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庫圖佐夫 | 上頁 下頁 |
四三 |
|
毫無疑問,你們有出色的士兵。但是,他們中的許多人在克拉斯內被我們的炮火擊斃了。他們的勇敢本應使他們交上好運,成為優秀的長官。」 法軍在斯摩棱斯克和克拉斯內兩次交戰的失敗,動搖了軍隊對統帥的所向無敵和天才的迷信。拿破崙在斯摩棱斯克遭到失敗,棄城落荒而逃,使皇帝的威信掃地。當初,支持法軍士兵從小雅羅斯拉韋茨走過艱難路程的力量,只是那個所謂的一俟抵達斯摩棱斯克就可以得到休息和改善伙食的利誘。然而,事實上,他們的日子更加艱難。克拉斯內交戰後,法軍處境更趨惡化了。 如今,甚至那些拿破崙的狂熱崇拜者也看清了他對俄作戰的重大失策。開始,他提出只須一次總決戰即可全殲俄軍,打開俄國大門,以征服者的姿態向彼得堡和莫斯科勝利進軍。後來又說,佔領莫斯科以後,就可以逼迫俄國簽訂和約,便可以結束戰爭。最後又說,向斯摩棱斯克撤退是一次必要的機動,退到這個大基地之後,經過休整,軍隊可以從那裡發動新的進攻,並將戰爭進行到最後勝利。但是,這些如意算盤都打錯了。 俄國寓言作家克雷洛夫於1812年創作了一首寓言詩,名叫「狼落狗舍」。這首寓言在人民和軍隊中廣為流傳,因為它反映了人民的愛國主義感情和同外來侵略者奮戰到底的決心。克拉斯內交戰後,庫圖佐夫曾給他周圍的軍官們朗讀過這首寓言詩。當讀到「『鄰居,你聽著!』獵人打斷狼的話,說道,『你全身都是灰毛,朋友,我卻是白髮蒼蒼了』」時,他脫下軍帽,指了指他自己那滿頭銀髮。他周圍的人不禁高聲呼叫起來:「烏拉!」 面對拿破崙的尷尬處境,庫圖佐夫寫道:「今天,我反復考慮過波拿巴的情況,我想到,假如深入思考和判斷一下波拿巴的為人,便可一目了然:他從來不善於或者說從來沒想到戰勝命運……波拿巴是個不可思議的人物。有時你若尋根問底,就會相信他再也不是什麼天才了。」 屢遭挫敗,特別是克拉斯內一戰之後,拿破崙的全部心思都放在如何拯救其殘部,如何使他的殘部能突破越來越緊的包圍圈上了。 按照庫圖佐夫的意圖,是要調動全部俄軍兵力協同作戰,形成對敵人的戰略合圍,然後將其殲滅。當然,在廣闊的戰場上各集團軍要完成如此複雜的戰略任務,就要求巧妙地組織大規模的協同動作。 早在塔魯季諾駐防時,庫圖佐夫就力圖動用次要方向的兵力去參加主要方向上的作戰行動。在這方面,他對奇恰戈夫指揮的第3集團軍寄予很大希望,因與土耳其簽訂了和約而解脫出來的大量兵力都已併入該集團軍。庫圖佐夫曾不止一次地命令奇恰戈夫將其集團軍調往莫斯科方向,潛入法軍後方,配合主力部隊作戰,告訴他不要在那裡「看守」那個無意出擊的施瓦嶺貝格的奧地利軍。 可是,當時作為俄軍重兵集團統帥的奇恰戈夫,在俄軍兵力極度緊張的艱難條件下,他卻在近一個月的時間裡,一直在與施瓦嶺貝格軍對峙。由於奇恰戈夫消極抗敵和不執行總司令的命令,造成了非常被動的局面。庫圖佐夫得知奇恰戈夫同沙皇通信後,便向亞歷山大一世提出請求:「懇切期望奇恰戈夫海軍上將除考慮本部隊的安全,不受敵襲擊外,還應同其他集團軍一起保持同一作戰目標。」 在寫給特羅辛斯基的信中,庫圖佐夫直言不諱地寫道:「這位統轄強大集團軍的海軍上將本應對敵交通線進行破壞,以支援我部作戰,可是他卻按兵不動,還故作謙遜,甚至連自己的行動都不向我通報。」 敵人放棄斯摩棱斯克以後,由於仍未得到奇恰戈夫的消息,庫圖佐夫便給在彼得堡方向作戰的維特根斯泰因寫信:「我認為,應在第聶伯、別列季納和德維納河之間予敵重創。為此,您務必配合作戰,既然奇恰戈夫海軍上將離我們過於遙遠,他又礙於破壞維爾諾同盟之嫌,恐怕他趕不上參加消滅敵軍主力的戰鬥了。」 