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拿破崙 | 上頁 下頁
一八


  英國根據這項條約交出戰爭期間攻佔的除錫蘭和特立尼達以外的一切地方。另一方面,法國交還從葡萄牙奪的各地並保證愛奧尼亞群島的獨立。馬耳他則歸還給聖約翰騎士團,宣佈為自由港。英國或法國都不得在騎士團中派駐代表,守軍由中立國部隊組成。

  這條註定要成為不久便戰端重起的藉口。

  正式協定於1802年3月25日簽字。這時,不論在倫敦還是在巴黎,所展示的歡樂情緒是前所未有的。

  第一執政從不指望同英國長久和平,但是他願意和平,因為百姓渴求和平,和平能提高他的威望,使他能為他的政府奠定基礎來。和平是波拿巴攫取法蘭西皇位必須的,恰如戰爭是為鞏固法國皇位並以犧牲歐洲他國王位為代價來擴張法國邊界一樣。這就是亞眠和議以及突如其來的破裂的秘密。可是必須承認,戰端重開比第一執政希望的要早得多。在和戰大計上,波拿巴聽取別人的意見,但商討這個問題時他老是宣稱贊成戰爭,並把只要英國對於歐洲各國政府保持巨大影響,戰爭即將招致禍患這點置之度外。英國顯然在尋求戰爭,而拿破崙著急的是不能讓英國先下手。

  他說:「怎麼能讓英國占盡先發制人的好處!我們必須驚動歐洲!我們必須出其不意地予以重大打擊!」

  第一執政就是這麼辯解的。

  英國不履行條約激起了他的好戰情緒,並在法蘭西舉國眼中證明立即宣戰是完全合理的,他還要向國民解釋,和平如果破裂是違背他意願的。這種舉棋不定狀態並未延續多久,因為英國國王致書國會,闡述法國各港口正在準備武器彈藥,他們必須對籌劃中的入侵採取預防措施。這一不守信義的事例激惱了第一執政,致使有一天他在一次公開接見會上當著所有外國大使的面以非常粗魯的態度質問英國大使惠特窩斯勳爵。

  「這一切全是什麼意思!」波拿巴說,「你們厭煩和平了嗎!難道歐洲必須再次淹沒在血泊之中!你們在做戰爭準備,正是這樣!你們以為這樣就能壓倒我們!你們會看到,法蘭西只能被打倒,卻永遠不會被嚇倒,永遠不會!」

  英國大使對這突然的一擊瞠目結舌,無以對答,只能允諾把這次謁見的情況轉報本國政府。第一執政的這種做法成了英國召回惠特窩斯勳爵和重啟戰端的口實,若非英國有意尋求戰爭,這種小事哪能引起戰爭。

  英國和法國交惡時,兩國都可以譴責對方不守信義,但是法國顯然是有理的。英國拒絕按照亞眠和約規定交出馬耳他,這明明是破壞和約的罪行。而法國可受指摘的不過是有不遵守條約的明顯傾向。但是必須承認,由於皮蒙特以及巴馬和皮亞察併入法國,擴張領土的傾向昭然若揭。那是波拿巴倚仗權勢幹的。

  可以料想,法國國內的繁榮和法國統治者的野心是英國感到不安的原因,但這不能作為英國公然不守信義,拒絕從條約簽字時起三個月內撤出駐馬耳他部隊的藉口。現在已時過一年有餘,部隊還駐在該島。馬耳他要恢復原有秩序,設置統治者和獨立的騎士團,受教廷保護。維也納、柏林和聖彼得堡三方政府保證條約的履行。

  1803年5月12日惠特窩斯勳爵離開巴黎時,波拿巴已在聖克盧。15天內曾經試圖恢復談判,但是沒能成功,因此只能選擇戰爭。第一執政在作最後準備之前,向參議院、立法院和保民院遞送諮文。他在諮文中談到英國召回大使,又出現敵對狀態,英王致國會的出乎意外的照會,以及緊接著英國各港口的武裝。他說:「法國千方百計促使英國恪守和約,可是無效。英方拒絕了每一次提議,其要求越來越蠻橫——可是法國決不屈服於威脅,並將為信守和約和法蘭西的榮譽而戰鬥,而且確信,因為法國的事業是正義的,人民是勇敢的,她有權期望得到應有的結果。」

  這份諮文是莊嚴的,沒有波拿巴經常流露的那種吹噓勁頭,參議院除複文外還通過投票決定建造一艘戰列艦,費用由參議院津貼支付。波拿巴自己行事時通常在文告中用人民的名義,如同他在終身執政問題上的做法。但是,他為自己的利益所做的一切都便宜了波旁王族。波拿巴雖然還不是君主,卻堅決要求英國國王放棄法蘭西國王這個空洞尊號。這個尊號之保持至今,似乎暗示舊日的權利還沒有放棄。這項提議被接受了。因此,波旁王室返回時,在巴黎條約上,法國國王這個尊號才從英國國王的許多尊號中取消了。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