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麥克阿瑟 | 上頁 下頁 |
二二 |
|
盟軍在太平洋上的迅速推進,及潛艇越來越緊的海上封鎖,使日軍大本營大為驚恐。為阻止盟軍這種肆無忌憚的推進,他們立即著手制定了所謂的「阿號」作戰計劃:集中全部日本海軍,在航空兵的支援下,誘使美軍進入帕勞和新幾內亞的海域,與之一決雌雄。 5月上旬,日軍開始在塔威塔威島、達沃島和棉蘭老島集結艦隊同時加強決戰區域包括比亞克島在內的空中和地面力量。美軍在比亞克島登陸,對日軍完成「阿號」計劃形成威脅。於是豐田下達了反登陸和對比亞克實施增援的「渾號」計劃。在日本海軍調兵遣將之際,美國派出了所有艦支,對這夥援軍進行追擊騷擾。日軍慌忙返航。6月7日,企圖再次增援的日軍,在麥克阿瑟的海空夾擊下,終於放棄了「渾號」 計劃。10日,日軍重新調動佈署,出動了包括兩艘超級戰列艦在內的龐大編隊向南駛來。與此同時,尼米茲第5艦隊開始向比亞克外的塞班島進行登陸前的預先火力準備。日軍此時才大夢方醒:美軍的真正目標不是帕勞而是馬裡亞納。 6月15日,尼米茲在中太平洋開始了他的馬裡亞納之戰。他們首先在塞班島登陸,經過近一個月的殊死拼博後,佔領了該島,而後又先後控制了關島和提民安島。接著,美、日艦隊在中太平洋的菲律賓海域內進行了一場大海戰,雙方傷亡慘重,日軍死亡近6萬人,美軍亡5000餘人,並以日軍的「阿號」 計劃徹底失敗而告終。這次戰役突破了日軍內防禦圈,切斷了日本與南方資源地的聯繫,給日本政府造成了極大的恐慌,對太平洋戰爭的進程帶來決定性影響。 由於馬裡亞納之戰大大轉移了日軍的注意力,使麥克阿瑟進攻比亞克島的行動減輕了壓力。艾克爾伯格親自掛帥,率部下用火焰噴射器將日軍逐出山洞,然後消滅。經過十多天的激烈戰鬥,日軍才停止抵抗。 這次戰鬥,日軍有7000餘人被打死,200餘人被俘,美軍亡400人,傷2000余人,艾克爾伯格因此而被提為第8集團軍司令。 在比亞克島酣戰之際,麥克阿瑟為了與尼米茲搶時間,加快了進攻速度,展開了與尼米茲的競賽。7月2日,他下令部隊向西再跳70英里,于農福爾島登陸,既而又於7月30日登上了日軍在新幾內亞的最後一個盤踞點——鳥頭半島,佔領桑薩波爾,這標誌著新幾內亞戰役的結束。在一年多的時間裡,麥克阿瑟運用蛙跳戰術,衝破敵人層層防線,向西躍進了1800多英里,北進了100英里,距棉蘭老只有500英里了。 隨著麥克阿瑟控制新幾內亞,尼米茲奪取馬裡亞納,蒙巴頓進軍印度支那,日本在東南亞已是三面被圍之勢,最後擊敗日軍的時刻就要到來。6月12日,馬歇爾在視察了歐洲戰場後,指示麥克阿瑟和尼米茲,要他們直接攻下臺灣,從而加速太平洋戰爭的進程。 麥克阿瑟認為這樣過於冒險。出於感情與政治兩方面的原因,他重申了先打菲律賓的計劃。此時,日本正大力加強重點目標——帕勞、棉蘭老的防禦,進攻這些島嶼要付出高昂的代價儘管如此,麥克阿瑟還是鐵了心要打菲律賓,並向華盛頓提交了「滑膛槍手」的計劃。這次複雜而詳細的兩栖作戰計劃原則上得到尼米茲的同意,但在某些細節上他還不敢苟同。在雙方爭執不下之際,羅斯福只好親自出馬了。在三方聚首的高級會議上,尼米茲首先提出攻佔棉蘭老後繞過呂宋直取臺灣的計劃。麥克阿瑟當然是絕對不能接受了。 因為這樣意味著他的部隊都要交給尼米茲指揮,無異于交出自己的指揮權。當總統問道:「道格,我們從這裡再往哪去?」他毫不猶豫地回答:「萊特島,總統先生,然後呂宋。」接著,他充分發揮了善於辭令的長處,從戰略上、政治上、心理上滔滔不絕地講述了他的理由。他再次強調對忠誠的菲律賓人所承擔的道義上的責任,認為當初如果盡一切力量增援巴丹,菲律賓就不至於淪陷,也就能煞住日軍南下新幾內亞和澳大利亞的勢頭。如今,解放菲律賓已成為可能,若再度放棄則是不可寬恕的。何況在呂宋島上還有數以千計的美國戰俘和婦女兒童在等著解放呢? 他還告誡說,美軍在臺灣登陸不可能得到當地居民的協助,因為日本在這裡已統治了半個世紀。菲律賓的情況不同,當地的遊擊隊在驅逐日本人的戰鬥中已取得了重大進展。最後,麥克阿瑟以其雄辯的才能占了上風。不但總統被說服了,而且也說服了尼米茲,後者同時答應給於必要的海上支援。會談在友好和諧的氣氛中結束了。但在後來的參謀長聯席會議上,而海軍上將金還是認為進攻臺灣可以縮短戰爭。經過一個月的討論,會議在是否進攻呂宋的問題上仍懸而未決,但同意了麥克阿瑟攻佔萊特島的計劃。並決定把尼米茲的部隊交給麥克阿瑟,以便儘快全面進攻萊特島。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