很顯然,若不是受沙皇賞識的奇恰戈夫蓄意拆庫圖佐夫的台,明目張膽地按兵不動,若維特根施泰因能及時前出到第聶伯河一線,那麼毫無疑問,早在到達別列季納河畔之前便可將敵軍徹底合圍殲滅。 協調組織部隊實現合圍計劃,因為受通信手段限制,在當時是一個相當複雜的問題。當時傳遞信息主要靠通信兵,常常無法準確而及時地掌握軍隊的態勢,往往使軍隊難以協調一致行動。維亞濟馬交戰期間,庫圖佐夫曾就此問題專門呈報沙皇:「我有三天未收到前衛的戰報了。因為敵人向大路兩側紛紛逃竄,加之又聽到一則謠傳,說米洛拉多維奇將軍在維亞濟馬城下同敵交戰後已退出戰鬥。這些情況使我耽誤了8個小時,以致我軍未能及時到達維亞濟馬。」 此後,庫圖佐夫把通信聯絡勤務更加有效地組織起來,特別是與維特根施泰因和奇恰戈夫的部隊建立了通信聯絡,他還要求各部隊指揮官定期通報情況,這樣軍隊的組織、協調、指揮工作才得以改善。 11月18日,庫圖佐夫命令奇恰戈夫:「儘快採取一致行動。只有這樣,才能消滅拿破崙軍隊。必須儘快溝通你軍與各集團軍主力的聯繫。只要我們各集團軍之間協同作戰,拿破崙就難逃覆滅的命運!」 11月19日,元帥曾多次向維特根施泰因指出同鄰近部隊協同作戰行動的必要性:「你部利於對右翼進攻,普拉托夫將軍和我的副官將加強你部。副官會向你部下達為此所需的一切訓令。」 擁有3萬人的奇恰戈夫集團軍於11月22日終於進抵鮑裡索夫。其前衛與守衛橋頭工事的法軍展開激戰,結果重創敵軍,俘敵近2000人,並攻佔了渡口。奇恰戈夫集團軍佔領了鮑裡索夫和別列季納河從津賓至烏沙一段的右岸,封鎖了法軍向西和西南方向後撤的道路。 維特根施泰因的部隊進抵別列季納河畔後,在鮑利索夫地區形成一個「口袋」。俄軍主力和遊擊隊從東方進逼,法軍被趕進「口袋」裡,龜縮在托洛欽附近一塊三角地帶。11月22日傍晚,法軍主力駐紮在托洛欽和博布爾;烏迪諾的萬人前衛在洛什尼察附近;維克托軍在切利亞地區。第二天,俄軍的包圍圈進一步收縮。 奇恰戈夫力圖同維特根施泰因會師,11月23日晨,派帕連將軍指揮的3000人支隊,沿通往洛什尼察的大道前進,行進中與開往鮑利索夫方向的烏迪諾前衛部隊遭遇。該部隊是奉拿破崙之命去攻佔鮑利索夫渡口的。由於帕連的部隊在行進中缺乏警戒,一受到法軍的攻擊,便向鮑利索夫撤退。法軍大部隊在鮑利索夫附近突然出現,並且神速出擊,使過高估計了法軍力量的奇恰戈夫部隊倉惶撤至別列季納河右岸。 鮑利索夫失守,為拿破崙造成了渡過別列季納河突圍的機會。烏迪諾元帥奉命扼守鮑利索夫,同時調來工兵在城北斯圖焦恩卡村附近搶修兩座橋樑。11月28日,拿破崙率近衛軍抵達鮑利索夫。 法軍為了麻痹奇恰戈夫,進行了假轉移,部隊攜帶輜重和器材向鮑利索夫下游烏霍洛得前進。 拿破崙密切注視著第3集團軍的動向。使他坐立不安的是,他的行動是否能造成奇恰戈夫的錯覺?奇恰戈夫能否識破法軍向南進發只是一種佯動?自己的部隊是留在鮑利索夫,還是向烏霍洛得開進?這是一個決定他「大軍」殘部生死存亡的大問題。 兩軍在鮑利索夫整整對峙3天后,奇恰戈夫於11月25日率主力部隊向位於鮑利索夫以南25公里的紮施凱維奇進軍,只派恰普利茨將軍指揮的少部分兵力留守鮑利索夫。駐守斯圖焦恩卡的只有科爾尼洛夫將軍指揮的兩個步兵團和三個哥薩克團。這使得拿破崙喜出望外。 奇恰戈夫的錯誤使法軍的處境得到改善,別列季納河上的兩座橋建成後,法軍開始渡河。很快,俄軍的幾支部隊幾乎同時趕到別列季納河,在河西岸同法軍展開激戰。這時,奇恰戈夫的部隊也已返回鮑利索夫。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