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林肯 | 上頁 下頁
一三


  §第十章 宣誓就職

  1961年3月4日是一個特別的日子。在這一天,美國第十六任總統阿伯拉罕·林肯就要宣誓就職。

  那天早上,天氣清新爽朗,可不久卻變得陰冷起來,就像當時的美國一樣,形勢忽明忽暗。成千上萬的外地人早已將所有的旅館和公寓住滿,數以百計的來客只得睡在公共建築物的走廊和大街的人行道上。不久,大街上已是人山人海。人們期待著、談論著新任總統。

  有人說林肯絕對當不了總統,在他就職之前會被謀殺掉。為確保安全和以防不測,一隊隊荷槍實彈的士兵被佈置在街道兩旁。在賓夕法尼亞大街兩旁某些居高臨下的大樓屋頂上、陽臺上也都佈滿了全副武裝的士兵。另一部分人則以國會大廈兩側的窗口警惕地監視著舉行就職典禮的講臺,他們受命「一旦有人襲擊總統乘坐的馬車,立刻向他們開火」。

  中午時分,即將謝任的布坎南總統在他下榻的旅館接見了林肯。然後他們由警察開道,在政府要員的陪同下向白宮走去,後面跟著一隊人群,簇擁著當選總統,一直把他送到露天講臺。立時,等候已久的上萬名群眾發出一陣掌聲和稀稀落落的歡呼聲。

  林肯的好友貝克作了簡短介紹之後就臨到他宣誓就職了。據說當時林肯想找個地方放他那頂嶄新的禮帽,這時斯迪文·道格拉斯上前接了過去。接著,他從上衣口袋裡抽出講稿,又從另一隻口袋裡掏出眼鏡戴上,於是從容不迫地開始宣讀。

  就職演說本身,作為新政黨首屆政府的一個正式文件,作為對政策和觀點的闡述,以及林肯在一段時期沉默後的第一次發言,成為當時舉國矚目的中心。

  這篇文稿將在典禮之後迅速傳遍全國,乃至更遠的地方。因而林肯在準備這篇稿子時花費了一番心血。他過去的手稿從來沒有一篇像這篇演說詞那樣寫得如此慎重,可以說逐字逐句都是經過了認真的琢磨和推敲的,並且再三整理,反復修改,同時還借鑒了其他人的見解。如最後兩句話,他的原稿是:「你們能容忍對政府的攻擊,我卻不能以保衛它的立場後退。『和平還是戰爭』這一嚴肅問題要由你們而不是由我來回答。」後來他採取了西華德的建議將之刪去,然後進行了更換。因為原文火藥味過濃,讓人不好接受。總之這篇演說是理智和感情的結晶,它既表達了希望,也道出了憂慮,更表示了堅定的決心。文中表明,如果林肯認為戰爭不可避免並且理由正當,他將準備開戰。下面摘取的是演說的一部分:南部諸州人民當中似乎存在著一種恐懼心理,以為共和黨政府將危及他們的財產、和平和人身安全。

  這種恐懼是毫無根據的在此,我再次說明:「我無意直接或間接干涉蓄奴州的奴隸制度,我認為我沒有干涉的權利,也沒有干涉的意圖。

  在此之前,分裂聯邦還只是一種威脅,而目前已採取了企圖分裂聯邦的可怕行動聯邦的存在比憲法要早。事實上,它是根據1774年的《聯合條例》組成的。1776年的《獨立宣言》使它臻於成熟並延續下來。1778年的《聯邦條例》則使之更加完備。當時的13個州全部信誓旦旦地保證聯邦應該永世長存從這些觀點可以得出結論:任何一個州都不能單憑自己的意思合法地退出聯邦任何為此而通過的決議和法令在法律上都是無效的。

  因此,我認為,從憲法和法律上看來,聯邦是不容分裂的;按照憲法本身明確賦予我的職責,我將竭盡全力確保聯邦法律在各州都得以執行。我深信這將不會被視為一種恐嚇,而只會被看成是要實現聯邦的公開宣佈的目標:聯邦將依據憲法捍衛和維護它自己。

  實現這一目標無須流血或使用暴力,除非有人把它強加於聯邦政權,否則不會發生暴力行為和流血我國有一部分人認為奴隸制是正確的,應當擴展;而另一部分人則認為它是錯誤的,不應擴展。這是唯一實質性的爭論內戰這一重大問題的決定權,是掌握在你們我的憤憤不滿的同胞手裡,而不是我手裡。政府不會攻擊你們。只要你們自己不做侵略者,衝突必可避免。你們沒有向上帝發過摧毀政府的誓言,而我則將有「保持、維護和捍衛」政府的最莊重的誓言要履行後來,《紐約論壇報》評論這篇演說時說:「對美國人民來說,它帶來的是喜還是憂,將視各人的立場而異。它告訴人們,美國的聯邦政府依然存在,而且還有一個『偉人』在當它的首腦。」《波士頓實錄》說,在通篇演說中,找不到一句「嘩眾取寵的言辭」。

  「所用的語言是和人民群眾的願望一致的」相反,《巴爾的摩太陽報》則從就職演說中覺察出「它獨攬了暴君的權力,並露骨地表示,不管戰爭和流血達到什麼程度,它都打算行使這一權力。如果說演說中的話真的算數,那麼它就是聯邦的喪鐘和挽歌,是希望的破滅」。

  《裡士滿消息報》從中看到的是「狂人的冷酷無情、精心炮製的語言分裂戰爭只等一聲信號槍響了對於『弗吉尼亞州往何處去』的問題,林肯先生已作出了回答:它必須走向戰爭」。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