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隆美爾 | 上頁 下頁
五〇


  第十六章 肩負重任敗局定

  希特勒最終決定讓凱塞林來擔任意大利的最高指揮,但對於隆美爾這個被自己的宣傳機器開足馬力鼓吹起來的天才指揮官又該如何安置呢?很明顯,隆美爾已經不可能作為凱塞林的部下再呆在意大利了,況且墨索里尼也不喜歡他繼續留在那裡。惟一可行的辦法就是將他調到另一部門並委以重任。只有這樣,才能平衡隆美爾的心理。調到哪裡去呢?希特勒一時也沒了主意。他最後決定,在沒有找到適當位置前,先讓隆美爾繼續保留他的司令部一班人馬充當他的顧問團。

  希特勒的決定再次讓隆美爾感到,自己又被丟在一邊,備受冷落,蒙受了極大的恥辱。這更加深了他對最高統帥部的憎恨之情。他在與別人的交談中,開始公開地辱駡凱特爾和約德爾都是一竅不通的「蠢驢」。

  其實,正是約德爾把希特勒和隆美爾從這種窘境中解脫出來的。10月30日,約德爾在向希特勒呈交西線總司令馮·倫斯德元帥的報告時建議,讓隆美爾和他的參謀人員代表最高統帥部前去檢查和加固「大西洋壁壘」。因為倫斯德在自己報告中指出,德國曾大肆鼓吹不可逾越的「大西洋壁壘」現在事實上已經根本不堪一擊。盟軍在西西里和薩萊諾成功的登陸,充分證明如果不對「大西洋壁壘」進行改造和加固,將根本無法阻擋盟軍的進攻。約德爾認為讓隆美爾擔任這一角色是再恰當不過了,「這對於他本人和帝國的安全來說都是最佳選擇」。同時,約德爾還暗示,如果盟軍真在那兒登陸的話,隆美爾是完全可以勝任指揮反擊任務的。

  約德爾的建議使希特勒連日來為如何安置隆美爾而生的煩惱一掃而光。他當即同意了這個建議。在德軍中,只有隆美爾一個人具有與英美軍隊交戰的豐富經驗,而敵人也畏懼他。這也是給了他一個挽回名聲的機會。為避免引起資歷最老的倫斯德元帥的不愉快,約德爾要求在給隆美爾下達的命令中只說是前去檢查工事,而不能挑明賦予隆美爾任何指揮權力。

  11月5日,希特勒在「狼穴」中召見了隆美爾,當面向他宣佈了這一新的任命。他強調了這一任務對於帝國安全的重要性,「敵人從西線進攻的時刻將是我們舉國迎敵的時刻」。他同時暗示隆美爾,萬一戰鬥打響,他將可能擔任指揮員。

  隆美爾對這一新的任命自然又是喜出望外。他立即飛回意大利做了掃尾工作。然後便興致勃勃地開始研究如何在這新的任命中大幹一番了。

  12月1日,隆美爾和隨行的參謀們在慕尼黑登上了西去的專列。他們用了近2周時間巡視了丹麥海岸的防禦工事。在巡視中,他一再向隨行的參謀們灌輸他在意大利北部時就已制定的防禦原則:最好是在灘頭就殲滅大規模入侵之敵。最後,隆美爾的視察結果是:德國空軍在丹麥佔有優勢,盟軍決不可能從丹麥登陸。

  12月14日,隆美爾結束丹麥之行,飛回他安置在德國南部的家中,短暫休息了幾天。12月18日,他又飛往法國去視察那裡的防禦工事。這是自他1940年離開法國後第一次回到這裡。他下榻在巴黎郊外一幢豪華的旅館裡。雖然這比隆美爾在北非沙漠指揮作戰時的居住條件要強上千百倍,但隆美爾卻並不喜歡這種闊綽的住宅。對於隆美爾的到來,巴黎各家報紙都在頭版頭條以顯著標題報道了這一消息。隆美爾不想過早地讓英國人和美國人知道他已經來到這裡,但對於報道,他還是感到非常愉快,這說明他的名字已經具有極大的魔力。

  第二天一大早,他便坐車前去拜望倫斯德。自從倫斯德擔任西線總司令以來,他已經很長時間沒有再見過他了。倫斯德是德軍中資歷最深的元帥,他對希特勒的態度讓人捉摸不透。一方面,他經常賣弄老資格,時常謾駡希特勒;另一方面,每次在希特勒解除他的職務後,他卻又非常順從地接受了希特勒對他的新任命。

