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拿破崙 | 上頁 下頁
二二


  法軍在耶拿和奧爾施泰特的二次大捷使普魯士陸軍作為一個戰鬥實體受到了致命打擊。但是,拿破崙的這次成功卻不像在奧斯特裡茨那樣是靠高明的戰術機動贏得的。他在敵軍近在咫尺的情況下,冒險讓4個軍及其近衛軍擁擠不堪地從狹窄的耶拿隘道通過是很不合理的。如果敵人機警而又有膽量的話,拉納軍或許已被殲滅了,其他各軍也有可能被各個擊破。由於在蘭德格拉芬山上,拿破崙自以為與其對陣的是普軍的全部兵力,因此他對部隊的這種高度集中就十分危險。他以7.5萬之眾的有生力量擊敗霍恩洛厄分批投入的4.7萬人的兵力也並非什麼驚人之舉。比較而言,達武在奧爾施泰特所取得的成就倒是值得讚歎的,他僅以2.6萬人擊潰了4.5萬普軍,這才是一場硬仗。

  由此可以看出,拿破崙在耶拿戰役中的成功主要是由於普軍指揮官的無能。首先在戰略上,普軍將左翼和後方交通線都暴露在薩勒河谷和薩克森邊境之間拿破崙所實施的迂回行動之下;其次在戰術上,他們忽略了扼守薩勒河在耶拿和瑙姆堡之間的各個渡口。假如普軍拼死抵抗,拿破崙是很難使其營方陣渡過水深流急的薩勒河的,而且如果普軍奪取並守住了柯森隘路的話,那麼達武也幾乎不可能到達奧爾施泰特。

  法軍這兩次大捷的戰利品是非常可觀的,俘獲的普軍有2.5萬人,野炮200門,軍旗60面。此後,普軍方面便幾乎沒有什麼抵抗,而拿破崙終於在開戰3周之後,耀武揚威地進入了柏林。途中,他在波茨坦逗留了3天,從逍遙宮拿走了弗雷德裡克大帝的寶劍和軍功章 ,並將它作為戰利品送給了巴黎殘廢軍人院。

  4.建立華沙大公國

  拿破崙進入柏林之後,繼續揮兵追殲潰散之敵。霍恩洛厄親王經馬格德堡撤退,在普倫茨堡被繆拉截住,於10月28日率1.6萬人投降。

  布呂歇爾雖狡猾,但仍不敵貝爾納多特和蘇爾特經呂貝克的圍追堵截,終於11月7日在波羅的海邊的特拉弗朗德附近,被迫與1萬名普軍一起放下武器。呂貝克被法軍攻陷並遭洗劫。次日,克萊斯特也率2萬守軍連同馬格德堡要塞向內伊投降。儘管普魯士國王早已在休戰協定上簽了字,但拿破崙卻不予理會,照樣揮兵入侵普屬波蘭,以便對抗俄國人。

  當時,俄國人正急於為奧斯特裡茨戰敗雪恥。他們派了兩支俄軍,總計9.1萬人,分別由本尼格森和布克斯霍夫頓率領,開始向法軍逼近。

  拿破崙指揮大兵團向前推進,他於12月15日離開波森,19日在華沙建立了大本營。26日,法軍與俄軍遭遇,打了第一仗,其地點在普爾塔斯克。12月29日,拿破崙在寫給約瑟芬的信中說:

  「親愛的,我此刻正住在一間破穀倉裡,只能給你寫一二句話。我已擊敗了俄軍並繳獲了30門火炮及其輜重,還俘虜了6000人,但天氣壞透了,大雨下個不停,而且泥深過膝……」

  這封信對於普爾塔斯克之戰來說,倒是一個十分簡明扼要的描敘。

  拿破崙在那裡一直待到月底才返回華沙過冬。

  1807年元月,拿破崙率軍從華沙北進。2月7日,由繆拉指揮的騎兵軍和蘇爾特的第四軍在一個名叫普魯希——艾勞的小鎮追上了俄軍。

  雙方在此又爆發了一場激烈的戰鬥。結果雙方都損失慘重:法軍以8萬人參戰,損失1.5萬人;俄軍以7.3萬人參戰,損失1.8萬人。此戰之後,拿破崙利用休戰時機重新整編了其疲憊不堪的軍隊,並鞏固了他在所佔領的德意志北部的地位。

