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隆美爾 | 上頁 下頁
一〇


  柏林為他配備了一批強有力的助手。卡爾·盧森堡上校擔任師的主要突擊部隊第25坦克團團長。盧森堡曾在1918年任連長時榮獲過「功勳獎章」,44歲時便已成為德軍最優秀的坦克團長之一。一批納粹黨徒也被派到了隆美爾的裝甲師。如戈培爾的高級助手卡爾·漢克中尉和反猶報紙《野蠻人》的主編卡爾·霍爾茲上校。

  隆美爾將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部隊的訓練之中,他希望在第二年春天前能出成績。他特別注重學習坦克的知識,這是真正的鋼鐵堡壘。雖然德軍在坦克和飛機的數量上落後,但德國坦克的戰鬥力卻遠遠超過英、法等國。隆美爾最好的坦克是Ⅲ型和Ⅳ型坦克,重達20噸,高約2.7米,由個5人操縱,汽油發動機為320馬力,最高時速可達40公里。

  早在1939年10月9日,希特勒就發佈了第6號作戰令,要求德軍做好進攻西歐的一切準備。吞併波蘭後,希特勒把重點轉到西線,加緊督促軍隊抓緊落實入侵法國的準備。10月19日,德軍最高統帥部下達了進攻西歐的第一個作戰預令和「黃色方案」作戰計劃:集中主要兵力于右翼,向比利時和法國北部實施主要突擊,並佔領英吉利海峽沿岸港口。它基本上是一戰「施利芬計劃」的翻版。

  1940年5月10日5點45分,天剛破曉,英、法軍隊尚沉浸在夢鄉之中,德國空軍的「施圖卡」轟炸機群便呼嘯著飛臨比利時、法國、荷蘭和盧森堡上空。頃刻間,這四國的機場、鐵路樞紐、重兵集結地區和城市便化成了一片片火海。

  同時,在北海到馬其諾防線間的300公里戰線上,德軍地面部隊突破了中立國比、荷、盧的邊境。當時,英、法、荷、比4國在東北部戰線上集結了147個師,3100輛坦克,14500門火炮和約3800架作戰飛機,依託綿亙的防禦工事與德軍對峙,戰鬥實力足以與德軍抗衡。但他們沒有料到德軍竟會集中裝甲部隊從阿登森林突破,一下子被打了個措手不及。德軍裝甲部隊迅速突破了阿登地區,12日輕取色當要塞,14日搶渡馬斯河,15日突入法國境內。爾後,德軍兵分兩路,一路逼進巴黎,另一路沿寬闊平坦的公路推向英吉利海峽。

  24日,向海峽推進的德軍裝甲部隊掉頭北上,直撲重要港口布倫和加萊,將在佛蘭德地區作戰的36萬英法聯軍緊緊圍困在敦刻爾克至比利時邊境的濱海地帶。形勢十萬火急。一旦德軍重兵合圍,敦刻爾克灘頭的英法聯軍袋狀陣地就必將成為自己的葬身墓穴。就在這緊要關頭,希特勒卻突然下達了「停止前進」的命令,要求裝甲部隊在聖康坦地區集結,以便發起第二階段作戰行動,而將佛蘭德地區的作戰任務留給步兵和空軍去完成。

  結果,二十多萬英軍和10萬法軍得以在10天內倉惶乘船西渡撤進英倫三島。大撤退過後,敦刻爾克海灘上一片狼藉,到處都是被遺棄的武器裝備。6月5日,德軍沿索姆河和塞納河一線向巴黎發動進攻,開始進行「法蘭西戰役」的第二階段。14日,德軍攻陷巴黎城,22日,法國被迫投降。

  在入侵法國的作戰中,隆美爾充分展示了自己的軍事才能。他擺脫束縛,率領裝甲師從德比邊境出發,一路猛衝,橫貫法國,直抵瑟堡。其進攻速度之快、挺進距離之遠,成為令敵人聞風喪膽的「魔鬼之師」。在德軍閃擊法國的勝利中,隆美爾和他的裝甲師功不可沒,他以巨大的成功為自己贏得了聲譽。

