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塞萬提斯 | 上頁 下頁
四〇


  作家的成功,首先是語言的成功。文體的興起與衰亡也實在是語言上的改變。這實在是值得我們引起重視。

  而塞萬提斯的語言特點還有待於我們深入去研究。

  西班牙《工人世界》報認為:「所有的語言不是貴族和資產階級矯揉造作的談吐,而是人民的、清楚有力的精確的語言」。塞萬提斯語言的大眾化、精確為人公認。研究者還統計過全書應用的諺語有250多條之多,其中4/5集中在桑丘身上。神父說:「這潘沙一家人都是肚子裡裝著一大桶俗語來投生的。」

  桑丘老婆、女兒也一樣本事大。此外,兒童歌謠也編進書中,具有較強的時代氣息,純相天成,毫不藻飾,把這些生長于下里巴人中的寶貝語言一經改造,就成了妙語連珠的活動的蹦跳的語言,輕風細雨一般,令人耳目一新。

  小說對風景的描寫都很具體,且服務於人物的思想、感情變化。對人物外貌描寫也是神來妙筆,讓我們一閉眼就會看到「堂·吉訶德先生說話時,似乎是一直騎在他的高馬上的,而桑丘則仿佛一直坐在他那謙卑的驢子上(海涅語)」。就連堂·吉訶德的瘦馬和桑丘的灰色驢子也有著鮮明的個性特徵。

  《堂·吉訶德》這部巨著也有些不足之處,但也算是白璧微瑕。作為人文主義者的時代局限,主人公單槍匹馬尋找「黃金時代」,去實行「烏托邦」式的騎士功業。這實在是強人所難。但也是不得已而為之,因為連作者本人也不知道路在哪裡。其次對西班牙的宗教裁叛所的火刑,作者作了有意的回避,這也是資產階級的軟弱性所致,大約他不想把麻煩惹大。

  《堂·吉訶德》長篇小說在情節結構上還是較鬆散。尤其作者怕冗長敘事吸引不住觀者,特意又穿插一些小故事在裡邊,結果成了美人臉上的疤痕,這也是作家開始時的不太自信所致。游離於整個作品之外,顯得無關緊要。

  還有小說體例上前後不大統一。原來計劃寫四卷,後來篇幅加長,等於是個擴建工程,所以設計思想並不連貫。此外還有一些疏漏之處也為行家一再指出。

  如堂·吉訶德的寶劍被苦役犯拿走了,後來又回到手中。桑丘的「灰點兒」丟了,沒找就又騎在了跨下,等等。這是篇幅太長了,作者還沒有照應到之處。這或許也是作家年邁之後,老眼昏花,再加生活伙食不太高,居住條件差,讓天才的構思總受到環境干擾所致。因為誰都得承認,寫作時首先得有個適宜的環境才好用筆。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