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庫圖佐夫 | 上頁 下頁
二三


  拿破崙離開德累斯頓趕赴涅曼河畔。河對岸就是幅員遼闊的俄國。

  1812年6月23日,拿破崙未經宣戰就命令軍隊渡過涅曼河侵入了俄國。

  3.宮廷歌舞昇平法爾計劃失誤

  當拿破崙積極準備發動入侵時,毫無準備的沙皇卻正熱衷於籌備閱兵式,排練教堂祈禱儀式和出席舞會。

  1812年6月23日晚上,當法軍正在渡過涅曼河侵入俄國時,貝尼格森男爵正在為沙皇舉行舞會。他此舉純粹是為了討沙皇的歡心;同時,也是由於預見到俄軍將要撤退,想乘維爾諾陷落前,把自己在那裡的領地賣給沙皇。他們在舞會上成交了,沙皇同意付給他1.2萬金盧布。

  戰爭一開始,在俄國西部邊境的主要戰場上,法軍投入的兵力為41.2萬人,與之對陣的俄軍第1集團軍和第2集團軍總共只有16.6萬人。由於法軍在數量上占明顯優勢,俄軍迎戰處於不利地位。

  第1集團軍總司令巴克萊·德·托利,按族系來說是蘇格蘭人。他是一位貧窮的俄國中尉的兒子,自幼就在俄軍中服役,戎馬生涯長達二十多年。他和像貝尼格森那樣想在俄國發大財的外國人不同,他把一生都獻給了俄國。他參加過許多著名戰役,後來因在普魯士作戰身負重傷,才不得不離開軍隊。1809年他重返軍隊,在芬蘭指揮部隊參加了對瑞典的戰爭。1812年戰爭爆發前夕,他任俄國陸軍大臣時,曾主持編輯出版了《大軍團作戰指揮要點》一書,對改進軍隊指揮工作起了巨大的作用。

  「樸素、倔強、堅毅」是人們對他的評價。

  第2集團軍總司令巴格拉季昂身材矮小,消瘦,動作十分靈活,有一副東方式含蓄的無表情的面孔。他作戰沉著、勇敢,對士兵和藹可親。在蘇沃洛夫和庫圖佐夫的指揮下,從1788年起,他同波蘭人、土耳其人、瑞典人和法國人作過戰,他總是首先投入戰鬥,最後撤離戰場。一生中有30年是在軍隊中度過的。

  俄軍雖然有許多像巴克萊、巴格拉季昂這樣軍事素質高、戰鬥經驗豐富的優秀指揮官,但是亞歷山大一世及其無能的侍從們所制訂的作戰計劃,卻使兩個集團軍面臨著被各個擊破的危險。難怪人們斥責這個計劃為「瘋子計劃」或「叛徒計劃」。

  俄軍的作戰計劃是沙皇的軍事顧問普魯士將軍法爾男爵制訂的。由於法爾長期以來閉目塞聽、世事不問,惟一的嗜好就是死鑽軍事學術。因此他常常有一些嚴重脫離實際的奇異想法,對於現代戰爭他只是有些教條的瞭解。

  根據法爾的計劃,俄國軍隊被一分為二:第1集團軍部署在維爾諾地區寬達200公里的正面上;第2集團軍部署在沃爾科維斯克地區寬達100公里的正面上。計劃要求:第1集團軍如遇法軍進攻堅持不住,應向德裡薩河的設防陣地退卻;第2集團軍則應從翼側和後方向法軍進攻。

  法爾沒有考慮到,拿破崙擁有幾十萬大軍,完全可以集中優勢兵力同時攻擊俄軍兩個集團軍,或利用它們彼此分離的狀態予以分別殲滅。

  亞歷山大和法爾應對這種嚴重局面負主要責任。在沙皇周圍聚集了一群國難當頭還在鑽營的人,他們在制定作戰計劃,提出進攻、撤退或是防禦,但土軍首先想到的是個人升官發財。同時,他們還非常大意,許多軍事機密被法國間諜竊取,並源源不斷地彙報給拿破崙。

