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薩特 | 上頁 下頁


  與別的孩子不同,薩特是在書本中才真正開始了自己的生活。剛剛學會閱讀的薩特讀得最多的是拉羅茲大百科辭典。正是從一卷卷笨重的辭典中,薩特認識了世間的萬物。由於過多地把自己禁錮在書房裡,天天同書本打交道,薩特形成了與一般人相反的認識過程:先有理性認識,後有感性認識。從而形成了柏拉圖式的唯心主義。在他的朦朧意識中,書本上的世界才是真正的存在,而現實世界只是書上世界,或者說詞語概念的「摹本」而已。在薩特眼裡,只有相對於百科辭典中的人與動物,

  「動物園裡的猴子就不是完美的猴子,盧森堡公園裡的人也不是完美的人。」由於首先接觸到的是詞語、是理念,然後才接觸到現實事物,薩特便無法把自己從書本上獲得的知識與現實世界區分開來。基於這種認識論而形成的唯心主義,薩特後來花費了30年時間才徹底擺脫。

  與同齡兒童相比,薩特早已對各種玩具、各種簡單的遊戲不感興趣,而把讀書視作自己生活的惟一內容。他不知疲倦地讀啊,讀啊,別的孩子在堆沙礫、追追打打、亂塗亂畫中獲得的快樂,他從閱讀中加倍地獲得了。實際上,在驅使幼年薩特拼命閱讀的動機中,既有對未知事物的好奇,也有對於語言、文學的天生愛好。一個剛剛懂事的孩子,就已經預感到書中蘊含著「歡樂的寶藏」,體會到書本的神聖,把翻書、讀書當作惟一的娛樂,這就足以顯示出這個孩子的非凡性格,預示著他會成為一個終身寄情於舞文弄墨的人。

  第四章 兩個世界

  現在,薩特已經不再像以前那樣熱衷於扮演有名的卡爾的乖孫子這一角色了。每當客人們起身告辭,不再可能關注那個小天使時,他便飛快地逃離客廳——那個曾經其樂無窮,現在卻越來越顯得索然無味的地方。不一會兒,薩特已經忘記了周圍的世界,重新回到了書本中的生活。

  當小薩特讀完了好幾本書後,他有一個重大的發現:書本中的世界和真實的世界不一樣。這個發現隨著他閱讀量的增加被不斷證實著。為什麼古羅馬執政官布呂蒂要把自己的兩個兒子全都處死呢?而著名小說家梅裡美要讓他的一本書的主人公——馬弟奧·法勒科納也做出了同樣的壞事,殺死了自己的不義兒子。在書中,似乎這種父殺子的行為十分普遍,以致人們竟都不以為怪。可薩特生活周圍卻並沒有發生過哪怕一次類似的事件呀!儘管外祖父常常與埃米爾舅舅在花園裡吵得面紅耳赤,可看起來外祖父並不曾想過要打死他的兒子呀。還有,高乃依悲劇中的情人們總是相互親吻,並彼此許願要同睡在一張床上。這真是奇怪的風俗!薩特每天不是和母親分睡在兩張小床上嗎?

  薩特無法理解書本上的世界,即使是他最愛讀的《包法利夫人》也不例外。在幼時的讀物中,給薩特留下的印象最深刻的是福樓拜的這部悲劇性小說。薩特在晚年回憶說:「我曾幾十次地反復閱讀《包法利夫人》的最後幾頁,最後我竟能整段地背誦下來。」然而儘管翻來覆去地讀,薩特仍然無法弄懂一切。那個可憐的查利·包法利醫生在妻子死後發現了一些信件,為什麼從此就留起了鬍子呢?他憂鬱地瞥了羅道爾夫一眼,可見他對羅道爾夫是懷有某種敵意的,可為什麼他又對後者說「我並不怨你」呢?為什麼羅道爾夫會覺得這位喪妻的老實人「很可笑,又有些卑鄙」?最後包法利死了,他是死於悲傷還是疾病呢?薩特苦苦地思索著,卻百思不得其解,不過這並不妨礙他讀這部小說讀得如醉如癡。這種似懂非懂、似是而非的感覺反而增加了故事的魅力。在薩特看來,世界的深奧之處恰恰存在於這樣的書中。儘管缺乏必要的成人知識給薩特的閱讀造成了不小的障礙,但他樂此不疲,因為儘管不甚其解,福樓拜透過這部不朽名作所透露出的憂思愁緒,所傳達的悲觀情調,深深地打動了他幼小的心靈。作品中種種人物的形象,意味深長的對話,久久地留在薩特的腦海中。成年後的薩特對此念念不忘,一直試圖要對福樓拜的思想和創作動機作一番更深入的探討。到了1971年,他終於完成了三卷大部頭的福樓拜評傳——《家中白癡》,從而實現了從小就想弄懂那種種疑問的夙願。

