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撒切爾夫人 | 上頁 下頁
一〇


  第三章 英國歷史上的第一位女首相

  1.首次榮登英國首相寶座

  撒切爾夫人到底從久經沙場的希思手中接管了保守黨領袖的權杖,這是她在成就自己的輝煌事業的里程上又跨越了一大障礙。緊接著,這位不同凡響的女人便以非常精明和最為現實的態度對待希思的勢力和影響,迅速搭建起自己的權力體系。

  首先,撒切爾夫人去專訪希思,主動邀請這位前任來擔負影子內閣中的一個顯位時,卻遭到了怠慢和粗魯的拒絕。但她並不氣餒,而是處心積慮地把希思的幾大臺柱子照舊挽留在她那在野黨的影子內閣中,其中最突出的是把當初與她爭奪領袖權位最強的挑戰者威廉·懷特洛爭取過來,讓他出任党的副領袖。這一招果然奏效,這位希思的最親密盟友和最得力幹將立即公開聲明:「如果你決定要保守黨來治理這個國家,而且你想為此作出自己的貢獻的話,那麼緊跟那個領導這一事業的人就是惟一的選擇了。」這位老牌政客說到做到,立即旗幟鮮明地支持新領袖,成為她的堅定支持者。此後,懷特洛便全力以赴地協調與溝通撒切爾夫人與其他反對派之間的關係,從而彌補了希思的不合作給這位女首相所造成的損失。

  其次,撒切爾夫人堅持「任人唯賢」的原則,大力擢用與她競爭領袖權位的第三號人物傑弗裡·豪為影子內閣中的財政大臣,而把那位推她坐上領袖交椅並成就她變革英國經濟的引路人基思·約瑟夫晾在一邊,讓他繼續從事社會政策思想方面的研究。好在約瑟夫並不計較這些,而是與傑弗裡·豪緊密配合,四處奔走呼號,要求保守黨放棄「中間路線」,尋求實施大多數人希望實施的主張,即所謂「大眾路線」。這種所謂「真正的保守主義思想」,後來就成了「撒切爾主義」的理論基礎。而作為成熟的政治家的傑弗裡·豪也正好跟約瑟夫想到了一起,他們共同擬制了一份代表撒切爾保守黨經濟政策的綱領性文件——《經濟的正確途徑》。他們共同效忠撒切爾夫人,在協助她奠定新的權力基礎方面發揮了不容低估的作用。但也正是這位老練又圓滑的政客的傑弗裡·豪,在與撒切爾夫人親密共事15年之後,卻反戈一擊,導致了女首相的最後垮臺,顯示出政客殘酷無情、爾虞我詐的權術紛爭。這當是後話不提。

  且說撒切爾夫人在籠絡、重用希思原有重臣和親信的同時,也曾對希思時代的7位顯要官員進行了大膽的清洗,將他們趕出了坐落在倫敦史密斯廣場上的保守黨中央總部,從而招來了傳媒界的一陣激烈抨擊和譴責。但對撒切爾夫人來說,這種對待希思原班人馬的大刀闊斧式的去留裁定,正是她一展平生抱負、邁向唐甯街的堅實一步:既制訂好了未來即將實施的政策藍圖,又為未來新首相的內閣人選奠定了基礎。

  那麼,撒切爾夫人的「抱負」是什麼呢?簡言之,她的「抱負」就是要創建一個財產私有的「民主政體」。她篤信洛克的個人財產權利的學說,絕對不走「中間路線」;她把埃德蒙·柏克所作的保守主義的解釋奉為圭臬,即任何人都有憑個人勞動和交換能力去發財致富,政府應對他們實施有效保護,而絕對不可以對他們課以高額賦稅,不能用高稅收政策對他們橫加剝奪。此外,她不主張靠印發鈔票的辦法來緩解社會上的失業問題,認為那只能是揚湯止沸,於事無補。她摒棄歷屆政府的經濟政策,包括「國有化」政策、

  「福利國家」政策,不主張對工會和工人運動讓步,認為那樣是與發展個人財產權利的原則背道而馳,相去彌遠。在撒切爾夫人主持影子內閣的幾年中,就是這樣信守保守主義精神的。

