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庫圖佐夫 | 上頁 下頁 |
一四 |
|
拿破崙派出奸細到處打探聯軍的意圖,日夜監視它的動向,因而對其計劃了如指掌,知道戰鬥將於12月2日打響。 奧斯特利茨西南有一片由湖泊和河溝組成的河網地帶,它與利塔瓦河相連,形成許多條狹窄的小路。普拉嶺高地位於戰場的中央,它對戰局有重要影響。 拿破崙對手下的元帥們說:「如果僅僅是為了阻止敵人前進,那就應該佔領普拉嶺高地,不過那將是一場普通的交戰……」 拿破崙追求的不是「普通的」交戰,他要進行徹底粉碎聯軍的決戰,如果他自己損兵折將,就會陷入更加困難的境地。面對元帥們的顧慮,拿破崙回答說:「讓戰鬥來決定一切吧!」 此時法軍的總兵力為7.5萬人。為了粉碎聯軍,拿破崙撤去了右翼大部分兵力,只保留5000人。他知道,聯軍為切斷他與維也納的聯繫,會在那裡實施主要突擊,他要求留守在那裡的士兵戰鬥到最後一人。他之所以敢這樣做,是因有得力的達武元帥防守這個地段;這個陣地有河流、湖泊等天然屏障,而且工事堅固並得到炮兵的掩護;最主要的是因為這裡至維也納的交通線已不起任何作用。拿破崙事先把一切都預見到了,新的交通線已建立起來。左翼也只留下1.2萬人的兵力,由拉納元帥指揮,負責掩護布呂恩方向。 但是,在中央普拉嶺高地對面寬2.5~3公里的正面上,卻集中了5萬人的兵力。拿破崙的意圖十分明確:實施中央突擊,將俄奧聯軍分割為孤立的兩部分,然後迂回到聯軍的側翼和後方,將其各個殲滅。 拿破崙對元帥們說:「俄軍若離開普拉嶺高地向右翼迂回,那它就註定要戰敗了。」 這是因為,俄軍如進入水網帶集中力量攻擊法軍的側翼,將使自己的中央和一翼暴露無遺。 惟一使拿破崙感到不安的,就是戰鬥力很強的俄國士兵,在後衛戰中,他們的白刃衝擊曾使法軍付出了慘重的代價。他要求部隊在衝鋒時,要排成「既能充分發揮火力優勢,又能對付敵人密集縱隊」的特殊戰鬥隊形。 當一切安排就緒後,拿破崙親自巡視了部隊,他為慶賀自己加冕一周年而向士兵發佈了作戰命令。法國士兵相信自己的統帥,相信勝利,並為奪取勝利做好了準備。 這樣,拿破崙就在困難的條件下,找出了聯軍策略上的失誤,隱蔽了自己的意圖,充分做好了交戰的準備。 亞歷山大一世從小就在他父親保羅一世的身旁,深受普魯士思想的薰陶,是「保羅一世治軍方法」的繼承人,奧地利將軍維依洛特爾比庫圖佐夫更中沙皇的意,庫圖佐夫只是個掛名的總司令,指揮權實際掌握在維依洛特爾的手中。然而,無論是維依洛特爾,還是奧地利的其他將軍,都不能占勝拿破崙。他們是腓特烈二世軍事制度的繼承人,是已經成為歷史陳跡的普魯士—奧地利軍事思想的典型代表。他們戎馬一生,卻充滿了戰敗、被殲和損兵折將的記錄。 從奧軍在烏耳姆的慘敗已經可以看到,在普魯士—奧地利的作戰體制下,不允許官兵有絲毫的創造性,任何人都不得偏離在辦公室裡制訂的作戰方案。信奉這個體制的人不僅僅葬送了無數的官兵,最後還導致了普魯士國家的徹底崩潰。 維依洛特爾「忽生一念」,要切斷拿破崙與維也納的聯繫,提出了向法軍右翼迂回的作戰方案,這個方案的致命傷是聯軍離開了對作戰有利的普拉嶺高地,從而把側翼暴露在敵人突擊的矛頭之下。 主觀臆斷是維依洛特爾的突出特點,他制訂作戰方案不是根據敵情和其他實際情況,他從不研究實際情況,也不偵察敵情,而是按其作戰意圖來推斷情況,維依洛特爾根據自己的偏執之見,寫出了關於奧斯特利茨交戰的書面命令。亞歷山大和奧皇弗蘭茨立即批准了這個書面命令。 維依洛特爾拿著兩位皇帝批准的書面命令來到了庫圖佐夫的司令部,主持召開軍事會議,囉囉嗦嗦地宣讀了這份命令。然後,他宣稱,一切都在預料之中,拿破崙必定要在這裡滅亡,更何況,奧軍曾在此地舉行過軍事演習。奧地利伯爵布勃納提醒維依洛特爾,「不要重犯去年演習時犯過的錯誤,不要像當時那樣被困在這個地方」。維依洛特爾不以為然地回答說:「預料不會那樣。」 大多數與會者都清楚,這份命令是根本行不通的,但是,因為這份命令皇帝已經批准了,再說馬上就要開戰了,重新制訂已是不可能的了,所以大家都不說什麼。 在宣讀命令的時候,庫圖佐夫一言不發,漠然置之。最後,他建議大家在戰前好好睡一覺。 他為什麼在軍事會議上沉默不語呢?要知道,他比聯軍中的任何人都更清楚當時的形勢。 是的,庫圖佐夫是軟弱的。他無力與兩位皇帝和他們的親信抗爭。但是,這種軟弱不是因為他自私和虛偽,這是他的人生悲劇所在。 看到沙皇危害國家和軍隊都無力制止,這是俄國所有進步人士的悲劇,也是偉大統帥蘇沃洛夫的悲劇。有人說,庫圖佐夫把指揮權讓給奧地利人是他情願的,聯軍失敗的原因和他的罪責就在於此。他們說,蘇沃洛夫就不聽沙皇保羅一世和奧地利皇帝的話。六年前,蘇沃洛夫任俄奧聯軍總司令時,他不僅不服從,而且還戲弄奧軍總司令的愚蠢命令,毫不留情地辱駡他手下笨拙的奧地利將軍。他先是拒絕奧軍總司令的命令,然後就向沙皇報怨。他被奧地利人的干擾弄得精疲力盡,發出這樣的哀歎:「看在主的面上,不要再妨礙我了……」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