  隆美爾的裝甲師受赫爾曼·霍特上將的第15裝甲軍指揮,隆美爾十分敬重在波蘭戰爭中曾榮獲騎士勳章的霍特軍長。該裝甲軍是進攻主力第1集團軍群、第4集團軍群的先鋒,任務是迅速向比利時推進,引誘英法聯軍主力前來迎擊他們。這時,德軍主力將立即跨過馬斯河實施真正的大突破,到達隆美爾的左翼。希特勒希望這至關重要的一擊能迅速把敵人包圍起來。

  接到命令後,隆美爾摩拳擦掌,趕忙熟悉駐地內所有通向比利時邊境的道路,並把擬定的第7裝甲師前進路線都標上了DG7(快速道路)的字樣。這樣做無疑違反了最高統帥部的規定。但隆美爾早已打定主意,報效元首的機會到了,他要力爭先于競爭對手之前,率領全師直接推進到英吉利海峽之濱。

  但希特勒對進攻發起時間一推再推,前後做了5次調整。5月5日,一個陰雨綿綿的星期天,征戰在即,隆美爾提筆給露西和曼弗雷德寫了一封「絕筆書」,準備萬一在即將來臨的戰鬥中陣亡後能寄到妻兒手中。5月9日,希特勒終於最後決定,無論天氣如何,進攻都要在第二天開始。

  夜幕降臨時,隆美爾乘坐一輛裝甲指揮車飛也似地趕到了快速道路。但道路早已被別的部隊堵塞,秩序混亂不堪,車輛和人員爭先恐後,互不相讓,誰也無法通過,機動速度和前進大受影響。隆美爾勃然大怒。直到深夜11點40分,他的最後一批步兵才抵達指定位置——德比邊境上的進攻出發陣地。

  隆美爾非常重視戰時日記。他指定愛丁格爾上尉每天收集戰鬥命令和地圖,統計戰果,如實地記下他征戰的足跡。10日清晨,隆美爾看著工兵順利地排除了比軍耗時數月構築的各種障礙物,率部迅速跨越了邊境,他的指揮車後緊跟著無線電通信車。槍炮聲已經遠去了,遠處只隱約傳來撤退中的比軍炸橋毀路的爆炸聲。

  隆美爾總是沖在全師的最前面,直接指揮戰鬥。他的指揮車是一輛經過特殊改裝的Ⅲ型坦克,有時也乘盧森堡團長的Ⅳ型坦克,或集團軍的「斯托奇」輕型偵察機飛越戰場上空,降落在先頭坦克群中。他經常從一輛坦克跳進另一輛坦克,瞄準射擊,簡直不像是指揮12500名士兵和二百多輛坦克的裝甲師長,倒更像個衝鋒陷陣的步兵連長。

  5月12日夜間,隆美爾率第7裝甲師尾追撤退的法軍第1、第4騎兵師抵達馬斯河。在這裡,他遇到了法軍的拼死抵抗,這是他在法國作戰中最為緊張的時刻之一。隆美爾本打算乘勝追擊,一下在河對岸佔領登陸場。但法軍過河後立即炸毀了橋樑,隆美爾被迫進行渡河的準備。13日淩晨4時30分,第3步兵團突擊部隊乘橡皮舟強行渡河,但遭到法軍猛烈的炮火攔阻射擊,隱藏在岸邊岩石後的法軍士兵也以輕武器掃射。橡皮舟接二連三地被摧毀,沉入河底,部隊傷亡慘重,渡河不得不停下來。隆美爾趕到該團,命令把谷地中的一些房屋點燃,用煙幕干擾法軍的射擊,同時命令已搶渡到西岸的第7摩步營一部立即肅清殘敵。

  隨後,隆美爾乘坦克沿河谷公路向南駛抵第7步兵團的陣地。該團雖有1個連已渡到河對岸,但法軍火力太猛,渡河工具被打成了碎片,後續部隊無法繼續渡河,行動被迫停止。隆美爾心裡明白,只能先組織強大的火力摧毀法軍陣地。他隨即驅車趕到萊佛村的河堤。這兒的情況更糟糕,德軍指揮官因傷亡慘重而決心動搖,沒有人敢走出掩體,因為一被法軍發現就性命難保。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