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馬歇爾 | 上頁 下頁 |
四〇 |
|
我看到他的飛機起飛,而沒有一個他所熟悉和信得過的人在他身邊,我就感到不可忍受。新的秘書、新的勤務兵、新的廚師。我也知道他會怎麼想,但是我們倆誰都沒有。 當人們說我們這個國家是多麼愛護和欽佩我丈夫時,我報以苦笑。那最後一個星期,他每天從早上9點到下午5點出席國會聽證會,中間的午餐時間還要同總統和國務卿一起研究如何完成這次使命,晚上回家他要把全部政策寫成文字。我永遠忘不了那一個星期,我永遠忘不了這個國家是如何表達愛護和欽佩的。 聽起來好氣憤。是的,我是氣憤。總統不應該要求他去做,而且是以這樣的方式,以至於他無法拒絕。 這些話離黃玫瑰太遠了,不過我已經憋了好久,總覺得應該說出來,只有對你說才保險。我現在每天都祈禱他能夠從混亂的局勢中理出某種統一的東西來。 2.中國情況錯綜複雜 1945年12月19日,馬歇爾和他的隨行人員乘坐陸軍航空兵的一架大型運輸機從華盛頓起飛,飛往太平洋彼岸。 馬歇爾在前往中國的長途飛行中,用一定時間閱讀了有關中國形勢的摘要。 此前,他與中國曾有過多次接觸,對中國情況已有或多或少的瞭解。1914年他在菲律賓服役時,曾用一個月的時間到中國東北觀光;1924年至1927年他在駐天津美軍第15步兵團任職;1939年他擔任陸軍參謀長後,對中國情況有了更廣泛的瞭解。 中國是世界上受封建制度統治時間最長的國家之一,19世紀中葉,由於清朝的腐敗無能,日本、俄國和西方列強開始侵入中國,並逐步取得了各種特權。從此,中國由獨立的封建國家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中國人民對封建統治和外來入侵日益不滿,引發了無數次反抗鬥爭;1911年由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王朝統治,建立了中華民國,但此後產生了派系糾紛和分裂。 1924年,在中國共產黨和蘇聯的積極倡議下,孫中山開始聯俄、聯共和扶助農工,國共兩黨共同創辦黃埔軍官學校,1926年又進行了北伐戰爭,實現了國共兩黨首次合作。1925年孫中山去世、蔣介石奪取政權後,國民黨對共產黨的政治主張和勢力發展越來越感到不安,開始在政府中抑制共產黨的影響,並於1927年4月大規模血洗共產黨人。從此,中國共產黨開始獨立創建軍隊,進行革命戰爭。國共兩黨的關係也從此惡化。 1927年蔣介石娶上層富豪宋家之女宋美齡為妻,加強了實力,並加快了統一中國的步伐。共產黨則在廣大鄉村發展勢力,並得到農民的支持。 日本在日俄戰爭中贏得了中國東北的特權,並企圖利用北方的混亂局勢擴大其勢力。1931年9月18日,日本人在瀋陽製造事端,並以此為藉口出兵侵佔整個東北,1932年建立了偽滿洲國。蔣介石執意打共產黨而無意抗擊入侵的日本人。1931年至1934年,蔣介石對中共軍隊發動了五次大規模圍剿,由於第五次反圍剿失敗,中共軍隊約10萬人開始了二萬五千里長征,一年後抵達陝西省的延安。儘管10萬人中只有數千人完成了長征,但共產黨不但沒有被消滅,反而擴大了影響。 佔據東北的日本人並不滿足,從1933年開始不斷向華北地區蠶食。蔣介石仍無意改變「攘外必先安內」的荒唐政策,這在1936年12月蔣介石前往西安督戰時成為一個嚴重的問題,他的部將張學良、楊虎城將軍扣留了他,逼他抗日。在中共領導人的積極推動下,蔣被迫答應抗日,西安事變得以和平解決。以後國共兩黨達成了不穩定的停戰協議,實現了兩黨歷史上的第二次合作。 1937年7月,聯合抗日的計劃尚在商談之中,日本人故伎重演,在北平附近的盧溝橋製造事端,從而發動了全面侵華戰爭。蔣介石雖答應抗日,但仍顧慮重重,立場並不堅定。日本軍隊從滿洲沖進關內,同時在上海登陸,年末便佔領了國民黨首府南京。隨後,日本人又推進到華中地區,迫使蔣的部隊撤退到西南部,首都也遷到了重慶。共產黨則以延安為總部,在全國廣大地區廣泛發動群眾,開展對日遊擊戰爭,不屈不撓地抗擊侵華日軍。 1938年,蔣介石開始請求美國貸款以購買武器和彈藥,大力擴充其地面部隊,並任命美國退休空軍軍官克萊爾·陳納德指揮中國空軍。珍珠港事件後,蔣介石要求美國擴大對中國的援助並要求派一位高級軍官來華擔任顧問兼任他的參謀長。馬歇爾和史汀生選中了史迪威少將擔任該職。馬歇爾要求他保衛滇緬公路並促成中國各派力量一致抗日。史迪威則要求對美、英、中軍隊的指揮權,馬歇爾答應盡可能支持他。 史迪威畢業於西點軍校,是職業軍人。他在中國學過漢語並任過職,瞭解中國情況。他直率、正統、粗暴和固執的個性註定他與蔣介石合不來。史迪威主張使用包括中共在內的一切力量對日作戰,這使蔣介石大為不滿。此後,倆人在援緬作戰問題上衝突得更厲害。 1942年1月,日軍第15軍團侵入緬甸。英緬軍司令胡頓將軍致電蔣介石求援。蔣任命杜聿明率遠征軍入緬作戰。蔣介石名義上叫史迪威全權指揮,但史迪威無實權,指揮不動,因為杜聿明事事都要請示蔣介石。史迪威對蔣不滿,在作戰中不與杜聿明合作,甚至不讓美國援華飛機參戰,只一心掩護英軍撤退,置中國軍隊於不顧。中國入緬軍隊接連失敗,最後為掩護英軍撤退竟被日軍截斷歸路,10萬之眾在倉促撤退中死傷過半,損失極為慘重。蔣對史迪威丟下中國軍隊獨逃印度很氣憤,從此倆人隔閡加深。 史迪威並不自責,反向蔣建議成立一支中國新軍,蔣介石不予理會。6月,蔣召見史迪威,不客氣地要他對緬戰引咎自責,並告訴他,他的職責只是個參謀長,應一心一意地根據「租借法案」為中國提供更多的美援,不要把精力花在中國軍事方面。同時,蔣還威脅說,如果美國不積極地援華,他就和日本單獨講和。三天后,他又給史迪威寫信,提出三點要求:(1)調美軍三個師來華協助作戰。(2)在華建立一支500架飛機組成的空軍,由陳納德指揮。(3)美國每月從駝峰(喜馬拉雅山)向中國運送5000噸物資。 美國政府答應了蔣的要求。實際上這些要求並不過分,中國抗戰,人力、物力消耗巨大,而國民政府又地處西南偏僻地區,情況十分困難。蔣又深知中國戰場的關鍵地位,所以敢於開口要人要物。但在得到美援之後,蔣介石並未全都用於抗戰,而是著重加強自己的軍事力量,保存實力,準備應付中共。所以,史迪威和美駐華大使高斯在給華盛頓的信中說,蔣要美援非為抗戰,全為加強自己地位。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