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拿破崙傳 | 上頁 下頁
第六章 稱霸歐陸(4)


  §第四次對奧戰爭

  奧地利於1805年奧斯特裡茨戰敗後,一心不忘復仇雪恥。維也納宮廷任命查理大公為陸軍部長,全面進行軍事改革。經過一段時間,奧地利已編成4萬常備軍,24萬預備軍,後來又編成34萬新軍。軍事力量已逐漸恢復的奧地利見拿破崙忙於西班牙的戰爭,便蠢蠢欲動。可懦弱的弗蘭西斯皇帝雖受主戰派的極力慫恿,還是不敢跨出開戰的第一步。最後,在英國的公開要求下和俄國的暗示中,奧皇毅然決然地宣戰了。不過,首先不是向法國宣戰,而是向其盟國萊茵同盟宣戰。1809年4月9日,擔任奧地利部隊總司令的查理大公向巴伐利亞法軍總司令致送照會如下:

  「我遵照奧地利皇帝陛下向拿破崙皇帝發表的宣言,特此通知法軍總司令:我奉命率領部隊前進,凡是同我敵對的人都以敵人對待。」

  信使將這份照會的抄件飛速送往斯特拉斯堡,再從該地以快訊傳往巴黎。4月11日,拿破崙在聖克魯接到這個消息。對此消息,拿破崙感到意外,但不驚慌。兩個小時之後,他就登程去了德意志。戰爭的緊迫性再次激發了他的活動能力,15日,他就率軍越過了萊茵河。17日,他在多瑙沃耳特設立大本營,並向該地士兵發表了一篇簡短有力的宣言,他說:

  「士兵們!萊茵同盟的領土已遭到侵犯,奧地利將軍希望我們看到他們的部隊就逃跑,把我們的盟國丟失給他們,可我卻像閃電般地到來了。

  「士兵們!當奧地利君主上次來到摩拉維亞營地的時候,我就在你們的環繞之下,你們都曾聽到這位君主哀求我寬大為懷,並且向我發誓要同我建立永恆的友誼。作為三次戰爭的勝利者,我們給予奧地利寬大之恩,可它三次違背了誓約!我們過去的成就是我們現在期待的勝利的可靠保證。

  「因此,讓我們勇敢直前,讓敵人一看到我們就承認我們是他們的勝利者!」

  拿破崙從未經歷過如此危險的軍事情況:他的30萬精銳部隊被牽制在西班牙戰場上,他不得不提前在法國徵召新兵,同時又從德意志各國強迫徵兵10萬,來補充他的軍隊,普軍隊質量因此而下降。而奧地利則集結了自己的全部力量,他們同心同德,立志要把拿破崙打垮。不過,拿破崙仍對勝利充滿信心,他在出征前這樣說:「兩個月以後我要讓奧地利放下武器,那時如果需要的話,我將重新完成在西班牙的旅行。」這又是一次拿破崙發揮普軍事才能的好機會,他所喜愛的詩人奧西安喜歡向暴風雨的呼嘯聲撥弄豎琴,拿破崙也同樣需要政治風暴和敵對因素來表現他的非凡才能。

  法奧的第一次大戰是在巴伐利亞的阿本斯貝格進行的,奧軍被擊退,損失13000多人。第二次戰鬥是4月22日在艾克繆爾發生的,查理大公損失慘重,被迫北退累根斯堡。法軍因受大拉比爾河的限制,未能及時追擊。次日,拉納元帥在完成迂回之後,開始強攻累根斯堡,拿破崙親臨現場指揮。這場戰鬥進行得異常激烈,拿破崙的腳部被敵軍炮彈打傷,他脫下靴子,命人將傷口迅速包紮好,然後又端坐在馬上,若無其事地指揮戰鬥。身邊的將領勸他下陣休息,他回答說:「朋友們,難道我不該戰鬥到底嗎?"他嚴禁任何人談論他受傷的事情,以免擾亂軍心。累根斯堡終於被攻下了,奧軍主力撤至多瑙河左岸。拿破崙進入累根斯堡時,忍著劇烈的疼痛,微笑著向那些對他歡呼的士兵還禮。與此同時,法軍在泰根、蘭次胡特也取得了勝利。五天當中,拿破崙贏得五次血戰的勝利。

