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拿破崙 | 上頁 下頁 |
三三 |
|
向已經毀壞了的漢堡徵收的這筆鉅款,要在一個月的短期分六股用現金或票據向巴黎各商行付清。如果不付或者拖延償付,就將居民的全部動產和不動產拍賣。除此之外,漢堡的新任長官還索要穀物和各類食物、酒類、帆布、桅杆、松脂、大麻、鐵、銅、鋼——總之是陸軍和海軍補給方面一切有用的東西。但是漢堡向個人強征這些財物時,在德累斯頓還侵犯了市民的自由甚至性命。6月15日拿破崙為虛妄的報告所蒙蔽,下令把漢堡居民中所有離城的人造出名冊。他限令他們在兩周以內返回家園,似乎這個短時期已夠他們從避難地點回來。 結果許多人過了期限還沒有到。7月24日公佈了一道法令,發表在7月27日的《漢堡訊》上。這道法令只是一張剝奪公權的人的名單,漢撒各鎮市,漢諾威和威斯特法利亞一些最富裕的人都在內,據說都犯有背叛法蘭西的罪。 5月2日拿破崙打贏了盧岑戰役後,一星期後到了德累斯頓,只停留10天就去追擊俄軍,於19日在包岑追上。這一戰連同隨後兩天的武岑之戰和奧許克青之戰,延續了3天久,經過了劇烈搏鬥,最後以拿破崙取勝告終,不過他和法國都為這次勝利付出了昂貴代價。克許納將軍正同迪羅克說話時,被一發炮彈擊斃,迪羅克腹部也受了致命重傷。奧國的全部友好表示只限於提出干預同俄國的公開談判。因此6月4日於普列斯維茲締結了休戰協定。協定規定休戰到7月8日為止,後來又延長到8月10日。 波拿巴沒有為法蘭西國家保持和平的前景,卻往美因茲去了,皇后也去美因茲會見他,于皇帝離去後隨即返回巴黎。休戰狀態沒有延長,於規定的期限8月17日那天自動告終。布拉格會議破裂後立即發生了一件致命的事,當天奧地利宣告把部隊加入聯軍。 奧國想從戰爭中獲利,正如從前想從結盟中獲利一樣。 這時法軍將領若米尼投奔了敵軍。若米尼屬不幸的內伊元帥的幕僚。公眾輿論已經報道了若米尼的行為,他於危急的關頭脫離法軍,這完全是為了謀取他個人的利益。 停戰破裂後7天,打響了旺達姆戰役,德累斯頓一戰以失敗告終,莫羅在德累斯頓戰死。巴伐利亞在沒有法國軍隊駐紮的時候揭開了假面具,投向了法國的敵人。10月間打響了來比錫之戰,其失敗決定了法國的命運。唯一忠實於法國的薩克森軍也在戰鬥期間倒向敵軍。在這一戰中,波尼亞托夫斯基親王在試圖渡過埃耳斯特河時陣亡,這是法國不幸的前兆。 來比錫一戰法軍失敗後,聯盟各國決定只有在拿破崙本人的都城才與他談判,正如他兩年以前除非在維也納,否則拒絕同奧地利皇帝談判那樣。奧皇完全拋棄了假面具,向皇帝宣告將與俄羅斯和普魯士同心協力對付他。拿破崙在宣言裡為此事舉出的理由是夠奇怪的,說是反對他的敵人越多,迫使他接受恢復歐洲迫切需要的平靜的機會越大。這個宣言對奧地利方面是件非同小可的事情,因為這時奧國已徵集起一支25萬人的軍隊,萊茵同盟有15萬人。總之,包括瑞典人與荷蘭人、西班牙與荷蘭的英國部隊、拋棄了法國的丹麥人以及因法軍一再敗北恢復了勇氣與希望的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拿破崙已樹立了上百萬人的敵人來反對他,敵軍中還有繆拉帶頭的那不勒斯兵! 1813年11月對拿破崙的命運是悲慘的。各處的法軍都被擊退,逐回萊茵河,四面八方的聯軍部隊還在向萊茵河挺進。法國的崩潰已成定局,並非因為各國君主已決意要毀滅法國,而是由於拿破崙不可能面對整個歐洲來防衛自身。而且無論他的命運怎樣絕望,什麼力量也不能勸說他同意恥辱的條件。這個時期天天都發生新的叛離。連法國的天然盟友巴伐利亞也反對法國了。 萊比錫之戰給拿破崙造成災難深重的後果,在那一戰之前他已感到必須要求法國再次徵召隊伍——好像法國人是無窮無盡似的。他指令攝政皇后提出這項要求,但是如今帝國的榮耀已趨衰落,瑪麗·路易莎徵集到28萬人,他們剛一入伍就在激烈的戰爭中犧牲了。巴伐利亞軍的背叛使在萊比錫戰役後殘餘的法軍增加了困難,他們趕在距法蘭克福4裡格的哈瑙鎮佈防,目的是要切斷法軍退路。但是法軍鼓起勇氣,很快攻下了這個小鎮,巴伐利亞軍被擊退,損失重大。 法軍這時已到達美因茲,但已潰不成軍。他們抵達美因茲時,沒有食物和補給。更不幸的是,士兵中間發生了傳染病。這時不包括逃脫了萊比錫慘禍和病魔的殘兵敗卒,也不包括10月間參議院應瑪麗·路易莎的要求而同意徵召的28萬人,拿破崙仍然擁有精銳部隊12萬人,但是他們在敵後,散佈在易北河沿岸,或者封閉在但澤、漢堡、托爾高和斯盤道等要塞內。 在法國,普遍的呼聲是要和平,不惜任何代價求得和平。10月份徵兵以後不到一個月,又徵召了30萬人,到此時法國才充分理解他遭受的創傷有多麼深重。 在這種情況下,甚至可以肯定說,1813年對於拿破崙來說是比1812年更加致命的一年。 萊比錫戰役使法國第二次喪失了一支勁旅,這次戰役之後,結盟反對拿破崙的所有國家於11月9日在法蘭克福宣佈,他們永不破壞把他們聯合起來的盟約。此後要堅持的不僅是大陸上的和平而且是普遍和平。不以普遍和平為目標的任何談判都予拒絕。聯盟各國還宣告:「法國應以下列天然邊界為滿足:萊茵河、阿爾卑斯山脈和比利牛斯山脈,德國、意大利和西班牙的有關領士應完全退出法國版圖,承認英國貿易航海自由。」而且宣告提出:「各國大會要在萊茵河右岸一個中立的市鎮召集,交戰各國的全權代表在那裡會集,而且這些談判不得妨礙戰爭的進程。」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