  按規定,沙皇一旦親臨現場,就應由沙皇親自統率武裝力量。然而沙皇卻狡黠地宣佈他「將隨軍行動」,這種說法可以隨便怎樣解釋。其實,亞歷山大一世只是在名義上保留了巴克萊的總司令職務,而實際上由他親自指揮。這樣一來,軍隊既要接受巴克萊的指揮,又要接受亞歷山大一世和他的侍從將軍們越過總司令的指揮,而這兩個司令部又相距甚遠,因此,由於指揮方面出現了混亂,軍隊處於極端困難的境地。

  拿破崙利用法爾計劃的錯誤和沙皇瞎指揮所造成的混亂,以主力佔領了維爾諾,法軍出現在第2集團軍的翼側;接著派博加爾涅軍切斷了俄軍兩個軍團之間的聯繫,又派達武軍和自己的弟弟熱羅姆部進攻巴格拉季昂。

  數日來,巴格拉季昂未接到任何命令,也不知道第1集團軍的情況。後來,他接到增援普拉托夫的命令。根據作戰計劃,普拉托夫應攻擊進攻第1集團軍的法軍。兩天后,巴格拉季昂又接到新的命令:撤退,與第1集團軍會合。在戰爭的頭幾天,巴格拉季昂就這樣被弄得暈頭轉向。

  巴格拉季昂本可以經明斯克與第1集團軍會合,但是沙皇關於撤退的命令不僅遲遲才到,而且要求經維列依卡退下來去與第1集團軍會合。這就是說,讓他在正在發動攻勢的法軍面前實施機動,而這樣是非常困難、非常危險的。

  巴格拉季昂率部向維列依卡進發,經過5天連續行軍150公里後渡過涅曼河。過河後巴格拉季昂即獲悉熱羅姆的前衛部隊已佔領了他的後方;博加爾涅軍正從左翼向自己逼進;而達武軍已佔領了沃洛任,通往維列依卡的道路已被切斷。

  次日,巴格拉季昂回過頭來再渡涅曼河,然後向明斯克進發。但明斯克已被達武佔領。這時,他接到亞歷山大一世要他進攻明斯克的命令。他沒有執行這個命令,因為他知道,不能在面臨被優勢敵人包圍的危險情況下投入戰鬥。他大膽地對沙皇的命令表示了異議:「如執行命令向新格魯多克方向前進,則我不僅不能經明斯克與第1集團軍會合,反而會使我面臨失去全部輜重、無法取得食品補給和完全斷絕與第1集團軍聯繫的危險。」

  巴克萊的第1集團軍經歷許多周折後,終於按計劃撤到德裡薩河設防陣地。這時,沙皇才認識到,第1集團軍要是留在那裡是十分危險的。戰爭初期的嚴酷現實否定了法爾制定的作戰計劃,而新的作戰計劃又未制訂出來。這時敵人步步緊逼,俄軍面臨著比奧斯特利茨更可怕的危險。這就是沙皇「親自指揮」的結果。沙皇的弟弟康士坦丁懇求沙皇趕快設法與法國締結和約,而沙皇身邊的有識之士則勸他「為了挽救俄國」而離開軍隊。沙皇採納了後一種意見。

  當時兩個集團軍的出路只有後撤並儘快聯合起來抗擊法軍。恩格斯後來指出:「俄軍的撤退在當時不是自由選擇,而是絕對必要的問題。」

  俄軍兩個集團軍在極端困難的條件下各自為戰,憑著兩位總司令多年豐富的作戰經驗,機動靈活地與敵人迂回,甚至在大踏步後退時,還進行了多次後衛戰,取得了一些勝利,達到了襲擾敵人,減緩敵人推進速度的作用。因此,拿破崙未能將俄軍兩個集團軍各個擊破。

  經過38天的艱難長途跋涉,俄軍邊戰邊退,行程達六百多公里,於8月3日,兩個集團軍在斯摩棱斯克會師了,總兵力還剩約為十二萬多人。拿破崙曾預言它們不可能會合,然而他失算了。

  在俄軍撤退的同時,拿破崙在俄國土地上佔領了一個城市又一個城市,戰火從一個省燒到另一個省。

  拿破崙的戰略方針之一,就是靠搜刮戰敗國的人民的財物來供養自己的軍隊,因此他的軍隊可以不依賴基地,自由而迅速地機動於遼闊的戰場上,法國人說過:「敵人就是禾捆,總打總能出糧食。」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