  讀的書越多,薩特就越發現書中的世界和現實的世界是截然不同的。這種不同一方面固然是因為年幼的薩特還無法全部理解他所讀到的東西,另一方面卻顯示出薩特已經慢慢悟出了某種真理性的東西。他發現真實的世界較為貧乏、虛假,缺乏人情味;而書本中的世界卻是如此浪漫、詩意,充滿了戲劇性色彩。現實中的人總是彬彬有禮,他們之間的關係持久不變。他們辦事穩妥,說話聲音洪亮、條理清楚,很少甚至從來不犯錯誤,即使犯了也是那種千篇一律、微不足道的小衝突,實際上的問題是早已解決了的。而書本上的世界卻充滿了起伏跌盪,世事變化之快讓薩特目不暇接。某一人物會出人意料地不知從哪裡冒出來;本來相親相愛的兩個人,後來產生了不和,最終竟導致反目為仇,相互殘殺。而倖存者也會因悲痛而日漸憔悴,最終趕到墳墓裡去與他剛剛殺死的朋友或情人團聚去了……與一般孩子的感受相反,薩特覺得書本上的世界是那樣真實,那樣活靈活現,那樣強烈地吸引著他;而現實世界的存在卻顯得有些虛幻迷離,令人難以捕捉又使人大倒胃口。

  每當在書本中遇上了難解之謎,薩特會來到陽臺上,像個大人似地來回走動。現在,外祖父一家已從默郭搬到了巴黎,住在靠近巴黎大學的拉丁區的一條小街——勒·高夫街1號7層樓的一套房子裡。這是一個不大的陽臺,偶爾,踱來踱去的薩特會探出頭來,看看那些往返於街道上的行人。僅僅幾眼便使薩特禁不住為世間的平庸生活而感歎。他看到,人們都在忙忙碌碌卻不知究竟是為了什麼而奔走。天空是灰暗的,人們的臉也陰沉得嚇人。有時,他好不容易在一個人臉上發現了一點微弱的笑容,但它們仿佛曇花一現,稍縱即逝。街道上人來人往、車水馬龍,卻不可理解地如一潭死水般平寂。薩特不喜歡眼前的圖景,為什麼他們不能像書本上的人物那樣充滿了銳氣和血性呢?每想到此,薩特便會掉轉頭,飛快地跑回他的房間,重新進入詞語的叢林。那裡才有他真心喜歡的人兒、真正感興趣的生活。日落時分了,薩特卻在語言的森林中迷了路。哦,又一個瘋人的故事!又有一個鮮活的生命即將被毀滅,這是多麼難以忍受的悲痛啊!薩特完全被那個敢愛敢恨的世界迷住了,他激動得渾身戰慄,嘴裡發出一些連他自己也不明白的莫名其妙的聲音。忽然,燈被打開了,母親高大的身形出現在眼前,她不禁失聲叫道:

  「我可憐的孩子,你怎麼在瞪著眼一個人吵架呀!」多麼掃興!薩特不情願地從另一個世界回過神來,跳下床,嘴裡嘰裡呱啦地亂叫著跑向餐廳,回到他那一成不變的平庸的家庭生活中。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