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釋迦牟尼佛傳 | 上頁 下頁 |
二五 |
|
佛陀當即知道了迦葉的心思,於是,便動身到一個北郁單越的地方去了,停在那裡正好七日七夜。七天已過,集會也完畢了,國王辭別而去,其他人眾相繼離開。迦葉心想,「真是妙極了,這七日之內,年青和尚沒有到這裡來。現在集會已畢,正有許多供養,如果他來,就是最好的機會了。」佛陀當即知道了他的心念,於是像壯士那樣一屈伸臂的功夫,從北郁單越回到了迦葉面前。迦葉見到佛陀及時趕來,頓時大為驚喜。當即便問佛道:「這幾天你游方到哪裡去了,我怎麼見不到你呢?」佛當即回答說:「摩揭陀國國王和臣民人等都要到你這裡來作七日之會,你不想見我,為了避開你,我因此就到北郁單越去了。你現在心裡想見我,所以我便前來見你。」迦葉聽了這話,頓時心驚肉跳,連身上毛髮都一根根地豎起來了。「厲害厲害,這個年青和尚,竟然懂得我心裡都想些什麼!雖然如此奇特希有,但還是不如我的道真實。」 佛陀心裡想道,「優樓頻螺迦葉根緣漸漸成熟了,現在正是調伏他的時候。」想到這裡,佛陀便立即趕往尼連禪河,來到岸邊,就看到魔王走向佛前對佛說道:「世尊,你現在應當進入涅槃。為什麼呢?因為應當度化的都得到了解脫,任務已了,現在正是進入涅槃的時候。」佛對魔王說:「我現在還未到進入涅槃的時刻。為什麼呢?因為我四部眾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尚未具足,所應度化的也都未度完,那些邪魔外道也都沒有被降伏,因此我不能現在就進入涅槃。」魔王聽後,心生憂愁煩惱之情,但無可奈何,只好獨自一個返回魔宮。 佛便跳進尼連禪河,運用神通力量,使水向兩邊分開,佛所行走的地方,非但不見水滴,而且還有灰塵從腳下揚起。佛身側兩面的河水都奔湧上去,其勢驚天動地。迦葉遠遠地看見佛跳進河中,大為驚訝,以為佛陀被淹死了。於是和弟子們駕船前來相救。當他們來到河邊,見到佛行走的地方卻有灰塵揚起,這一下驚得真是目瞪口呆,不禁大加讚歎。然而,迦葉口中雖然讚歎,但認為佛陀雖然有此神通之力,總是不及他的道真實。「你這位年青和尚,想上船嗎?」迦葉問道。佛答應了一聲。於是,當即以絕大神力從船底進入,上升到船中,然後結跏趺坐。迦葉見佛穿過船底,而船並沒有破,更加讚歎起佛的神力來。但他口中仍並不認輸,說:「這個年青和尚,竟然有這樣大的神力,真是希有啊!但總不如我得到真羅漢的果位。」 佛陀見到迦葉仍不歸服,於是大聲對他說:「你並不是羅漢,因為你不知道如何用道證明,為什麼要不知羞恥,強顏胡說?你只是虛妄地自稱說我有道德,其實並沒有什麼道德。」一語喝破迷心,迦葉當時心驚毛豎,慚愧無顏,自知沒有真正的道德,於是叩頭向佛作禮,說:「您真是偉大的有道之士,神通妙用,竟然知道我心裡所思所想。我今天真是心悅誠服,只希望您能收我做個徒弟。」佛對迦葉說:「你現在年紀這麼老了,而且還有那麼多的弟子和親眷,又為國王和臣民所欽敬,如果要決定加入我的僧團,你還是先和你的弟子仔細討論後再來找我。」弟子們見迦葉願意隨從歸依釋迦牟尼佛,他們本來就有心歸依,現在聽迦葉徵求他們的意見,於是五百徒眾全體同意甘願做佛的弟子。佛說:「好!你們就是比丘了。」鬚髮自落,袈裟著身,他們便當即成了和尚。佛跟他們講了苦、空、無常、無我的道理,又講了四諦法門,迦葉聽完佛的說法,當下就遠離塵垢,得到法眼的清淨,後來漸漸修至阿羅漢果。五百弟子後來也得到了法眼的清淨,修成了須陀洹果,最後漸進修行,終於證得阿羅漢果。 