召開全國數萬納粹黨員的集合,許士尼格無奈之下,派出飛機、坦克和地面部隊,這才使納粹分子被迫取消了集會。 法國、美國等國對德國的霸道作法提出了抗議,英國仍在執行著綏靖政策,不想激怒納粹德國。 3月4日,希特勒的代表會見了許士尼格,傳達了希特勒的更大的要求:任命一納粹分子為經濟部長,宣佈納粹國社黨的合法。 許士尼格被希特勒得寸進尺的威脅激怒,他號召全民投票贊成奧地利的獨立。 3月10日,希特勒意識到必須採用更強硬的手段壓服奧地利。他發佈命令,要求軍方在48小時內作好戰役部署,3月12日越過國界作戰。這一指令說明,希特勒擔當最高軍事指揮官只具有業餘水平,任何一個職業軍人都明白,如此短的時間內發動一場戰役是多麼令人難以想像。 次日,希特勒要求許士尼格必須辭職,公民投票必須推遲兩個星期。在迫在眉睫的戰爭威脅下,奧地利再次屈服。 許士尼格向倫敦求援,但得到的答覆是,還沒有任何證據證明德國有侵略的行動。 當晚,絕望的奧地利總理在電臺裡向全國廣播宣佈,在武力面前,奧地利屈服了。 3月12日,戈林借奧地利臨時政府的名義發出一封請求德國派兵援奧的電報,這便使德國的侵略變成了解放行動。當日拂曉,德軍開進奧地利,一路未遇任何抵抗。由於部隊倉促出發,準備不足,有的部隊沒有路線圖,只好以當地導遊圖代替;坦克沒了油,居然在奧地利加油站加油;機械化部隊車輛故障頻頻發生。這次進軍倒更像是次指揮不當的演習。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