  在1975年于海濱城市布萊克浦舉行的保守黨年會上,撒切爾夫人集中闡述了她那「撒切爾主義」的主旨,她強調指出:「不能把英國和社會主義混為一談。只要我的身體條件許可,只要我一息尚存,只要我有力量,我就決不會把英國變為社會主義。」這位英國保守黨的新領袖認為:「一個國家,如果它的經濟和社會生活被國有化和政府控管著、統治著的話,是不可能繁榮興旺的。」她還認為:「每一個人都有按他的意願工作的權利,有支配自己收入的權利,有擁有私人財產的權利,有把政府當做公僕而不是主人的權利。所有這些都是英國的傳統,是一個自由國家的實質,我們的一切自由都有賴於這一點。」

  在對外政策方面,撒切爾夫人所知甚少。這顯然對她那領袖地位的鞏固和與工党頭面人物的交鋒是不利的。為此,她在擔任保守黨領袖不到一年的時間裡,頻頻接受邀請,以英國反對黨領袖的身份訪問了盧森堡、法國、德國、羅馬尼亞、土耳其、加拿大、美國和印度等國家。1977年春,撒切爾夫人又以保守黨魁的身份出訪北京,受到了國賓式的隆重接待。而1975年和1977年的兩度訪美,均受到了熱烈的歡迎和破格禮遇。這位英國在野黨領袖儀態從容地步入白宮橢圓形辦公室,對當時在位的美利堅合眾國總統吉米·卡特大談特談自己對國際事務的觀點。她旁若無人地獨自講了45分鐘,作為聽眾的卡特總統事後承認自己「只講了5分鐘」。

  1976年1月19日,撒切爾夫人在倫敦金森頓市政大廳發表了一次著名演說,有人把這次演說與30年前丘吉爾在美國富爾頓的著名講話相提並論:兩人都顯示出了對蘇聯的毫不妥協的形象,「鐵娘子」的綽號由此不脛而走,傳遍了整個世界。在這次演說中,她猛烈攻擊蘇聯決心「統治世界」,強調蘇聯正在迅速取得成為最強帝國所需的一切手段:「當我們把一切放在大炮前面的同時,他們卻把大炮放在黃油前面。」她驚呼:「共產黨力量的增長威脅著我們的整個生活方式。」她在批評工黨政府減少防務預算、將會嚴重削弱英國在世界舞臺上的作用的同時,警告英國必須從中汲取必要的教訓,否則「用他們(按:指蘇聯)的話來說」,「那我們註定,將被掃進『歷史的垃圾堆』」。

  撒切爾夫人在這裡所使用的激烈言詞和毫不妥協的口氣,都酷肖丘吉爾當年的「鐵幕」論調。只是時代不同了。撒切爾夫人重彈「冷戰」舊調,這與1976年東西方國家領導人在赫爾辛基簽署歐洲安全與合作的《最後文件》的氣氛極不融洽。因此,撒切爾夫人的這篇強硬演說也就理所當然地引起了各方的強烈反應。工党政府國防大臣羅伊·馬森抨擊撒切爾夫人的演說是一篇不合時宜且又富挑釁性的演說,指責她是在破壞「緩和」的基調。莫斯科的反應則更為強烈。蘇聯塔斯社把撒切爾夫人稱為「鐵娘子」和「冷戰分子」,並隨即在蘇維埃大地上掀起了一場詆毀這位新黨魁的宣傳運動,把她醜化為「西方的邪惡女人」。

  撒切爾夫人把「鐵娘子」的綽號當成是對她堅強性格的寫照,頗引為自豪。她在1979年與工党競選英國首相寶座的一次演說中曾公開宣稱:「俄國人說我是『鐵娘子』,他們可說對了:英國正需要一個『鐵娘子』。」在撒切爾夫人的嘴裡,「鐵娘子」這個綽號似乎由貶義一變而成為褒義了。

  1976年3月16日,工党領袖哈羅德·威爾遜突然宣佈辭職,一時在英國議會內外掀起了一陣波瀾。撒切爾夫人在禮貌地向這位政壇老將、又是不遺餘力地貶低和嘲弄她的對手表達美好祝願的同時,建議他的繼任人立即舉行大選。這一建議當即遭到威爾遜的嚴詞拒絕。他認為他的接班人完全可以繼續執政。緊接著,工黨政府的外交大臣詹姆斯·卡拉漢擊敗了邁克爾·富特而出任工党領袖並登上了英國的首相職位。這是一個比威爾遜更難以對付的政壇耆宿,他不僅極端蔑視這位保守黨的女領袖,而且隱隱預感到她是工黨政府的危險挑戰者。這樣,卡拉漢與撒切爾夫人之間的唇槍舌戰的對壘便是不可避免的了。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