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蒙哥馬利 | 上頁 下頁 |
一 |
|
第一章 桀驁不馴 1.不凡的家世 第二次世界大戰,造就了一代將星。在這璀璨群星之中,伯納德·勞·蒙哥馬利元帥無疑是那最亮的幾顆之一。在英國人的心目中,他是20世紀的英國軍界惟一可以同馬爾巴勒、威靈頓比肩而立的軍事家,是英國優秀軍事傳統的繼承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他是可以和艾森豪威爾、朱可夫等人相提並論且毫不遜色的一位傑出統帥。 1887年11月17日,這位傑出的統帥出生在倫敦肯甯頓區板球場聖馬克教區的牧師寓所中,成為牧師亨利·蒙哥馬利家中的第四個孩子。雖然很多年以後,蒙哥馬利在撰寫回憶錄時隻字未提自己家族的過去,但實際上,蒙哥馬利家族在英國歷史上絕非無名之輩,其淵源可以追溯到該家族的祖先羅傑·蒙哥馬利伯爵。 11世紀中期以前,蒙哥馬利家族還居住在法國諾曼底的法萊斯(1945年,蒙哥馬利曾在此重創德軍;當地還有一個小村名叫蒙哥馬利神聖信念村,蒙哥馬利的主要對手隆美爾在此頭部受傷,有人因此戲言蒙哥馬利天生克隆美爾)。1066年,法國諾曼底公爵威廉征服英國,羅傑·蒙哥馬利參與了這一重大歷史事件,並因功勳卓著而被視為諾曼底貴族中最出類拔萃的人物之一。在威廉公爵的朝廷中,羅傑·蒙哥馬利官運亨通,權傾一時。他在後半生裡,一直擔任佔領區行政長官,直至1094年去世。 蒙哥馬利家族的這位祖先的名聲並不太好,在他身上,野心與狡猾、殘忍和武力集於一身。他一方面利用權勢霸佔了大量的田產,一方面又對自己的政敵惡語中傷,欲置之死地而後快。他的第一個妻子梅布爾和他是臭味相投的一對,在羅傑·蒙哥馬利的每一樁不光彩的買賣後面,都能或多或少看見梅布爾醜惡的影子。也許是作惡太多遭致天譴,後來,梅布爾在家中被仇人刺殺。梅布爾死後,羅傑·蒙哥馬利又娶了嫻淑的阿迪莉莎。在後妻的感化下,羅傑·蒙哥馬利竟然洗心革面,最終成為一個虔誠而熱心的基督教徒。蒙哥馬利家族從事教職的傳統也就是從這時候開始的。 17世紀時,羅傑·蒙哥馬利的後世子孫從蘇格蘭西岸渡海來到北愛爾蘭,趕走了當地的天主教徒,在那兒定居下來。伯納德·勞·蒙哥馬利的愛爾蘭血統,就是從這兒繼承的。 1773年,在倫敦經商發財的塞繆爾·蒙哥馬利,在福伊爾伊湖畔購置了1000英畝農田,並在那裡蓋起了一所叫做「新公園」的住宅,這所房子成為蒙哥馬利家的世宅。 到塞繆爾·蒙哥馬利的兒子塞繆爾·盧·蒙哥馬利時,蒙哥馬利家族家道中落了。小塞繆爾是個極端虔誠的基督徒,他把「新公園」的房舍用作修道院,佈道講學,家產被化作修道院的大量開支而流了出去。到他去世時,蒙哥馬利家族只剩下為數不多的不動產了。到小塞繆爾的長子時,家道繼續中落,1874年其長子去世時,「新公園」的產業已被全部抵押,其金額之巨即使再過50年也難還清。這以後,家業為小塞繆爾的次子羅伯特·盧·蒙哥馬利繼承,他就是蒙哥馬利元帥的祖父。 為重振家業,羅伯特決定去印度撈世界。在那裡,他憑著智慧和勇氣,逐漸被人所賞識,先後負責過殖民當局的司法、行政、財務、教育等事務。1857年印度民族大起義時,他又巧妙地解除了英軍中印度士兵的武裝,使得德裡未能被起義軍佔領。這一了不起的殖民功績,使他平步青雲,擔任了印度旁遮普省的副省長。