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莎士比亞 | 上頁 下頁


  他到達倫敦時,正值女王伊麗莎白(1558-1603)統治下的英國進入鼎盛期。

  此時,發源於意大利的文藝復興運動已波及整個歐洲。文藝復興是一場文化思想上的解放運動。前此,歐洲一直受封建專制的禁錮,史稱黑暗的中世紀。教會與王權狼狽為奸,限制人們對物質生活和自由思想的追求,因此嚴重阻礙了生產力的發展。但隨著手工業、商業的緩慢發展和積累,封建社會內部出現了新的生產關係。城市居民中逐漸形成了資產階級。為了提高生產力,他們必然要追求物質的快速發展,進而在政治上尋求更高的地位。在文化思想方面,新興資產階級堅持反對宗教神學的禁欲主義。一批文人學士打著復興古希臘羅馬文化的旗號,實際提出現實的要求。他們主張個性解放,以人為本而非以神為本,這就意味著要遵從理性、破除蒙昧主義,給個人以自由發展的機會。他們被稱為「人文主義者」。

  英國面臨的主要問題,表現在政治鬥爭方面。15世紀後半期,英國貴族之間進行了長達30年之久的「玫瑰戰爭」(1455-1485)。戰爭本是封建勢力之間爭權奪利引發的,其結果是損傷了他們的利益。國家統一成了大勢所趨,人心所向。都鐸王室的亨利七世統一了全國,到伊麗莎白一世時期,中央王權強大到不可撼動。王室為了對付封建貴族的割據勢力,就須與新興的資產階級聯合,採取有利於工商業發展的政策。不多時,英國出現了經濟繁榮,政局安定的治世。

  與此相伴隨的,戲劇事業也日益繁榮。在中世紀蒙昧時代,文學只是作為宗教的婢女,除了英雄史詩、宗教佈道文外,戲劇是宗教宣傳的一種主要形式。在莎士比亞幼年,戲劇舞臺上還充斥著奇跡劇,搬演的是《聖經》裡的故事。文藝復興運動使人們找到了古希臘羅馬的悲劇和喜劇佳作。此外,民族戲劇也在發展。這就是一種所謂的插劇,它是戲劇演出的間隙裡串演的一種短劇,其中有雜耍,插科打諢,滑稽逗趣,一般也有一個故事情節。16世紀中葉,有人開始為插劇寫劇本,雖然大多是對古典悲劇、喜劇的模仿,但向民族文學邁出了可喜的一步。

  到莎士比亞的青少年時代,演劇在英國被正式確認為合法的職業,劇團越來越多。與此同時,劇院的建設也加快了。原來中世紀的奇跡劇和道德劇都是在教堂裡演出,是純粹的宣傳工具。到了插劇興起,演出地點就移到集市、廣場或旅店前。不久插劇就轉向較正規的悲劇或喜劇,有了以演戲為生的演員,這就需要專門的劇場。1576年,倫敦萊斯特伯爵劇團的臺柱子演員詹姆斯·伯貝奇建立第一座公共劇場,名為「大劇場」。其後又建另一座叫「帷幕劇場」。

  到16世紀末,倫敦就有了20多家劇場了。

  劇場分為公共劇場和私人劇場兩種。公共劇場的構造為:中央是池座,沒有屋頂,周圍是包廂,舞臺伸入到池座中,演出時,觀眾基本上環繞著演員,大家離得很近。這種劇場主要面對廣大群眾,可容納1500到3000人,價格便宜,但只能白天演出。

  私人劇場要講究得多,有屋頂,有燈光照明,而其票價也就比公共劇場高好幾倍。

  由於劇院和劇團增多,對劇本的需求也就大大增加。當時的劇院,劇目更換很頻繁,很多戲因不受歡迎,只演一次就被取消,而最受歡迎的劇目重演的次數也不多。出於需要,湧現出大批劇作家。他們大多受過高等教育,在牛津大學或者劍橋大學讀過書,有較好的古典文學修養,受過人文主義思想的薰陶。他們在民間戲劇傳統的基礎上,加進古典與外國戲劇的養分,寫出許多優秀作品。人們稱他們是「大學才子派」。其中成績較突出的有托馬斯·基德(1554-1594)著有《西班牙悲劇》,約翰·李雷(1554-1606),代表作是《班貝老大娘》,羅伯特·格林(1558-1592),代表作為《僧人培根與僧人班歌》,克裡斯多夫·馬洛(1564-1593),著有《鐵木耳大帝》、《浮士德博士的悲劇》、《馬爾島的猶太人》等。莎士比亞到倫敦時,正當這些劇作家的作品風靡,他們,特別是馬洛,對莎士比亞產生了很大影響。莎士比亞以他們為榜樣開始嘗試戲劇創作,不過他很快超過了他們,把英國戲劇推上了頂峰。

  莎士比亞初到倫敦,因為出身貧賤,又沒有上過大學,找不到什麼靠山,很難謀到什麼像樣的職位。

  靠一個叫理查·菲爾德的同鄉介紹,他曾在劇院門口當過專職的馬夫,侍侯看戲的貴人。後來當了一名雇傭演員。那時,一家劇團一般由三個等級的演員組成,上等為股東演員,扮演主角;二等為雇傭演員,扮演配角;還有幾個童生扮演女角(因為女子不能登臺演出)。莎士比亞一面演戲,一面也打雜。他善於觀察、揣摩、工作很勤奮,在短短幾年中學到很多東西。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