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拿破崙 | 上頁 下頁
三七


  §第七章 百日政權

  亞歷山大皇帝在他駐蹕的塔列朗先生的公館裡舉行了所有集會和會議。出席這些集會的所有人士中,塔列朗先生最傾向于保存拿破崙政府而對其權力的實施加以某些限制。第一,同拿破崙講和,以恰當的保證防範他;第二,建立攝政體制;第三,召回波旁王室。

  3月31日聯盟各國君主進入巴黎,亞歷山大皇帝駕往特·塔列朗先生的公館,討論各式各樣的提議。

  討論轉入三個可能的辦法,是亞歷山大本人提出的。

  討論到下午三時才結束,亞歷山大皇帝簽署了下列宣言:「如果和平的條件需要以限制波拿巴的野心為目的,那麼一個賢明的政府回到法國,法國本身就能保證休養生息,豈非更加有利。各國君主宣告不再同波拿巴或他家族的任何成員打交道。他們尊重法國在全法君主政體下存在的領土完整。甚至還進一步,他們可以採納法國必須偉大和強盛的原則,他們將承認並保證法蘭西國家可能選用的任何憲法。因此他們要求參議院盡速任命一個臨時政府處理國家事務並制訂符合人民願望的憲法。這裡表達的意見是聯盟各國共同的。」

  宣言產生的效果是巨大的,陰謀分子的各種希望破滅了。而亞歷山大的誠意如何,看來又是不容置疑的。巴黎條約的後果不可預測,但有理由相信。法國有了新政府,和平的條件當比聯盟各國同拿破崙打交道有利一些。但是這種幻想也迅即消失了。

  最重要一點是得到了上述宣言。波拿巴分子現在知道把皇后和皇子遷出巴黎是多麼失策,必須成立一個臨時政府,特·塔列朗先生被任命為主席,其他成員是勃農維衣將軍、弗朗斯瓦約古伯爵、同瑪麗·路易莎的伴娘結婚的達爾貝格公爵,還有特·孟德斯鳩神父。榮譽勳章團長一職授與了特·普拉特神父。

  3月30日早晨巴黎城下之戰最激烈時,波拿巴還在特盧瓦。他于10時離開該鎮,隨行的只有貝特朗、科蘭古、兩名副官以及兩名傳令軍官。他們不到兩小時就走完了最初10裡格。皇帝和隨從約在下午一時抵達桑城。一切都混亂不堪,不可能為皇帝準備適用的車駕。所以他和他的扈從都不得不在一輛外表粗陋的有篷馬車中繼續登程。這位不久以前還不可一世的君王,于淩晨四時抵達距巴黎約4裡格的弗洛得曼都。皇帝在該地從貝爾將軍處首次獲得巴黎之戰的消息。他聆聽新聞時態度鎮定自若,大概是為了不使左右的人沮喪,他在大路上漫步大約一刻鐘。那次散步後他派科蘭古去巴黎。其後拿破崙去郵政局長屋裡,吩咐把他的地圖取來,按照他的習慣用針標出法軍和敵軍部隊的不同位置。過了一些時候,他重新登程,于早晨6時到達楓丹白露。

  3月31日晚間皇帝傳召特·拉古薩公爵,公爵于4月1日三四點鐘來到楓丹白露。這次會晤使拿破崙得到了30日事態的詳細報告,他大大誇獎了馬爾蒙在巴黎城下的英勇行為。

  這時皇帝留在特盧瓦的各路頭領經過急行軍來到楓丹白露,他們不到3天趕完了50裡格路程。4月2日拿破崙向左右將領傳達了巴黎的事態,同時勸告他們隱瞞消息,免得使他仍要倚賴的部隊喪膽落魄。

  4月2日參議院發佈一項法令,宣稱拿破崙已喪失帝位,廢除過去確立的他家族的繼承權。臨時政府有了這項法令,不待次日立法院表示同意就發表了告法國軍隊書。這篇文告通知部隊,他們不再是拿破崙的士兵,參議院解除了他們原來的誓詞。隨即拿破崙派出麥克唐納元帥、內伊元帥、特·維琴察公爵3名專使赴巴黎面見亞歷山大皇帝,以謀求建立攝政體制。

  亞歷山大皇帝答覆他們的建議說:「攝政政體辦不到——各位先生,這是我和我的各盟國得出的結論。」

  4月5日拿破崙的專使辭別亞歷山大皇帝後,回到楓丹白露報告他們履行使命的情況。內伊元帥首先向拿破崙宣告聯盟各國要求他完全無條件地退位,除了保證他人身安全以外別無其他保障。4月11日拿破崙在楓丹白露簽署了他的退位詔令:「聯盟各國業已宣告,拿破崙皇帝是重建歐洲和平的唯一障礙,拿破崙皇帝忠於其誓詞,宣佈他和他的後嗣放棄法國和意大利的王位,為了法國的利益,他願意犧牲個人的一切,甚至生命。」

  拿破崙的法定在位期就此告終。他的退位詔令於4月12日刊登在《箴言報》上。瑪麗·路易莎帶著她的兒子離開朗波葉回奧地利去了。她沒有獲准在離開之前去見拿破崙一面,雖然她一直表示想見見他。

  拿破崙同意按照他於13日批准的條約去厄爾巴島,請求聯盟國家各派一名專使陪送他到上船的地點。

  俄國指派了蘇沃洛夫伯爵;英國派了尼耳·坎貝爾上校;奧國是科勒將軍;普魯士是華耳堡·特魯契斯伯爵。16日四名專使首次來到楓丹白露,皇帝在該地還是由德魯埃將軍和貝特朗將軍陪伴。第二天分別接見了他們的每一個人。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