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麥克阿瑟 | 上頁 下頁
五五


  美軍撤走後不久,「紐約時報」刊登了一篇對李承晚的採訪談話,在談話中,李承晚引用了麥克阿瑟的話:「就我本人而言,我願做我所能做的一切來幫助和保衛朝鮮人民。我將像保衛美國或加利福尼亞免遭侵略一樣去保衛他們。」這一令人吃驚的表白也許是麥克阿瑟為了恫嚇北朝鮮人而發表的,但它與華盛頓的政策是背道而馳的。這一言論使杜魯門、艾奇遜和參謀長聯席會議感到驚愕。事實上,華盛頓已將麥克阿瑟在朝鮮的責任明確地限定為:在動亂情況下,撤出美國平民和軍事人員。

  關於國家的前途,北朝鮮曾提出,在沒有外來干涉的條件下舉行全朝鮮普選,以實現南北朝鮮和平統一。北朝鮮的建議沒有得到韓國的響應,他們堅持要「北進統一」。

  為了「北進統一」,韓國積極擴充軍備,加緊戰爭準備。1948年11月底,議會通過了武裝部隊組織法,設立了國防部。到1949年年中,軍隊的規模已擴大到10萬人,編成8個師,這支軍隊得到了價值1億美元以上的美國剩餘裝備,並得到了美軍顧問的「指導」。

  面對韓國的戰爭威脅,北朝鮮也作了充分的準備,認識到必要時也得通過戰爭來實現祖國統一。到1950年,朝鮮人民軍已擁有13.5萬人,編為10個師,它擁有150輛蘇制T-34型坦克,大量的重火炮和至少180架飛機。

  從1950年起,南北朝鮮間的關係日趨惡化,雙方在三八線附近不斷發生武裝衝突,這些衝突隨時都可能演變為全面戰爭。1949年3月1日,麥克阿瑟將軍在東京同英國記者沃德·普賴斯會晤時發表的談話,完全改變了他以往向李承晚做出的,他將「親自」前去援助南朝鮮的保證。在談到美國在遠東的「防線」時,他說:「這一防線起自菲律賓,一直經過琉球群島,其中包括主要防禦堡壘——沖繩,然後再折返,通過日本和阿留申群島直到阿拉斯加。」「折返」這個詞,顯然把朝鮮排除在防線之外了。麥克阿瑟這次談話至少部分地代表了美國政府的觀點。美國一直認為朝鮮沒有什麼重要戰略意義,對朝鮮問題一直不太重視,當南北朝鮮之間爆發戰爭的危險迫在眉睫時,美國政府才認識到朝鮮形勢的嚴重性,並開始積極加強韓國的軍事力量。

  1950年年初,美韓兩國先後簽訂了《美韓臨時軍事協定》、《美韓經濟援助協定》和《美韓共同防禦協定》。5月,美國經濟合作總署朝鮮分署署長約翰遜向國會作證時說:「用美國武器裝備起來,由美軍顧問訓練的10萬南朝鮮軍隊已經做好準備,隨時都能參戰。」美國國務卿杜勒斯於6月18日前往韓國視察了三八線。第二天,他在韓國國會發表演說時聲稱:「美國將在物質上和道義上援助韓國……,只要你們在爭取人類自由的偉大歷程中繼續發揮出色的作用,你們決不會是孤立的。」6月21日杜勒斯從漢城來到東京,他告訴麥克阿瑟,南朝鮮軍隊已做好充分準備來對付北朝鮮的威脅。

  6月19日,就在杜勒斯發表演說的當天,北朝鮮向韓國提出建議:為實現祖國和平統一,願派協議團去韓國協商,但韓國不予理會。在北朝鮮看來,杜勒斯漢城之行的目的是鼓動韓國開戰。

  1950年6月25日早上,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發表了第一份有關韓國軍隊越過三八線向北方發動了進攻的新聞公報:「南朝鮮政府國防軍,於6月25日淩晨3點多,沿三八線全線向北方地區發動了突然襲擊。在海州西部、金州方面、鐵原方面,已深入三八線以北地區1至2公里。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內務省,已命令共和國警備隊擊退侵入三八線以北地區的敵人。」

  北朝鮮軍隊在受到攻擊後,立即進行反擊。在用重炮轟擊後,坦克和步兵擊潰了敵人的進攻,並跨過三八線,摧毀了韓國軍隊的陣地。在人民軍的強大攻勢下,除少數韓國軍隊頑強抵抗之外,大多數都潰逃了,所有的重型武器裝備都遺棄了。

  戰鬥開始後6個多小時,南北朝鮮交戰的消息才傳到東京。那天見到過麥克阿瑟的國務院官員威廉·西博爾德後來寫道,將軍對此並不「十分在意……相反,麥克阿瑟滿懷激情地表示,他相信韓國軍隊能夠振作起來並堅持下去」。當然,朝鮮的事務並未交麥克阿瑟負責,他的責任僅僅是在必要時下達命令撤出在漢城的1500多名美國人,他才能輕鬆地說這些話。當時正在日本訪問的杜勒斯,得到消息後,立即致電艾奇遜:

  「如果韓國人無力阻止這次進攻,即應動用美國軍隊,哪怕會招致蘇聯人的反擊。」

  不斷從朝鮮發來的報告表明,這一次形勢要嚴重得多。麥克阿瑟根據自己的職權,下令立即向韓國運送大批彈藥,並命令他指揮的美國海空軍為運送彈藥的船隻護航。他向華盛頓報告說:「敵人的兵力使用和戰略企圖都是令人擔心的。」

  美國政府得到消息後,迅速作出反應。首先它利用蘇聯因抵制聯合國安理會,於1月份撤回其代表的機會,在朝鮮戰爭爆發的第二天,操作安理會,通過決議譴責「北朝鮮軍隊對韓國發動的武裝進攻」;呼籲交戰雙方立即停火;同時要求所有成員國為執行這一決議「提供一切幫助」。次日,杜魯門總統主持召開了國家安全會議,會後向麥克阿瑟發去了第1號指令:指定麥克阿瑟指揮在朝美軍的一切行動,繼續向韓國提供彈藥;組成軍事調查團,去韓國瞭解事態發展和提供必要的援助;動用包括海軍、空軍在內的武裝力量,確保美國人撤離韓國時的安全。緊接著,聯合國安理會在美國的操縱下,再次通過決議要求成員國向韓國提供一切必要的援助以「擊退武裝進攻」。隨後美國總統杜魯門發表聲明,宣佈美國參戰。隨即,參謀長聯席會議向麥克阿瑟下達了第2號指令:「為了直接支援韓國軍隊,要以遠東海、空軍攻擊越過三八線的北朝鮮軍隊。行動的目的是,把北朝鮮軍隊從韓國趕出去。」

  美國之所以如此迅速地決定干涉朝鮮的內戰,這正如杜魯門聲稱的:他決定介入這場衝突,並不單單為了一個小小的韓國,而是要借此遏制共產主義勢力。美國學者韋格利後來指出:「在共產黨和非共產黨世界之間的邊界上,很難再選到一個比北朝鮮更好的地方,作為利用美國軍事力量挫敗共產黨軍事冒險的戰場了。」

  6月28日,南北雙方交戰的第四天,朝鮮人民軍已攻下漢城。在東京的麥克阿瑟也感到問題嚴重了,在接到華盛頓的指令後,這位服役50年,參加過第一次世界大戰的70歲老將軍,立即行動起來。他下令海軍、空軍立即出動,並在韓國設立由約翰·查奇領導的前線指揮部,負責指揮美軍作戰和為韓國軍隊提供援助。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