  這一年,倫斯德已年滿68歲,而且疾病纏身。隆美爾一見到他,便發現他已經老眼昏花,眼瞼開始松垂,頭上只剩下幾縷稀疏的頭髮。倫斯德對隆美爾的到來顯然不太歡迎。他簡要向隆美爾介紹了西線的局勢,最後還用英語說了一句:「在我看來,前景黯淡」。倫斯德的這句話及其參謀人員懶散懈怠的作風,讓隆美爾大感吃驚。隆美爾清楚地記得,在非洲,英軍只用了2個月就埋設了近100萬顆地雷,使他行動困難。在這兒,倫斯德在3年之內才埋下了170萬顆地雷。也就是說,每個月才埋設4萬顆。「我將要改變這種工作作風」。

  在接下來十多天的視察中,隆美爾越來越深刻地感覺到了盟軍即將進攻的地點和可能採用的方式。他認為,盟軍最可能登陸的地點是第15集團軍駐守的從比利時到法國索姆河這一段海岸;盟軍的進攻將首先以猛烈的空襲開始,然後在海軍艦艇和空軍戰鬥轟炸機的掩護下,數以百計的突擊艇和裝甲登陸艦裝載成千上萬的士兵擁向海岸;與此同時,空降部隊將在離登陸灘頭不遠的「大西洋壁壘」後方空降,從後面打開這一壁壘,迅速建立前進基地。

  在視察第15集團軍防禦地段時,隆美爾要求集團軍司令撒爾穆斯必須將防禦部隊集中在緊靠海岸的地區,以便在盟軍登陸時迅速組織強有力的反擊。「把他們趕回大海。否則一旦他們在旱地上獲得了立足點,就不可能再將他們趕下海了。」

  雖然撒爾穆斯也同意隆美爾的觀點,但他表示沒有倫斯德的指示,按照隆美爾要求的那樣去做,的確讓他很為難。這樣,隆美爾是否能說服倫斯德便成為能否實現自己的計劃的關鍵。多次的宦海沉浮已經使隆美爾懂得,有些事並不是自己說了就能算數的,還需要慢慢求得別人的支持才行。他需要竭力不讓倫斯德元帥感覺到自己正在以「欽差大臣」的權力把這些計劃強加給他。

  隨後,隆美爾有意加深了與倫斯德的來往。慢慢地,倫斯德也感覺到,隆美爾似乎並不像凱特爾所說的那樣目中無人。他對隆美爾的態度也漸漸好了起來。在一次用早茶時,隆美爾終於把他的防禦設想簡要地透露給了倫斯德。和撒爾穆斯一樣,倫斯德也表示支持隆美爾在灘頭陣地就把敵人擋回去的想法,但在一個隆美爾所認為的關鍵性問題上,他並不贊同隆美爾的想法。

  「雖然我也認為敵人最可能登陸的地點是在索姆河附近,但如果像你所說的那樣把裝甲師部署在這一地帶,那麼萬一敵人在其他地方進行登陸,我們將無法將裝甲師迅速地投入戰鬥。這將是一種非常危險的做法。」顯然,他對隆美爾的推測並沒達到絕對信任的程度。

  在自己的大膽設想遭到倫斯德否決後,隆美爾又拜訪了德國空軍駐法總司令斯比埃爾元帥,希望能得到空軍的支持。斯比埃爾的回答卻令他非常震驚。斯比埃爾告訴他,在敵人登陸的第一天,德國空軍事實上根本出動不了。雖然地勤人員可以迅速做好飛機起飛前的各項準備工作,但飛行人員卻要在敵人入侵後好幾天才能從德國國內和其他戰線上趕過來。

  「我們現在基本上沒有飛行員,事實上,我僅僅是一個空架子。」斯比埃爾的回答令隆美爾萬分失望。幾天之後,波茨坦陸軍學院的老友、巴黎近郊的陸軍指揮官海斯上校拜會了他,隆美爾表達了他的憂慮之感。「這些天來的調查情況告訴我,我們的『大西洋壁壘』漏洞百出。如果這種狀況得不到迅速改變,我們根本無法在盟軍登陸時迅速將其擊退,這將會是一場災難。」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