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西蒙娜·波伏瓦 | 上頁 下頁 |
九 |
|
從獲得高等教育合格證書的那一天起,西蒙娜·德·波伏瓦就憧憬著自己光明燦爛的未來。在這大學時代結束的最後一個假期裡,她決定要徹底解放一下自己。到利穆贊去度假,去郊外荒野呼吸一下新鮮空氣,到大自然中去體驗詩意的生活,這正是西蒙娜眼下最最嚮往的。 臨行前,西蒙娜把自己要去利穆贊的消息告訴了勒內·馬厄和薩特。薩特聞知後,藉口要進行寫作,需要和他們在一起,也打算去利穆贊去和波伏瓦會面。 而勒內·馬厄則更是捷足先登,搶在了西蒙娜和薩特之前到達了利穆贊。波伏瓦家裡知道了女兒要與一個已婚的男人和一個野小子去度假,當即拒絕提供旅費,阻止女兒前往。然而西蒙娜仍不願放棄自己的旅行計劃,於是向表妹瑪德萊娜借了錢,便動身前往利穆贊。 不久,薩特也到了利穆贊。而勒內·馬厄則提前返回巴黎,好讓薩特留下繼續陪同西蒙娜·波伏瓦。 在利穆贊,由於西蒙娜的祖父剛剛去世不久,因此西蒙娜就獨自住在了祖父的莊園。而薩特則在附近的一家飯店裡住下。波伏瓦白天常從莊園出發,穿過田野,去飯店與薩特見面,直到中午時分,才返回。薩特和波伏瓦倆人常常肩並肩去郊野散步聊天,他們在一起有說不完的話題,倆人常常就某個問題爭論不休。在西蒙娜到達利穆贊四天后,西蒙娜的父母喬治和弗朗索瓦茲夫婦出其不意地出現在兩位年輕人的面前。波伏瓦夫婦彬彬有禮地請薩特離開此地,因為有人對「西蒙娜的行為」說閒話了。而薩特在受到如此冷遇之後,並不在意。他並未當即表示要離開利穆贊。他向波伏瓦夫婦申辯,他們是在規規矩矩地討論嚴肅的問題,他本人也不打算縮短逗留的時間。聽完年輕的薩特的辯解後,波伏瓦夫婦無言以對,只得悻悻而去。 而西蒙娜見父母對自己無可奈何,便越發大膽,繼續在利穆贊與薩特約會。他們後來為躲避周圍人的視線,便索性躲進栗樹森林中,在那裡繼續他們的討論。而西蒙娜與薩特的愛情故事也就從利穆贊的栗樹森林的相處開始了。 與薩特的相識、相愛將在西蒙娜·波伏瓦的一生中寫下重要的篇章。在西蒙娜的一生中,繼表兄雅克之後,薩特是她最重要的戀人,也是她崇拜的偶像之一。 薩特出生在法國巴黎第十六區一富裕的資產者家庭。其父讓-巴蒂斯特·薩特曾畢業于海軍軍官學校,後被派往印度支那。1904年,他34歲時,從印度支那返回巴黎,同年,娶了著名的德語教授克雷蒂安施威策爾的女兒安娜-瑪麗·施威策爾為妻。安娜-瑪麗·施威策爾當時年僅20歲。一年後,1905年6月21日,長子讓-保爾·薩特誕生了。 但幾個月後一場病魔奪去了讓-巴蒂斯特·薩特的性命。父親去世後,幼小的讓-保爾·薩特便隨母親搬回了外祖父家裡。外祖父當時在巴黎創辦了一所語言學院,他本人在學校裡專門從事語言教學和語言方法論的研究。讓-保爾·薩特在外祖父家受到了良好的啟蒙教育。外祖父家藏書豐富,這給了他以濃厚的文化的薰陶。正如薩特在後來的《文字生涯》中寫道「我是在書叢中長大我早在不識字的時候,就已經崇敬書籍了」。他四歲便開始讀書,7歲時已經閱讀福樓拜、拉伯雷、伏爾泰、雨果等人的作品。8歲左右能摹仿著編故事,被家人視為「神童」。他8歲進入蒙泰涅公立中學,後轉入亨利四世中學。1916年他11歲時,母親改嫁,他於是又隨母親搬遷到拉羅舍爾,在拉羅舍爾中學讀書。讓-保爾·薩特的繼父芒希先生畢業于巴黎綜合工科學校,他希望讓-保爾·薩特以後能考入工科大學。但薩特則對母親改嫁于芒希先生一直不滿,因此他與繼父的感情並不融洽。 他性格倔強,自尊心強,更不願受制於人,任人擺佈。 因此,1920年,薩特離開了拉羅舍爾,又回到了巴黎,繼續在亨利四世中學學習。1924年中學畢業,此後他考入了巴黎高等師範學校。這是法國一所久負盛名的一流學府,在這裡他決心攻讀哲學,此舉也是薩特故意與其繼父相對抗的一種情緒的表現。1928年,薩特從巴黎高等師範學校畢業,獲得了哲學學士學位。1929年與西蒙娜·波伏瓦一起參加了哲學教師學銜會考,並以第一名的成績獲得了教師資格合格證書。 薩特幼年喪父,加之外祖父和母親的溺愛,使他從小養成了放任自流的任性、孤傲性格。他在公立中學讀書時,就和同窗夥伴,後來成為師範學校同學的尼讓一起酷愛搞惡作劇。他們常愛嘩眾取寵,上課做些怪相,引人發笑,因此在同學中是一對有名的淘氣包、搗蛋鬼。進入巴黎高等師範學校後,讓-保爾·薩特仍不改其愛搞惡作劇的惡習。他經常自願帶頭,戲弄剛入學的新同學,或給某個老師出些難題。他思維敏捷、反應奇快,且滿腦子壞主意,很快就成為了師範學校學生中的小領袖人物。然而他給人更多的印象卻是酷愛讀書,涉獵廣泛,學識豐富以及氣質斯文、儒雅的一面。但是誰也不會將他視為書呆子一類的人物。正是因為薩特酷愛學習、聰明機敏、悟性高、擅長思辯,善寫一手好文章,且寫作速度奇快等特點,使他在巴黎高等師範學校學習期間,成了小有名氣的人物。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