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撒切爾夫人 | 上頁 下頁
四八


  「振作起來!振作起來!更加樂觀一些!美利堅是一個偉大的國家,她有一位偉大的總統、偉大的人民和偉大的未來。」

  正因為「鐵娘子」自告奮勇,做到了她「所能做到的一切,來幫助裡根總統」,所以對緩解這位身陷「伊朗門事件」中而不能自拔的總統倒真有作用。就在哥倫比亞廣播公司對撒切爾夫人的電視採訪播出之後,英國駐華盛頓大使館接到了紛至遝來的電話,對撒切爾夫人那充滿激情的講話表示了由衷的祝賀。撒切爾夫人一回到倫敦,當天晚上她就接到了裡根總統通過越洋電話傳來的高亢的男低音,對首相「拔刀相助」的隆情美意表示了衷心的銘感。電話筒裡還傳來了一陣陣長久的歡呼聲,原來那是美國行政當局的官員們的齊聲歡呼,當時裡根總統正在他那橢圓形辦公室主持內閣會議。從這些跡象看來,「鐵娘子」的苦心孤詣並沒有白費,她的「決心』也達到了預期的效果。大西洋兩岸的首腦又留下了可喜的一頁史實。

  當然,撒切爾夫人此次華府之行決不止是來「幫助裡根總統」擺脫「濁流」的,她的主要目的是想抓住裡根後半截子任期,在美蘇正式裁減核軍備之前作出有利於英國和西歐的安排,從而通過影響美國來影響全世界。眾所周知,1987年正是美蘇即將簽署「中導協議」的關鍵時期。按照撒切爾夫人的意圖,她希望美蘇「中導協議」的「零點方案」僅限於裁減陸基中程導彈,而將美國的潛射巡航導彈和F-111轟炸機的指揮權劃歸歐洲盟軍最高司令部管轄,以作為裁減美國陸基巡航導彈和潘興導彈的補償。同時她還堅決主張更新部署在西德領土上的短程導彈,使這種戰術核武器現代化。為此,她鼓勵裡根總統不僅要拒絕蘇聯關於裁減短導的新的「零點方案」,又要頂住西德的中立主義傾向和力求在歐洲裁減短導的壓力,以保證人們對北約國家的「靈活反應」戰略不會產生疑問。此外,撒切爾夫人還想敦促裡根加快更新美國的FOTL遠程導彈系統,爭取在90年代中期予以部署。

  常言道,兩虎相鬥,群羊受驚。兩個超級大國關於核裁軍的談判,不能不牽動著這位以美英和英蘇「中間人」自居的撒切爾夫人的敏感神經。通過在西歐部署美國的巡航導彈和潘興式導彈,西方終於迫使蘇聯坐到談判桌前來,同意撤除它在歐洲部署的中程導彈。由此看來,「中導協議」的即將簽署,表明了它是西方多年來不斷努力的可喜成果。但是,這個《協議》既是一個金蛋,又是一個燙手山芋。在撒切爾夫人的眼裡,如果此行不能使美蘇「中導協議」的裁減範圍僅限於陸基導彈,如果不使部署在西德領土上的短程導彈現代化,那就會使西歐與北約分離,讓西歐暴露在蘇聯和華約國家佔優勢的常規武器和化學武器面前而無能為敵,而北約國家的「靈活反應」戰略也就將成為一紙空文,特別是英國駐西德部隊就將失去核保護傘而難以存在。

  所以說,美蘇核軍備的談判直接關係到英國本身的安全利益,作為英國首相的撒切爾夫人是不能置之不理、等閒視之的。其實,「鐵娘子」並不急於推動核裁軍向前發展,她認為核武器的「相互毀滅」論不僅遏阻了核大戰的爆發,而且是對常規戰爭最有效的威嚇手段,是二戰以來歐洲得以相安無事的重要因素。所以論者以為撒切爾夫人所執意追求的,就是要在美蘇業已開始的裁軍進程中不使美國人受騙上當,使英國和西歐不至於被「出賣」。落得個被動和挨打的局面。

