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馬爾薩斯 | 上頁 下頁


  §第一章 馬爾薩斯的一生

  世界上名人千千萬萬,出「名」的原因各不相同。

  有的因新發明、新理論造福于人類而英名遠播、流芳百世;有的因地位顯耀、政績卓著、戰功赫赫而威震四海、世人敬仰;有的則因暴殄、反動而臭名昭著、遺臭萬年,等等,不一而足。本書的主人翁馬爾薩斯因為什麼而出名呢?讓我們先從人口問題談起吧。

  §從人口問題談起

  在人類初期,人口非常少,加上當時生產工具十分簡陋,且數量非常少,人類維持自己生存的能力極其有限,人口增長十分緩慢。直到大約1萬年前,人類進入農業和畜牧業發展階段以後,才開始了穩定地獲得食物的生活,為自己的生存開闢了廣闊的前景。

  人類利用各種生物物種、耕地、草原和水源等自然資源從事生產,人口得以迅速增長。隨著生產力的進一步發展,特別是工業文明到來以後,世界人口增長更快。人類經過幾百萬年生育繁衍,到1987年達到了50億的龐大數目。

  世界人口衝破50億大關後,仍像脫僵的野馬,繼續急劇地增長著。世界人口每分鐘增加150人,每天增加近22萬人,每年增加約8000萬人,每12年將增加12億人。迅速增長著的人口對地球資源、對各國社會經濟的發展,產生了一系列連鎖影響。

  人類面臨著自身增長過快的挑戰。人口——這一柄達摩之劍,高高懸在人類頭上,隨時都有落下來的危險。其原因在於人類的生存和發展一刻也離不開自然資源,如耕地、牧地、林地等土地資源,煤、石油、天然氣等石化燃料和各種礦產金屬,以及通航河流、水力、風力、瀑布等等。沒有這些資源,人類就不可能創造財富,也就不可能繼續生存和發展下去。而自然資源是相當有限的,人口越多,對自然環境所造成的壓力也越沉重,同時給自然環境所帶來的消極影響也就越大,從而破壞著自然界向人類提供資源和其他方面條件的能力,使人類的生存受到更大的威脅。

  人類很早就開始關注人口問題。在人類社會發展的各個時期,思想家、政治家、軍事家們從各自所處的社會背景、階級立場出發,對人口問題進行了思考,提出了不同的人口思想。從人口理論發展的歷史來看,古代哲學家、思想家的人口論主要是從政治的角度進行的;中世紀的人口論是以基督教倫理觀點為出發點的;而到了近代,從16世紀意大利的波太羅以來,對人口問題的探討主要是從經濟學方面進行的。在作為重農主義經濟學先驅的康替龍(Richard Cuntillon)的學說中是這樣,在為重商主義經濟學說作最後潤色的斯圖亞特(James Steuart)也是這樣。英國古典經濟學的鼻祖亞當·斯密(Adam Smith)在他的著作之中對人口問題也偶有涉及。到了羅伯特·馬爾薩斯出現時,才有了一部專門論述人口理論的著作,並引起了人們注意人口理論的研究。馬爾薩斯的《人口原理》開創了系統研究人口理論的先河,他本人也因此成名立萬。

  但如果我們簡單地根據上面的這一句話就馬上得出結論說,馬爾薩斯的「名」是「英名」,那就像看秤看錯了大花一樣,大錯特錯了。馬爾薩斯究竟是什麼樣的名人呢?從現象上看,我們可以這樣說,托馬斯馬爾薩斯(Thomas Robert Malthus,1766-1834),是英國18世紀未19世紀初的資產階級人口學家,庸俗政治經濟學家的主要代表,東印度學院的歷史學和政治經濟學教授,英國教會的牧師。而從本質上看,則只能這樣說,馬爾薩斯是既保守又反動的資本家和土地貴族的辯護士。

  馬克思在他的《剩餘價值論》中曾這樣地評價馬爾薩斯:「馬爾薩斯的特點,是思想極端卑鄙,——只有牧師才可能這樣卑鄙,他把人間的貧困看作對罪惡的懲罰,而且在他看來,非有一個『悲慘的塵世』不行,但是同時,他考慮到他所領取的牧師俸祿,借助於關於命運的教義,認為使統治階級在這個悲慘的塵世上愉快起來,對他是極為有利的。這種思想的卑鄙還表現在馬爾薩斯的科學工作上。第一,表現在他無恥的熟練的剽竊藝術上;第二,表現在從科學的前提做出的那些看人眼色的而不是毫無顧忌的結論上。」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