  到了6月4日,兵力已增至10萬人的本尼格森開始向法軍發動攻勢。

  6月14日,雙方在弗裡德蘭又進行了一場大戰,結果交戰雙方都傷亡很大。俄軍參戰4.6萬人,損失了1萬人,法軍8.6萬人中損失了1.2萬人。但拿破崙的近衛軍和維克托軍的主力,除其炮兵外,都未參戰。俄軍還有80門大炮落入法軍手中。

  同時,繆拉與蘇爾特和達武也將萊斯托克的普魯士軍從艾勞往北一氣攆到了柯尼斯堡,並在普魯格河左岸紮住了陣腳。普軍繼續撤退,繆拉又繼續追擊,一直追到提爾希特。

  弗裡德蘭會戰又以法軍獲勝告終,這次會戰意義是深遠的。6月19日,本尼格森請求休戰,拿破崙立即接受。因為他無意也無力深入俄國腹地,那時他的交通線伸得已很遠,給養已難跟上。現在除涅曼河以北的梅梅爾地區外,他已佔領了整個普魯士領土。同時,他也急於同沙皇亞歷山大達成協議以先發制人,對付奧地利可能的敵對行動。6月25日,拿破崙和亞歷山大在涅曼河中游一隻設有帳篷的木筏上舉行會晤。塔列朗抵達但澤,也奉召參與擬訂和平條款。經過14天的談判,拿破崙終於在7月7日與沙皇簽訂了提爾西特和約,兩天之後,又與普魯士簽訂了和約,月底時,拿破崙返回巴黎。根據提爾西特條約,拿破崙重建了中歐和東歐。在普俄之間,他建立了一個華沙大公國作為緩衝國,由薩克森的傀儡國王弗裡德裡希·奧古斯塔統治。

  第八章 走向全盛時期

  1.瓦格拉姆之戰

  提爾西特條約簽訂之後,拿破崙的帝國走向了全盛時期。此時,法蘭西帝國的控制區域從比利牛斯山延伸到易北河,疆土直線距離達九百余英里;往南,它已擴張到了意大利版圖的靴尖處,往東則伸抵達爾馬提亞海岸。控制如此廣闊的地區,其軍事方面的難題是夠大的。過去三年內,拿破崙雖然一連擊敗了歐洲大陸上的奧地利、普魯士和俄國三個主要敵人,但為了使他們屈服,仍有必要維持強大的軍事力量。至於其宿敵英國,由於其地處海島,所以自從法國艦隊在特拉法加被摧毀以來,拿破崙鞭長莫及。對此他的策略是通過「大陸封鎖政策」來徹底絞殺英國的海外貿易進而迫使英國屈服。然而,如果不能有效地控制西班牙和葡萄牙兩國漫長的海岸線,這種貿易封鎖就難實施,西班牙雖是盟國,但自特拉法加海戰以來,對法國已貌合神離;另一個國家葡萄牙,則明確地站在英國一邊。因此,拿破崙就決心要把這兩國征服。

  但全盤征服這兩個國家是很荒謬的,這一決定正是拿破崙垮臺的開始。以前,他在中歐的得手,主要是由於敵人的無能,而現在,他已被勝利沖昏了頭腦,所以作出了如此荒謬的決定。由於將戰場擴展到西班牙和葡萄牙,拿破崙這次犯了兩線作戰的兵家大忌。雖然,他與俄國簽訂和約後成了盟友,普魯士剛被擊敗還振作不起來,但奧地利的種種跡象已表明,他們正在暗中作著再戰的準備。拿破崙注意到了這種危險,便命令貝爾蒂埃將德意志軍團重新作了部署,整編了18萬兵力以對付奧軍的進攻。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