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丘吉爾 | 上頁 下頁 |
三五 |
|
§六、晚年歲月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不久舉行的大選中,英國人民拋棄了剛剛帶領他們走向戰爭勝利的丘吉爾。 此前在出席雅爾塔會議時,有一天丘吉爾參加由羅斯福作東的宴會。在宴會上非正式的談話中,丘吉爾說,他是經常被當作反動派「被痛打」的。但是在他和羅斯福、斯大林三個人中,只有他隨時可能由他的人民通過投票把他趕下臺。他個人倒是以這種危險而引以為榮的。斯大林接口和他開玩笑說:首相顯然是害怕英國即將舉行的大選的結果。丘吉爾回答說:他不僅不害怕,反而以英國人民任何時候只要願意這樣做,他們就有把他們的政府撤換掉的權利而感到自豪。 丘吉爾當時這麼說大概也是真心的。但事情一旦真正擺在面前,丘吉爾就不大自豪得起來了,當保守黨的失敗最終被確認後,丘吉爾感到的是失望和迷惘,他十分沮喪,並且不無微詞。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回憶錄》第一卷中談到嚴厲而又卓越的法國前總理克列孟梭「一下子就被法國人拋棄了」時,引用了古希臘哲人普魯塔克的名言:「對他們的偉大人物忘恩負義,是強大民族的標誌。」這句頗具嘲諷意味的話被丘吉爾說出來,多少反映出他的無奈和氣憤。 7月26日,丘吉爾正式向國王遞交了辭呈,並請國王召見工党領袖艾德禮,為了安慰丘吉爾,國王提出向他頒發嘉德勳章,但丘吉爾認為在此時接受這一榮譽不太合適而謝絕了。丘吉爾最後在唐寧街發表了一項聲明,「向在危難的歲月中我曾為之服務過的不列顛人民表達我深厚的謝忱」。他為不能完成對日本的戰爭而感到遺憾,但他宣稱:「然而這方面的一切計劃和準備都已做好,而且結果的來臨可能比我們目前所預料的要快得多。」 他很快搬離了唐寧街,因為他對拋棄了他的英國民眾深感失望,使他「不願再耽上一個小時來負責管理他們的事務」。 當8月1日議會復會時,丘吉爾在下院已經是反對黨的領袖了。他在走進議會時,保守黨議員們高喊著「一個快活的好夥伴」來迎接他,但這喊聲很快就被人數遠遠超過保守黨的工党議員的勝利歡呼聲所淹沒。這使上丘吉爾深感不快。 丘吉爾在告別聲明中的預言很快就迅速地兌現了。 8月14日,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第二天,丘吉爾再次走在議長身後到聖瑪格麗特教堂參加戰爭勝利的感恩祈禱,不過這一次他是作為反對黨領袖陪同新首相罷了。 1946年初,丘吉爾將保守黨的領導事務交由艾登代理,自己應邀前往美國。3月4、5日兩天,他由杜魯門總統親自陪同,來到了這位美國總統的家鄉密蘇裡州,發表了一篇著名的演說。他呼籲聯合國成立維護和平部隊;主張西方國家保持「有關原子彈的知識和經驗的秘密」;並力促「保持英語國家的特殊關係」。他對「東歐傳統的暴政」進行了抨擊,並提出了「鐵幕」的說法:「從波羅的海的什切青到亞得里亞海邊的裡雅斯特,一幅橫貫歐洲大陸的鐵幕已經降落下來。在這條線的背後,座落著所有中歐和東歐古國的首都幾乎在每一處都是警察政府占了上風。到目前為止,除了捷克斯洛伐克之外,根本沒有真正的民主。」 此時第二次世界大戰剛剛結束,蘇聯作為盟國在大西洋兩岸的公眾心目中仍保持著友好國家的形象,所以丘吉爾此言一出,立刻引起輿論大嘩。斯大林很快作出了反應,他在接見《真理報》記者時說,丘吉爾「現在採取了戰爭販子的立場」。但杜魯門似乎對此說法抱著讚賞的態度。雖然杜魯門拒絕對丘吉爾的講話作公開評論,但丘吉爾向艾德禮報告說,在他講話前後,杜魯門似乎同樣高興。 丘吉爾的許多朋友都曾勸他退出政治舞臺,專心致志地撰寫第二次世界大戰回憶錄,但丘吉爾沒有接受勸告,他宣佈,將在議會中全力以赴地研究戰後所面臨的所有問題,並將繼續領導保守黨戰勝工黨,重主國政。對此他充滿了自信。他說:「工党不會永久存在,上帝保佑,在我們返回之前,國家不要遭受更多的損害。我們應當回去。我們一定回去,這是必然的,就像太陽明天必然會重新升起一樣。」 在社會活動之餘,丘吉爾除畫了許多寫生、養了幾匹賽馬之外,把主要的時間和精力都投入了撰寫六卷本、長達數百萬字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回憶錄》。 他利用了許多官方文件和他與羅斯福、斯大林之間的私人通信及來往電報,經過思考梳理之後口述出來,由秘書整理出文字。美國的和英國的雜誌競相爭取首先得到連載丘吉爾此書的權利。這部巨著的稿費超過了丘吉爾此前得到的稿費之和。《星期日泰晤士報》寫道:「20世紀很少有人比丘吉爾拿的稿費還多。」 在離任的這些年中,丘吉爾衰弱的身體有了明顯好轉,他精力充沛、勇氣十足。他終於等到了時來運轉的這一天。1950年10月25日,英國大選,保守黨獲321席,工党295席。丘吉爾再度被國王召見,奉命組閣。 1952年初,丘吉爾赴美與杜魯門會晤。英國《泰晤士報》報道丘吉爾訪美時,他仍然「反應敏捷、消息靈通、思想豐富、語言生動,而且詼諧機智一如既往。」丘吉爾曾談到他為何再任首相之事:「以我之高齡,現在仍身居高位,肩負重任,這決非因我貪戀權勢或官職,這兩者我已足矣。我之所以繼續留任,是因為我有一種感覺,我可以做一些事情,對已經發生的事情施以某種影響,尤其對我所最關心的問題,即建立可靠和持久的和平。」1953年12月10日,瑞典文學院授予丘吉爾以1953年度諾貝爾文學獎。由於他必須前往百慕大參加英美法三國政府首腦會議,只好由他妻子克萊門蒂娜代他領獎並致答辭。 瑞典文學院給他的獲獎評語是:「由於他精通歷史和傳記的藝術,以及他那捍衛崇高的人的價值的光輝的演說。」 1954年初,丘吉爾為了實現「和平締造者」的理想,曾試圖會見蘇聯領導人。但最終沒有成行。 後來他說:「我感覺自己像一隻正要結束飛行的飛機,天色已是薄暮,汽油也將耗盡,可我還在尋找安全降落的地點。」他已準備讓艾登接他的班。11月30日是丘吉爾的80華誕,除了家裡按慣例為他舉行了慶祝聚會外,議會兩院也在威斯敏斯特大廳為他舉行了特別祝壽會。各黨議員送給他不少禮物,還有兩塊直徑3英尺的大蛋糕。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