迦葉既從佛陀出家,因此便將原來所有拜火用具全部丟進了河裡,師徒相隨佛陀而去。迦葉的兩個弟弟,一名那提迦葉,一名伽闍迦葉,看到河裡飄浮著大哥的拜火用具,以為大哥出了什麼事,於是逆流而上,尋找大哥。到了大哥的住處,但見庭院空寂,四遠無人。兩位弟弟見此情景,真以為大哥遭惡人陷害,頓時心中大為悲痛,竟至大放悲聲,嚎啕大哭起來。這時,走來一位村民,對他們說:「你大哥他們扔下拜火用具,都隨瞿曇出家學道去了,何必如此悲傷!」兩位弟弟聽到村民如此說,心生懊惱,覺得十分奇怪,「大哥怎麼放棄了阿羅漢道,卻尋找別的法門去了呢?」他們一路念著,一路趕往兄長所在的地方。他們看到大哥身披袈裟,鬚髮全除,不知發生了什麼事,於是當即跪拜在大哥面前,問道:「大哥您本來就是阿羅漢,聰明智慧,沒有一個人比得上您,名聞四方,天下人莫不宗仰於您,現在是什麼緣故要捨棄阿羅漢道,跟著別人學習呢?這絕不是小事一樁,怎麼也不跟我們商量一下?」 迦葉對兩位弟弟說道:「我見到世尊成就大慈大悲,有三樁事十分奇特:一是神通變化;二是慧心清澈,決定成就一切種智;三是善於推知人的根本,隨機說法,使他們領受;因此我願意跟從他出家修道。我現在雖然為國王臣民所敬愛,言辭犀利,無與倫比,但究竟不是永斷生死的法門,只有如來佛所演說的道法,足以斷除生死之境。既然碰到如此偉大的聖人,我豈能不勉勵自己,向他學習呢?否則,我豈不無心無眼了嗎?」兩位弟弟聽到大哥如此說,又想道,「我們所知道的東西,都是大哥教的。大哥既然跟隨佛出家了,我們豈能不跟著哥哥一起修道嗎?」於是,兩位弟弟各自帶領二百五十名弟子一起隨佛出家,鬚髮自落,袈裟著身,都成了比丘。他們後來都證得了阿羅漢果。 三迦葉歸依佛,加入佛教的隊伍,僧團立即擴大為一千餘人的組織,這對佛教的傳播及擴大影響起到了相當大的作用。因此,三迦葉的歸依是佛教史上的一大事件。這一事件的直接影響是使王舍城的人民爭先恐後地歸依佛陀,並且讓摩揭陀國國王頻婆娑羅王放棄了傳統的婆羅門信仰,成為各國中第一個歸依佛、信奉佛教的國王。 王舍城中有位迦蘭陀長者,他有塊面積很大的竹園,頻婆娑羅王用鉅款在竹園內修建了一座規模宏大的精舍,請佛陀和弟子們居住。這就是著名的竹林精舍,這座精舍成了佛教陀弘法傳教的第一個大本營,也是佛陀和弟子們安居的理想場所。 4.佛教的發展和壯大 釋迦牟尼佛在王舍城的竹林精舍講法,吸引了許多有慧力和善根的善男信女們前來聽佛宣講佛法,許多信眾當下便即歸依三寶,佛教僧團隨著佛陀的教化而逐漸發展壯大起來,最後成為了一支龐大的佛教僧團隊伍。他們到各地傳教,接受供養,同時便在當地發展僧團組織,於是佛教的勢力便遍及整個印度。 佛教初期的歷史中,有兩位最重要的被佛陀許為弟子中最優秀的舍利弗和目犍連就是在王舍城化度為僧的。舍利弗,漢譯為鶖鷺,因為鶖鷺鳥的眼睛生得非常銳利,舍利弗的母親眼睛生得十分犀利,人稱舍利,和母親名字連在一起,所以就叫做舍利弗。舍利弗是王舍城中一位非常聰明智慧的婆羅門學者,他精通印度的智書、十八經、四吠陀典。他在七歲那年,參加一次由十六國論師組成的辯論大會,因為舍利弗辯才無礙,在非常激烈的論辯中,最終戰勝了十六國大名鼎鼎的論師,由此而名聞天下。目犍連與舍利弗是師兄弟,二人又是極親密的朋友。這兩人在未出家之前,曾有過誓約,不管將來誰先聽到了好的道理,都要相互開悟,共同得益,不得有一方吝惜,藏而不告。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