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蘇格拉底 | 上頁 下頁


  雅典一直是在戰爭中成長茁壯的。公元前431年至公元前428年間,雅典與斯巴達同盟形成對峙。蘇格拉底在這段期間裡正是39歲至42歲的年紀。當時伯羅奔尼撒群島諸國以斯巴達為首組成同盟,此外,還有麥加拉人、拉克利斯人、普契斯人、安普拉琪亞人、留卡斯人以及安那庫都利亞人等都加入了這一同盟。另一方面是以雅典為首的同盟,其中有巧斯人、來斯佛人、普拉第亞人、麥沙尼亞人、阿卡陸拉尼亞人、肯陸卡拉人、薩肯托斯人以及卡利亞人、多利斯人的殖民地,伊奧尼亞人的主要城市,赫拉斯奔多斯的城市,色雷斯城、伯羅奔尼撒至克裡特為直線的東方海洋上各島嶼。在兩者對峙期間,斯巴達一方,其王阿契戴摩斯訓示各城市的指揮官,該如何對付以雅典為首的同盟國,斯巴達王說道:

  「我們攻擊的目標是雅典的城市,他們一向自豪地說,他們隨時隨地都在備戰。因此,若能讓雅典人看到,我們將他們的樹砍斷、房屋燒毀,他們是會應戰的。因為,他們一旦遭受攻擊,一定會憤怒異常,以致會不計後果或成敗,失去理智,任由情緒支配,而捲進戰爭的漩渦裡。雅典人喜歡支配別人,自己的領土不幸被蹂躪,他們自己是不能坐視不救的。」

  在雅典一方呢,它的領導人,政治家伯裡克勒斯抱有勝利的信心。他下了命令,要雅典人把自己家裡所有的東西從城外搬到城內,至於那些如家畜、馬或驢等可載重的牲畜,則移到近海的島上。

  雅典人過慣了田園生活,深深愛著自己的土地,所以他們對那種集體移居的生活很不能適應和忍受。經歷了波希戰爭,雅典人好不容易才恢復了自己家園的舊貌,而面對著新的戰亂,這是更大的打擊。但是他們為了顧全大局,一個個都遵守法令搬遷到城裡去了。但是雅典城內有家或者可以投親靠友的人,的確是少數。所以多數的人暫時借居在街上、神廟或各英雄(神)的聖地處,只有阿庫拉普利斯及亞庫雅(市場)東南的亞利烏西尼旺等處所,是嚴格禁止大家暫時借居的。

  在雅典一方的阿庫拉普利斯的西北方的山崖下,有一塊名叫「培拉路易肯」的土地,在那裡有一則這樣的傳說:培拉路易肯必須任其荒廢,凡是住在這塊土地上的人,是會被鬼神詛咒的。但因情況的變化,也就是現實的需要,也就不能顧及那麼多了,在這裡也住上了人。也有一些人不顧一切地住在城牆的塔裡或倉庫裡。

  以上是雅典人對內所作的準備。至於對外,則是讓本同盟內各國的軍事實力有所增長。為了抵禦伯羅奔尼撒沿海岸敵軍的攻擊,他們都已準備好了戰船。雅典上上下下各個方面都為備戰而忙碌。雅典的領導人、政治家伯裡克勒斯本人對勢在必行的戰略是有先見之明的。他曾對雅典人說:

  「……有形的戰場有兩個:陸地和海上。其中之一你們是占完全的優勢……你們的海軍實力使你們的艦隊高興駛到何處就駛到何處。」

  關於斯巴達,他也有評述:

  「……伯羅奔尼撒人及其同盟軍,在某個單獨戰役上,可能有壓倒整個希臘之勢,但它卻不能對一個在性質上與它不相同的強國進行戰爭。……他們會感到熟悉大海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

  由於雅典是一個只有少量陸軍的海上強國,就不得不避免陸地上大規模的戰役,並且不得不選擇某些戰區,出動海軍到斯巴達的某些盟邦那裡下手,用軟硬兼施、分化瓦解的手段,最有效地損害斯巴達的利益。這就說明了為什麼雅典到希臘西海岸以外的海面上並且到西西里去作戰的原因。另一方面,斯巴達是個陸上強國,海軍的力量很弱,不得不在陸地上與雅典周旋,儘量在陸地上打擊雅典。因此,斯巴達的軍隊侵入阿提卡,並一直到雅典城池下的耕地裡去破壞莊稼。這成了慣例,每年都要進行一次這樣的戰役。這樣雙方在各個不同區域發起攻勢,戰鬥連年不息,但彼此間卻難分勝負。

  在這連年不斷的互相爭鬥中,老百姓深受其害。先哲蘇格拉底當然也不能例外。據說,蘇格拉底有以下的話語:

  「如果有人正為無知而困擾著,我們就毫不吝惜將智慧給他;如果有人遇到的困難是出自貧困,那麼眾人就應同心協力地周濟他。」

  蘇格拉底還對阿裡斯達路克斯說過:

  「……你好像有什麼心事,為什麼這樣悶悶不樂呢?不妨把心裡裝著的事說出來,讓眾人為你分擔,這樣或許減輕你的壓力。」

  阿裡斯達路斯回答說:

  「啊,蘇格拉底!我感到非常困惑,自從內亂開始以後,很多人跑到比裡斯夫,剩下的親戚都是婦孺及老人,卻全都逃到我這裡來了。」

  伯羅奔尼撒同盟的軍隊已經侵入阿提卡了,而且已經攻到了距雅典10.6公里的地方,雅典人眼看自己的家園就要遭到對方蹂躪了。對於上了年紀的人來說,這是繼波希戰爭後的又一次戰爭。對於青年來說,他們尚未經歷過戰爭,這還是第一次。他們對此毫無經驗,他們的心靈可能因此受到強烈的震撼。儘管大多數的人都想起來奮戰,卻都被伯裡克勒斯阻止了。他不讓這些人開火,原因是怕雅典的市民們感情用事。作戰是要求嚴格的紀律的,要不就難以取勝。這樣,伯裡克勒斯要大家暫時忍耐,當心平氣和後再全力反擊。如此的心理分析及所作出的戰略部署,華夏古代軍事家曹劌有過相似的論述與運作,真是英雄所見略同。關於「曹劌論戰」在我國典籍《左傳》中有記述。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