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斯諾 | 上頁 下頁 |
四八 |
|
附錄:埃德加·斯諾生平大事年表 1905年7月19日生於美國密蘇裡州堪薩斯城。 1923年在堪薩斯城西港中學畢業。 1923年—1925年在堪薩斯初級學院學習。 1926年—1927年在密蘇裡大學新聞學院學習。 1928年4月在「蘭德諾」號船上當水手,到達夏威夷。 1928年7月乘「神與丸」號船偷渡到日本。 1928年7月從日本乘船抵達中國上海。 1928年9月—1930年3月任《密勒氏評論報》助理編輯、代理主編,兼《芝加哥論壇報》駐遠東記者。 1929年4月—1929年7月沿中國鐵路線旅行採訪,到達薩拉齊。 1930年7月—1931年9月任美國統一新聞協會遠東遊歷記者,在中國東南沿海、華南、西南及東南亞、南亞採訪。 1931年9月到中國東北採訪。 1932年12月聖誕節與海倫·福斯特在美國駐日本東京大使館舉行結婚典禮。 1932年—1941年受聘為《倫敦每日先驅報》駐遠東特約記者。 1933年3月—12月任美國統一新聞協會駐北平代表,安家北京。 1933年—1934年任燕京大學新聞系講師,講授「新聞特寫」、「旅遊通訊」。 1933年為美國《星期六晚郵報》撰寫第一篇文章。 1934年—1937年任美國《紐約太陽報》特約記者。 1935年1月發表《魯迅——白話大師》。 1935年12月參與「一二·九」運動。 1936年7月編譯的中國左翼作家作品《活的中國》出版。 1936年6—10月訪問陝北革命根據地。第一次見到毛澤東、周恩來。 1936年11月在《密勒氏評論報》上發表與毛澤東的談話。 1937年1月創辦英文雜誌《民主》,發表了訪問蘇區的報道。 1937年2月美國《生活》雜誌刊登斯諾在陝北拍攝的75幅照片。 1937年10月《紅星照耀中國》在英國戈蘭茨出版公司出版。 1937年底與路易·艾黎、海倫等發起中國工業合作社運動。 1938年2月《西行漫記》在中國上海出版。《紅星照耀中國》在美國出版。 1938年7月到武漢視察「工合」情況。 1938年7月—1939年10月到重慶、成都、延安考察「工合」情況並採訪。第二次見到毛澤東並談話。 1939年10月到香港、菲律賓為「工合」募款。 1940年菲律賓碧瑤從事寫作。 1941年《為亞洲而戰》在美國出版。 1941年2月由於報道「皖南事變」真相,被迫離開中國回故鄉。 1942年2月24日一晤羅斯福總統。 1942年3月—1946年任《星期六晚郵報》世界記者,訪問印度、緬甸、伊朗、伊拉克、蘇聯和中國。 1942年10月到達蘇聯採訪。 1943年2月在蘇聯頓河、斯大林格勒前線採訪蘇德戰爭。 1943年—1951年任《星期六晚郵報》副主編。 1944年《人民在我們一邊》出版。 1944年5月26日二晤羅斯福總統。 1944年6月再到蘇聯採訪,後到波蘭、法國、奧地利、德國採訪。 1945年3月3日三晤羅斯福總統。 1945年《蘇維埃力量的格局》出版。 1945年底—1946年初到朝鮮、日本採訪。 1947年《斯大林需要和平》出版。 1947年底第三次到東南亞、南亞採訪。 1949年5月與海倫·福斯特離婚,一周後與洛伊絲·惠勒結婚。 1951年辭去《星期六晚郵報》副主編職務。 1957年《紅色中國雜記,1936—1949》出版。 1957年應費正清之邀,受聘為哈佛大學中國政治經濟研究會特邀研究員。 1958年《複始之旅》出版。1959年9月被迫離開美國移居瑞士。 1960年6月28日—11月15日作為美國《展望》雜誌記者第一次訪問新中國,第三次會見了毛澤東、周恩來等人,並作重要談話。 1962年《大河彼岸》(後改名《今日紅色中國:大河彼岸》)在美國出版。 1964年10月18日—1965年1月19日作為法國《新直言》週刊記者第二次訪問新中國,第四次會見毛澤東、周恩來等人。後發表與周恩來的談話,傳遞中國方面關於中美和談消息。 1968年將兩次訪問新中國的拍攝鏡頭彙集成74分鐘的紀錄片《人類的四分之一》。 1970年8月14日—1971年2月意大利《時代》週刊資助斯諾第三次訪問新中國,洛伊絲·惠勒第一次隨斯諾到中國。 1970年10月1日應邀參加新中國21周年國慶大典,登上天安門城樓,毛澤東、周恩來接見了斯諾夫婦。 1970年10月18日毛澤東與斯諾進行重要談話。1972年2月15日斯諾在瑞士日內瓦埃辛斯村逝世。 1972年《漫長的革命》由洛伊絲·惠勒整理出版。 1973年10月19日斯諾的部分骨灰安葬在北京大學校園內的未名湖畔。 1974年5月18日斯諾的另一部分骨灰安葬於美國紐約州赫德遜河畔。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