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明治天皇 | 上頁 下頁
二四


  在金的住地周圍,不明身份的朝鮮人開始多起來。和他接近的同胞中,有李逸植、洪鐘宇兩個,使人覺得有些可疑。有一天,洪鐘宇帶來一個意外的好消息。中國的李鴻章與其子李經芳,因對朝鮮的現狀不滿意,打算換馬把政府推翻重建。中國方面從反對派裡看中了金玉均,有意請金出山扮演重要角色。帶信問他本人,願不願意幹?

  金玉均不禁飄飄然。頭山滿也曾提醒他,這消息可疑,貿然到上海去小心上當。

  金玉均實在抵抗不住權利的誘惑,不管中國也罷,日本也罷,有奶便是娘。大清國擁有最大權力的中堂大人伸出手來,能拒絕嗎?

  結果可想而知。和洪鐘宇同坐一艘輪船抵達上海的金玉均,第二天就被洪開槍射殺於旅館中。

  屍體用大清國的軍艦運往朝鮮。朝鮮政府將他大卸八塊,作為重罪犯人曝屍荒野,任憑野狗和烏鴉胡亂果腹。

  金玉均被殺,引進日本壯士們的憤慨。自己的座上貴賓給騙去處死,真是太丟人現眼。消息傳到日本的三個星期之後,有關人士舉辦了一個追悼演說會,大肆攻擊朝鮮和大清國的暴行。

  三天后,在芝山公園內的紅葉館,召開了人數更多的「對外硬派大懇談會」。主旨已經不是悼念死者,而是譴責政府對外的軟弱。通過一項決議,要求政府對大清國採取強硬立場。是日與會者約百人,其中的骨幹分子有:

  近衛篤磨公爵、谷干城子爵、安達謙藏、大井憲太郎、末廣鐵腸、小久保喜七、箕浦勝人、大岡育造……

  2. 天皇可評說

  自從明治維新開放以來,日本在西方列強面前是弱者,但在中國和朝鮮面前,則擺出一副強者的傲慢姿態。在西方損失的,到東方尋找彌補;通過簽訂不平等條約,從容易欺負的中國、「滿洲」、朝鮮獲得了巨大的利益。這種轉嫁補償論,成了日本的既定方針。補償所得的利益,為日本的發展源源不斷輸入營養。

  正如當時日本思想界的權威人物吉田松陰所主張的:「我與美、俄的媾和,既成定局,不可由我方斷然背約,以失信于夷狄。但必須嚴守條約,敦厚信義,乘機養蓄國力,割取易取的朝鮮、『滿洲』、中國,在交易上失之於美、俄的,應以朝鮮和『滿洲』的土地求得補償。」

  以日本天皇睦仁為首的明治政府,就是貫徹執行這一方針的。

  睦仁不像以往的天皇那麼溫文儒雅,他對騎馬的興趣,幾近狂熱的程度。

  明治十六年(1883年),這一年中騎馬共51次。有時在內廷,有時去馬場。

  他的愛馬,名金華山、蒼海、吉野、雛鶴。騎馬完畢,在御苑的茶室裡舉行酒宴。通常把群臣召來,賜他們陪酒。

  惟有這年的九月份沒有騎馬,因為明治天皇患上了腳氣病。

  那個年代,腳氣病是常見疾病。在維生素人工合成技術出現之前,對這種病簡直束手無策。患者兩腿無力,嚴重時步履維艱,連站立也不可能。現代醫學查明,其病因乃是食物缺乏B族維生素所致。飲食調配合理,可以預防;服用維生素B,便能治癒。可是明治時代,就難辦了。天皇的膳食極盡人間豪華,禦廚們的技藝全國一流。可是他們欠缺營養學知識,只顧儘量投其所好,所以造成偏飲偏食,營養不全面。

  明治十七年,全年騎馬88次,比上一年多了37次。這年三月到六月,幾乎沒有騎過馬,原因是病又復發了。每逢騎馬的那天,從下午三四點起,往往玩到六七點鐘才興盡。

  明治十八年,是締結漢城條約的那年。官居宮內卿職位的伊藤博文,突然提出來要辭職。

  此前,明治天皇派遣伊藤博文趕赴中國,與清朝政府的代表李鴻章談判。幾經討價還價,爭取締結了《天津條約》,日本又獲得許多權益。伊藤博文成了有功之臣,回國後備受天皇的特別厚遇。正在仕途一帆風順之時,為何會辭職呢?

  原因是這樣的:博文有事需要拜謁天皇,多次都不給安排時間。明治的工作日上班受理朝政,時間為上午十點過到十二點整。在這短短的不到兩小時的時間裡,天皇老是和侍從長、侍講等人談話。作為大臣和參議,帶著重要的國務要求面見天皇,不是長久等候浪費時間,就是乾脆見不上面。次數多了,博文忍無可忍,一怒而提出辭呈。

  侍從長是多年來隨侍天皇的德大寺實則,侍講是元田永孚。日本人非常講究「家格」,這兩位都是名門貴族。你伊藤博文算老幾?區區長州一走卒的兒子罷了,有什麼了不起!尤其元田永孚,自幼以秀才聞名,是一代學者。今年68歲,公認人格高尚,所以才有資格擔任天皇的老師。在他的面前,博文比較起來就太嫩了。

  有幾回,明知宮內卿博文請求面聖。侍講故意給這位官運亨通者一點難堪,慢條斯禮地說:「正在談話呢,讓他稍等一下。」

  眾大臣也有意見,建議今後把上午辦公時間分給大臣、參議。下午分給侍從和侍講,不要延誤國務的處理。

  這兩位辯解道:「好像我們妨礙了伊藤君的拜謁似的,真出乎我們的意外。我們的工作只不過是內廷中的事,儘量小心在意不妨礙國務。只是,我們在奉答陛下的垂詢時,按其內容,有時需要較長的時間。今後盡可能地把謁見時間劃定一下為好。」

  話說得誠懇,但情況沒多大的改善。博文謁見天皇的請求,還是常被擋駕。

  博文忽有所悟:問題不但在這兩位內官身上,可能根子還在天皇本人身上。

  的確如此。原來他被任命為宮內卿,是去年春天的事。在作出決定之前,天皇持有異議。伊藤博文是當代公認的第一流人才,這沒有錯;可是他有點過於西化了。從內閣的官制和法律,直到官員的制服、禮儀、飲食、居住的習慣,他都主張全盤洋化。照此改革下去,只怕連宮廷裡的古儀式和傳統,都要一一改變。倘若深入一步想下去,問題就嚴重了——天皇制改不改!?

  守舊派接受不了,天皇本人也不會高興。所以曾打算另外讓別人來當宮內卿。經過徵求重要大臣的意見,大家以國事為重,還是說這一職務非博文莫屬,別人實難勝任。最後勉勉強強作了決定,天皇總是不願多接近他。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