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丘吉爾傳 | 上頁 下頁 |
六一 |
|
1940年4月,英國的戰爭領導體制發生了一些變化。由於陸、海軍大臣直接參加戰時內閣,使國防協調大臣一職成為多餘。擔任該職務的查特菲爾德勳爵辭職後,政府公告明確表示不準備派人接任,而打算由丘吉爾以資歷最久的軍務大臣的身份,主持軍事協調委員會。於是丘吉爾從4月8日起便擔任了會議主席。丘吉爾發現,他這個主席實際上無任何權力;而且指揮戰爭的機構層次太多,運轉太慢,容易產生分歧。「一切問題都必須解釋又解釋,等到這個程序完成以後,整個局勢往往早已發生了變化。」這種情況不能適應瞬息萬變的戰爭形勢,很易於誤事。丘吉爾認為,只有首相才有權威主持軍事協調委員會。於是他在15日請張伯倫擔任了主席。 在此期間,戰時內閣曾就丘吉爾的兩項佈防水雷的計劃爭取法國的支持。對在萊茵河投放漂浮水雷的「皇家海軍陸戰隊計劃」,由於雖已下臺但仍很有權勢的達拉第擔心這樣會引起德國報復而加以反對,遭到否定。英國決定先實施在挪威沿海佈雷,但行動的日期由4月5日推到了8日。就在8日夜晚,德國軍隊同時向挪威和丹麥發動了進攻。 此前,4月5日晚上,德國駐奧斯陸公使邀請了一些包括挪威政府成員的顯要人物,觀看德國征服波蘭經過的電影。電影在轟炸華沙的恐怖場面達到高潮的同時,推出了「對於這種結局,他們應該感謝他們的英、法朋友」的字幕,然後就結束了。這個結尾對挪威政府是意味深長的;而挪威政府也想努力保持自己的中立地位。所以,當得知英國海軍4月8日的佈雷行動後,當天挪威外交部的精力都花在了起草對英國政府的抗議上。 但是事實說明:「挪威嚴格遵守中立是造成了它現在所遭受的痛苦以及我們只能給它有限援助的原因。」從德國方面的行動看,「奇襲、殘酷和準確,這些都是進攻無辜的和毫無防禦的挪威時表現出來的特點」。德國軍隊乘著海軍的驅逐艦,在按照常規駛回挪威的實際上裝滿了軍火和補給品的礦石運輸船的掩護下,輕而易舉地攻佔了納爾維克等港口。在48小時之內,挪威的主要港口均落入德軍手中。與此同時,德軍從陸路大舉進犯丹麥。武裝力量弱小的丹麥無法進行有效抵抗,很快被德軍佔領。哥本哈根機場成了德國人向挪威運送增援的最好基地。 英國海軍與德國海軍在挪威沿海一帶進行了殊死的戰鬥。4月9日,5艘英國驅逐艦進入納爾維克港灣,憑著出其不意的有利條件,將兵力上佔優勢的德國驅逐艦擊沉了兩艘,擊傷了好幾艘。但在成功地進行了三次襲擊後,返回途中與增援的德國戰艦相遇,在德軍重型大炮的轟擊下,英國海軍的「獵人號」被擊沉,「哈代號」受創後擱淺,另外兩艘也都受到創傷,跟著「哈沃克號」撤向公海。10日,英國海軍艦隊繼續封鎖所有的入口處,同時海軍飛機襲擊德國艦隊獲得成功,將德國巡洋艦「克尼希堡號」炸沉了。在戰鬥的第一個星期內,英軍潛艇至少擊沉了9艘敵人的運輸艦和供應船,使德軍喪失了大批海員。但是英國人自己的損失也較嚴重。 這段時間裡,丘吉爾日夜操勞,極度疲乏,差點沒有累倒。尼科爾森在日記中對他4月11日在下院報告戰況時的情形這樣寫道: 「當他站起來講話時,顯得非常疲倦。開始時他作出一副發表演講的架勢,繼而就沉溺於含糊不清的修辭之中,還伴以令人厭倦的嘲笑,我很少看見他這樣被動。他支支吾吾,把報告草稿的次序都搞錯了,戴錯了一副眼鏡,又到處亂摸那合適的一副;講話時,他要講的是『丹麥』,卻又一再說成『瑞典』,一出又一出,成了一次拙劣的表演。」 兩天后,即4日13日,英國海軍又取得了一次勝利。 「沃斯帕特號」戰列艦在9艘驅逐艦護衛下,進入佛斯特峽灣,在納爾維克港外的海戰中,一舉消滅了8艘德國驅逐艦,而英國海軍未損失一隻艦艇。德國以犧牲大部分艦隻為代價,將英國海軍的主力吸引在挪威北部。但他們在挪威中部和南部的陸上進軍則十分順利,力量迅速增強。盟軍曾試圖攻佔中部的特隆赫姆,丘吉爾就此向最高軍事會議說明了參謀部制定的計劃並得到內閣批准。但後來因為三軍參謀長觀點變化,這個代號「鐵錘」的計劃被迫放棄。新的鉗形攻勢計劃在執行過程中由於德軍飛機的狂轟濫炸,加上惡劣的自然條件,終於未能成功。最後英國軍隊「在特隆赫姆,是失敗了!在納爾維克,是進退維谷!」5月,當歐洲大陸上新的戰事爆發以後,盟軍被迫放棄「經過艱難困苦所贏得的一切」,從挪威全面撤退。 在挪威戰役付出沉重代價仍令人失望地失敗之後,英國國內「引起了深刻的騷動」。反對黨要求對戰爭的形勢進行辯論。5月7日,關於挪威軍事行動的辯論在下院舉行。下院的議員們情緒激昂,反對張伯倫繼續執政的傾向逐漸趨於明朗化了,張伯倫的開場白在敵意的嘲笑聲中被打斷。而無論是執政黨還是反對黨的議員都以激憤的態度爭相發言,矛頭直指張伯倫。發言者們都博得了整個下院的支持,四面八方的歡呼聲響徹議會大廳。 5月8日,辯論仍繼續進行。反對黨議員赫伯特·莫裡森在發言中宣佈,要求對政府舉行信任投票。老資格的自由党人勞合—喬治的發言更為明確也更具決定性,他說:「我莊嚴地聲明,首相應該以身作則,首先作出犧牲,因為在這次戰爭中,沒有比首相犧牲自己的職位,更能對勝利作出貢獻的了。」在勞合—喬治說到「我並不認為海軍大臣對於在挪威發生的一切,應負全部的責任」時,丘吉爾立即聲明:「我對海軍部所作的一切,負完全的責任。」勞合—喬治則警告丘吉爾,不要為了掩護張伯倫而使自己變成一個防空洞。丘吉爾在最後發言中,仍然盡最大的努力為張伯倫進行辯護,但他的話不斷被反對黨尤其是工党的議員所打斷,震耳欲聾的喧囂聲使人無法聽清丘吉爾的發言。不過議員們的憤怒顯而易見不是針對丘吉爾而是針對張伯倫的。 最後,在對政府的信任投票中,強烈地表現出對張伯倫及其內閣的不信任。政府雖然獲得了81票的多數,這一多數在平時也能保證政府不致倒臺,但與過去政府擁有的兩百多票的多數比大幅度下滑,而且這是在要求社會各階層都作出犧牲的戰爭條件下,所以張伯倫也感到他不能再繼續執政了,而應該組成一個聯合政府。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