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麥克阿瑟 | 上頁 下頁 |
一四 |
|
7.退守科雷吉多爾 麥克阿瑟的陸軍分散於整個菲律賓群島,準備在灘頭阻擊日軍。訓練有素和最精銳的部隊,大都部署在呂宋島。麥克阿瑟的空軍力量在12月初損失過半以後,他本該根據新的情況修改他制訂的堅持戰鬥的作戰計劃,應該立即把部隊撤到巴丹半島和科雷吉多爾島,然後在灘頭與敵交戰。這樣就會有足夠的時間在巴丹半島貯備糧秣彈藥和構築防禦陣地。但麥克阿瑟仍對潛艇和神奇的魚雷抱有幻想,指望著能有什麼奇跡出現,可是悲慘的結局很快就到來了。 12月22日,正陽保間中將指揮的日本第14集團軍在馬尼拉西北180公里的林加延灣東岸發起了進攻。北呂宋部隊在喬納森·溫賴特少將的指揮下投入戰鬥。溫賴特用2.8萬人抵抗保間8萬人的突擊部隊。 溫賴特的部隊在灘頭與日軍接火,幾乎是一觸即潰。訓練不良、武器低劣的菲律賓師,抵擋不住保間將軍富有作戰經驗的正規部隊。他們向後撤退,狼狽不堪,驚恐萬狀。數以千計的菲律賓士兵丟掉手中的老式步槍,爭先恐後地向山裡逃竄。惟一進行頑強抵抗的部隊,是菲律賓第26騎兵團。 南部的戰況也是這樣。12月24日,7000日軍在馬尼拉東南110公里的拉蒙灣登陸。小喬治·帕克準將指揮南部呂宋部隊和1.6萬民兵投入戰鬥。這些民兵根本不是日本人的對手,很快便潰退下來,使日本人得以迅速向馬尼拉推進。 至此時,保間的意圖已很清楚。他發起的兩個鉗形攻勢,是要把麥克阿瑟的部隊合國後殲滅。要避免被消滅,出路只有一條,那就是迅速向巴丹和科雷吉多爾撤退。 現在要執行這個計劃,更加困難重重了。面對步步進逼的強大敵人,部隊要撤離,勤務部隊要向巴丹運送供部隊幾個月吃用的食物和彈藥。這些任務都得在日軍轟炸機的彈雨下急速完成。 這個計劃的第一部分——撤離部隊,竟獲得驚人的成功。儘管敵人緊追不捨,在撤退中的損失還是很小。一共有8萬美軍和菲律賓部隊撤到了巴丹半島,還有2.6萬菲律賓難民也撤到了那裡。 當機立斷地把部隊撤到了巴丹,使日軍制服這幫「頑固的巴丹雜種」的時間拖長了,打亂了日軍的作戰部署,使自己爭得了一些主動權。軍事歷史學家認為這是一次「英明」的行動。麥克阿瑟後來在回憶錄中掩蓋了對實施這一計劃的延誤,只說:向巴丹撤退的決定是我作出的最重要、最關鍵的決策之一。 由於麥克阿瑟的司令部指揮失當,再加上奎松總統阻撓實施計劃的第二部分——向巴丹運送糧秣和彈藥,原本足夠部隊使用5年的稻穀被迫丟棄,結果巴丹守軍到達時,發現那裡只有很少的糧食、彈藥和藥品。1942年1月5日,麥克阿瑟不得不命令他的部隊只發一半的口糧。 戰爭初期,麥克阿瑟、妻子瓊和他們已經四歲的兒子阿瑟,繼續住在馬尼拉飯店裡。這時,除保姆阿珠外,麥克阿瑟的助手錫德尼·赫夫陸軍中校同他們住在一起,關係十分密切。在聖誕節之夜,當保間從南北兩面合擊馬尼拉時,剛剛被提升為陸軍上將的麥克阿瑟把赫夫叫來說:「錫德尼,帶上瓊和阿瑟,我們準備去科雷吉多爾。」赫夫找來一輛卡車,他們帶上一點衣物和私人物品,急匆匆地奔向馬尼拉港碼頭。麥克阿瑟的財產幾乎都丟棄在樓頂房間裡:家具、銀器、瓷器、衣物和書房裡的8000冊書。他們乘客輪,橫渡馬尼拉灣,到達科雷吉多爾。奎松一家和他的政府官員,美國高級專員弗朗西斯·塞爾一家,也撤到了科雷吉多爾。 科雷吉多爾又叫岩石堡,是一個面積約7平方公里的島嶼。島上山巒起伏,山峰高度在一二百米之間。島上部署著42門大炮,馬尼拉灣入口都在射程之內。地下通道縱橫交錯,與400多米長的馬林塔主地道組成地下交通網。當時科雷吉多爾島上有1萬人,其中除2000人為老百姓外,其餘都是軍人。人們大多住在山洞裡,或者住在島西部高地「上坡」營房,或者住在碼頭附近低地的「下坡」營房裡。 麥克阿瑟一家住在「上坡」營房的一套房子裡。他們到達那裡的第四天(12月29日),日本飛機空襲該島,把「上坡」營房夷為平地。 據赫夫回憶,那天聽到空襲警報後,瓊抱起阿瑟就跑到住房附近的堅固掩體裡去了。麥克阿瑟無所畏懼地呆在院子裡,站在住房附近,數著日本飛機的架數。後來,麥克阿瑟一家搬到「下坡」的營房裡去住,距馬林塔地道入口約1.6公里,麥克阿瑟的司令部就設在那裡。每遇空襲,瓊和阿瑟都是用吉普車從住處接到防空地道躲避。 有一次,麥克阿瑟正在家中辦公,日機又來空襲,子彈穿過窗戶打到他身邊的牆上。他的副官慌忙沖進來請他出去躲避。看到副官進來,他若無其事地問道:「有什麼事?」副官驚魂未定,傻裡傻氣地說:「謝天謝地,將軍,我還以為你已被打死了。」他回答說:「還沒有打死,謝謝你進來看看。」 奎松總統得知此事,立即給他寫了一封信,勸他要對人民和軍隊負責,不要冒不必要風險,以防不測。後來麥克阿瑟說:「在戰爭期間,必須與部下共同分擔突然死亡的風險,這樣才能在官兵之間結成患難與共的兄弟關係。」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