羅伯特一生中婚姻兩次,共有7個子女。長子阿瑟在20歲上不幸夭折,次子亨利·赫德森·蒙哥馬利理所當然地成了家族產業和事業的繼承人,他正是後來的蒙哥馬利元帥的父親。 1847年10月3日,亨利生於印度的坎普爾。8歲時返回英國,接受神學教育。由於父母遠在海外,亨利在英國過的是舉目無親的寄宿生活。他後來這樣說:「可以講,我是在非常艱苦的折磨人的環境裡長大的。但總的說來,這種艱苦生活卻給了我很大好處,令我受益匪淺。」1866年,亨利進入劍橋大學。1873年,亨利成為倫敦有名的貧民區——黑僧路的基督教堂的副牧師。1878年,亨利愛上了他的一位上司法勒的三女兒莫德。當時亨利已31歲,而莫德卻是個只有14歲的情竇初開的小女孩。不過法勒夫婦出於對亨利的賞識,不僅未制止這對年齡懸殊的人的戀愛,反而允許他們立刻訂婚。兩年後,這相愛的一對終於結成連理。 2.叛逆少年 亨利夫婦婚後很快就有了孩子。1882年,長女西比爾出世。1883年,哈羅德出世。1886年,唐納德出世。1887年,伯納德出世。1889年,尤娜出世。這樣,到了1889年,亨利一家已經有了五個孩子。這年春天,亨利接受了一項任命:去澳大利亞的塔斯馬尼亞擔任大主教。於是,兩歲還不到的伯納德·勞·蒙哥馬利便開始了他一生中的第一次跨洋旅行。經過七個多星期的顛簸,終於到達了目的地塔斯馬尼亞。 在塔斯馬尼亞,亨利·蒙哥馬利主教專心致志于自己的工作,而莫德則把主要精力放在對子女的哺養與教育上。 到塔斯馬尼亞不久,大女兒西比爾不幸夭折。這以後,莫德在塔斯馬尼亞又生了三個孩子。除了他們以外,她還需要撫養寄居在他們家中三位遠房親戚的孩子。可以說,這是個兒童成群、食口眾多的大家庭。 亨利主教一心撲在教務上,無暇理會家中瑣事,這樣,管理這個大家庭的重任便落在莫德身上。主教的收入並不算很多,而家中人口多,確實需要很多開支,這使得莫德常常感到手頭拮据,久而久之,莫德的脾氣變得越來越糟糕。為了讓孩子們聽話,不給她添亂,她訂下了嚴厲的家規,孩子只要違犯,便予嚴懲。這使孩子們對他們的母親畏之如虎。也許是老夫少妻的緣故,她甚至對亨利也是愈來愈專橫,橫挑鼻子豎挑眼,而亨利對她也總是像上帝寬恕一切似的,忍氣吞聲,逆來順受。比如,莫德就曾訂下這麼一條規矩:無論是烈日炎炎,還是颳風下雨,家中所有的人在午後都必須進行兩小時戶外活動,以便讓她能夠在屋裡安靜地休息。至於主教本人,可以留在屋內,但只能呆在書房裡,且不得來回走動、發出聲響。 莫德對孩子們的一些規定應該說沒什麼錯。比如,她規定孩子們黎明時起床,自己收拾房間,穿戴整齊。七點半時,自習功課。八點鐘時,莫德要對孩子們的房間和穿戴進行檢查,合格後,大家才能吃早飯。然後,孩子們繼續學習。課餘時間,孩子們要自己去砍木柴,以保持教室的溫暖。晚上,他們還得自己動手準備自己的晚餐。這對培養孩子們嚴格自律、吃苦耐勞是很有好處的。遺憾的是,莫德在實施這些做法時,過於簡單粗暴,孩子們稍不合意,她便棍棒相加,使得母子之間缺乏親近感。多數孩子在她這種教育下唯唯諾諾,循規蹈矩。而蒙哥馬利卻顯得有些與眾不同,在他身上似乎有著一種天生的叛逆的氣質。作為一個孩子,母親的責罰雖然也讓他害怕,可他反抗的意識卻像是一粒草種,一有縫隙便要向外冒。同母親的對抗,成了他生活早期的一項重要內容。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