  奪占了累根斯堡之後,法軍主力經多瑙河右岸直趨維也納,只留下達武軍監視奧軍主力退卻。5月8日,拉納軍團首先抵達維也納近郊,城郊守軍不戰自降,可城內馬克西米利安大公率領的奧軍還在負隅頑抗,他們緊閉城門,從城樓上猛烈地向下掃射,法軍傷亡慘重。為了減少傷亡,拿破崙委派拉格拉熱上校前去敦促大公投降,不想遭到城中軍民的一頓痛打,馬克西米利安大公回復說:他誓死保衛維也納,直到最後一口氣。拿破崙忍無可忍,立即下令構築兩組炮臺。一小時後,炮彈像雨點似地向維也納城傾瀉而去,維也納頓時淹沒在火海之中。5月13日,維也納的大門終於向拿破崙敞開了,市長將維也納的鑰匙恭恭敬敬地呈獻給法國皇帝。

  奧軍雖在幾次血戰中連連敗北,卻未受到致命的打擊。他們在查理大公的指揮下,有秩序地撤到多瑙河左岸,炸掉了河上所有橋樑,準備與拿破崙作曠日持久的周旋。而拿破崙則想再打一次奧斯特裡茨戰役,所以,他決心渡過河去,尋求與奧軍決戰的機會。

  拿破崙將渡河地點選在維也納東南的凱撒埃比爾多夫。此處河床較寬,河中央還有個較大的羅堡島,島上樹木叢生,可掩護部隊渡河。法軍用68條大船和9個大木筏在多瑙河右岸與羅堡島之間架起一座堅固的浮橋,在羅堡島至多瑙河左岸的阿斯佩恩和埃斯林之間,則架設了一座比較輕便的舟橋。為了迷惑奧軍,拿破崙命達武軍團進至維也納北面的諾斯多夫,佯裝架橋渡河。

  5月20日16時,浮橋架設完畢,法軍立即開始渡河。拉納和馬塞納兩軍團最先渡過河,並佔領了附近的兩個村莊阿斯佩恩和埃斯林。夜間,河水漸漲,再加上浮橋其材不善,法軍渡河出現了困難。21日拂曉,拿破崙與貝爾蒂埃、馬塞納、拉納等軍官一同去阿斯佩恩察看地形,全力組織渡河。但多瑙河仍在漲水,渡河行動只得中止。這時渡過河的部隊僅3萬人。

  此時的奧軍正好駐紮在阿斯佩恩和埃斯林兩村莊後面的高地上,法軍渡河行動簡直就是在奧軍眼皮底下進行的。查理大公見法軍在羅堡島與左岸之間只架設了一座輕便的舟橋,心中暗自高興,他認為拿破崙已給自己布下了死亡陷阱。在他看來,龐大的軍隊從唯一的一座舟橋上越過湍急的大河,各部隊只能緩緩地依次行進,一旦軍隊被迫退卻,此橋必不能應急。若是此橋被毀,則法軍的退路完全被切斷。另外,輕便的舟橋一點也不牢固,步兵過橋尚且小心翼翼,騎兵和炮兵渡河就更加困難。鑒於這種分析,查理大公決定:先不忙於發動攻擊,待一半法軍渡河以後,再迅速毀掉舟橋,殲滅已經渡河的法軍。他下令上游部隊準備好裝有載重物和引火物的船隻,以便在適當的時候破壞橋樑。同時,命令主力注意隱蔽,避免暴露,只以部分騎兵佯作抵抗,並逐漸後退以引誘法軍。

  21日中午12時,查理大公覺得進攻的時機已到,他親自率領9萬餘人,分五路向阿斯佩恩和埃斯林進發,企圖圍殲已渡河的3萬法軍。一場激戰開始了。此時法軍正是背水而戰,退卻已不可能,拿破崙斷然下令以寡敵眾。經過幾番較量,法軍旗兵受挫,奧軍進一步向河邊壓來。與此同時,查理大公按其預定計劃,利用不斷上漲的河水,從上游放下裝有重物和縱火物的船隻,毀掉了法軍與羅堡島之間的唯一的舟橋,法軍退路被完全切斷。身處險境的法軍毫不畏懼,依然頑強地戰鬥著。激戰持續了一個下午,阿斯佩恩先後易手達七次之多。直到夜幕降臨,雙方仍未分勝負。

  這天夜晚,法軍利用夜色的掩護,迅速地修復了舟橋。滯留在羅堡島上的法軍很快地過了河。到天亮時,北岸的法軍已增至7萬人。拿破崙重新部署軍隊,準備對奧軍發起猛攻。可部署未完,激戰又起,奧軍再次猛攻阿斯佩恩和埃斯林。雙方短兵相接,用刺刀衝殺,兩地處於反復爭奪之中。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