  1987年12月,戈爾巴喬夫總統在啟程赴美簽署「中導協議」途中,接受了撒切爾首相的邀請先去倫敦稍事停留,在諾頓與她舉行了會談。在會談中,兩國首腦重點就擬議中的削減戰略軍備問題交換了意見。撒切爾夫人還以其直言不諱的一貫性格提出了蘇聯從阿富汗撤軍和蘇聯的「人權」問題。

  「鐵娘子」甚至提醒戈爾巴喬夫,強調蘇聯在這兩個問題上的積極態度將有助於裡根政府克服國會中的障礙,使即將簽署的「中導協議」順利通過。

  戈爾巴喬夫的飛機一離開英國,撒切爾夫人立即通過熱線電話把與戈爾巴喬夫的會談情況向裡根總統作了通報。這樣,1987年12月的美蘇領導人的會談進行得非常成功,氣氛友好而又熱烈。

  從此,美蘇兩個超級大國的關係以「中導協議」的簽署為契機,進入了一個新的時期。1988年2月,戈爾巴喬夫宣佈蘇聯將從當年5月起開始從阿富汗撤軍。

  從此,東西方的冷戰也就開始結束了。

  由於看到地平線上已呈現出終結冷戰的一線曙光,撒切爾夫人更是信心十足,執意要把英美「特殊關係」當成其外交政策和西方國家聯盟的基石。

  1988年3月,北約國家在布魯塞爾召開了它們6年來的第一次首腦會議。法國總統密特朗也翩然蒞會。這是自1966年法國退出北約軍事委員會、北約總部從巴黎遷往布魯塞爾22年來法國首腦第一次出席這類的會議。

  「中導協議」的簽署和戈爾巴喬夫對西歐國家開展了一系列和平攻勢之後,不僅歐美關係出現了微妙的變化,而且西歐國家內部也增大了分歧。例如西德總理科爾就不認為有必要使北約部署在其領土上的短導現代化,但仍然主張避免短導的「第三個零點方案」和非核化;而外交部長根舍則持與總理科爾相反的觀點。這是因為,西德位於西方與蘇聯對抗的最前沿,因而也最容易遭到核打擊的危險,西德政治家們不能不對戈爾巴喬夫的和平攻勢作出積極的響應。

  好在這次北約首腦會議最後發表的《聯合公報》,基本上反映了英美的主張,顯示出北約的團結一致。這是撒切爾夫人從中努力、消除分歧的結果,也是英美兩國首腦通力協作的結果。撒切爾夫人感到遺憾的,是西德領導人不放棄在東西方的常規軍力達到基本均衡和對化學武器有明確限制的前提下,才能在歐洲舉行削減短程核武器談判的主張。

  1988年5月底,裡根總統啟程去莫斯科與戈爾巴喬夫會談。撒切爾夫人對這位美國首腦作了兩點建議:一是要把握住北約能夠進入短導談判的前提;二是在就美蘇削減戰略武器談判時,美方不宜操之過急。對此,裡根總統均有同感。由此,撒切爾首相也感到收穫頗豐,因為她意識到英美再次「結為一體,面對所有的困難和接踵而來的更為複雜的裁軍談判」。

  1988年6月2日,裡根總統在對蘇訪問完畢之後,立即匆匆飛抵倫敦,向撒切爾首相通報了他與戈爾巴喬夫的會談情況。裡根讓這位「鐵娘子」知道,他沒有就戰略武器會談作出讓步,並斷然拒絕了蘇方要求把海基巡航導彈也包括在協議之內的建議。裡根還告訴「鐵娘子」,他在人權問題上向蘇方發動了攻勢,在「星球大戰計劃」上也拒不讓步,等等。這幾個要點,都是撒切爾夫人所夢寐以求的,裡根總統總算不負所望,做到了她一心想要做到的事。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