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科爾 | 上頁 下頁 |
二九 |
|
第二十章 深沉的萊茵河 1945年7月17日至8月3日,蘇、美、英三個反法西斯國家首腦在柏林附近的波茨坦舉行了戰後的第一次會晤,發表了「波茨坦協議」。 在波茨坦會議中,三國不僅僅在關於中國是否與會的問題上發生了分歧,像波蘭西部的邊界問題、保持德國的「統一」等問題也是各持己見。在這種情況下,美國提出把三國所討論的問題整理成一個會議紀要。於是,1945年8月3日著名的「波茨坦協議」就這麼問世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波茨坦協議中沒有任何分割、肢解德國的條例,反而表示在佔領期內佔領國負責共同維護德國的統一。 事實上蘇、美、英三國根本不想保持德國的統一、完整,而是按照各自的意圖一步步地、有條不紊地肢解這個國家。 一陣冷風吹來,萊茵河的水似乎一下子變得更加迅猛了。科爾望著綠瀅瀅的河水,心潮澎湃,思緒一下子從歷史回到了現實。他站在河邊喃喃自語道:「在那一段日子裡,德國人實在太難了。在這之前他們曾給人類帶來無窮的痛苦和災難,也許,這就是歷史對這個民族的懲誡吧。」想到這裡,他的眼中泛出一層薄薄的惆悵。在戰爭結束時,科爾還只有15歲,但這個年齡已是足夠讓他看懂人間的冷暖了。那個時候,成百萬的德國人被佔領國從「新波蘭」的領土上驅逐出來,人們流離失所,而蘇占區內蘇聯人則大刀闊斧地推動土地改革,人們不得不用錢去購買自己的土地,除此之外,還有疾病、饑餓、房荒…… 萊茵河是這一切的見證人,也許,只有它才能給予歷史公正的評價。人們沒有忘記,戰爭一結束,以蘇聯為首的東方和以美國為首的西方陣線很快明朗了。科爾站在萊茵河岸,傾聽著萊茵河水滔滔的訴說…… 1946年3月15日,丘吉爾在美國富爾頓發表演說,號召所有西方國家「共同承擔抵制蘇聯擴張的責任」,從此之後,東西方冷戰就宣佈開始了。 同年6月30日,蘇聯軍管會對蘇占區實行全面封鎖,禁止蘇占區內的德國人同西區的德國人自由來往。這樣,兩個德國的邊界就逐步形成了…… 1947年1月1日,美英成立聯合佔領區,1948年6月20日,美英法宣佈合併。與此同時,三國實行貨幣改革,發行新貨幣德意志馬克(簡稱西馬克),致使德國首先從經濟上分裂了。 同年6月23日,蘇占區推行貨幣改革,發行新的貨幣馬克(稱東馬克),並決定將東馬克作為整個柏林的惟一貨幣。西方三國拒絕接受,同一天將西馬克引進西柏林。 11月30日,東柏林成立市政府,單方面宣佈解散原來統一的柏林市議會和市政府。 5天之後(12月5日),西柏林選舉市議會並成立市政府。從此,柏林遂告分裂,形成一城兩制的奇特現象。 隨著時間的推移,西占區和蘇占區裂痕日趨明顯:一方在資本主義思想的駕馭之下;一方則受到共產主義意識形態的領導。終於,當歷史走到1949年5月的時候,一場不可避免的分裂到來了——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德意志民主共和國作為同一個德意志民族的兩個不同經濟、政治的國體出現在世界版圖上。 1948年4月20日至6月1日,美國、英國、法國、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六國在倫敦舉行高級會晤,決定在西占區成立制憲會議。1949年5月8日,通過了《基本法》(西占區臨時憲法),5月23日,西德制憲會議宣佈:《基本法》正式生效,德意志聯邦共和國成立。同年9月15日,73歲的康拉德·阿登納當選為第一任聯邦總理。 1949年5月30日,民德人民代表大會通過「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憲法」草案。10月7日該草案生效,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成立。任命奧托·格羅提渥為總理。10月11日,威廉·皮克當選為民德總統。此後到1990年10月3日,西德與民德——同一個民族、兩個不同的國家的人民咫尺天涯,整整40餘載。科爾凝視著深沉的萊茵河水,心底只有一個念頭:德意志民族不能長久分離,德國一定要統一! 第二十一章 本是同根生 這裡的夜絢爛而嫵媚,萬家燈火,爭奇鬥豔,大街上的車燈匯成一條川流不息的五彩的河流。沿街的酒家、快餐館、金融大廈、夜總會、美容院……旋轉著各式各樣的霓虹燈,將城市的夜空裝點得分外妖嬈。這是1982年的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的首都波恩。 時針指向了23:00點,但是,聯邦總理府的燈還沒有熄。赫爾穆特·科爾坐在辦公室前把一本《德意志史》打開又合上,合上又打開。一隻煙斗擱在煙灰缸上早已滅了多時。 作為一個政治家,科爾喜歡從歷史的角度來剖析問題,研究其內在的實質。他明白,如果要實現兩德統一的話,必須奉行前總理施密特的「雙軌政策」,即一種既發展東方關係,又堅持立足西方的外交政策。二戰結束後,特別是1955年5月西德加入了北約,民德加入了華約,從此歐洲就分裂成東西兩大對立的陣營,而兩德則處在東西「冷戰」對峙的前哨陣地。 在西德、民德建國初期,兩國都曾把恢復國家、民族的統一作為最高目標。西德在臨時憲法《基本法》序言中寫道:「全體德國人民仍然要求在自由自決情況下實現德國的統一和自由。」早在1950年11月,民德政府也致函西德政府,希望由兩德代表對等組成全德制憲委員會,成立全德臨時政府,然後再舉行全德自由選舉。但是,1955年兩德分別加入兩大軍事集團之後,兩德統一也就遙遙無期了。 在70年代之前,西德認為,民德政府不是通過自由選舉產生的,是在沒有反對黨參加的情況下組建的,因此「不合法,沒有資格代表人民」,只有聯邦共和國才是「德國人民的惟一合法代表」。在外交政策上,西德政府推行旨在孤立民德的「哈爾斯坦主義」(哈爾斯坦是西德外交部國務秘書),拒絕與民德建交的國家往來。例如,1957年曾與南斯拉夫斷交;1963年又因此與古巴斷交。 從60年代開始,由於蘇聯在兩德統一的問題上態度慢慢冷卻,加之兩個德國在各方面的分歧加大,致使民德漸漸地打消了統一念頭,開始強調兩德共存。1961年8月13日(星期日),民德政府在對形勢作出冷靜的分析後,僅僅幾小時的時間就築起了一道全長166公里的柏林牆。1974年9月27日東德人民議院通過憲法修正案全部刪去了有關德意志民族和德國統一的提法。昂納克強調指出,「兩個民族」之間的矛盾是「不可調和的」。 儘管民德態度異常決絕,但是西德可不這麼想。1969年社民黨大選獲勝,勃蘭特政府執政之後,大刀闊斧地刪去「並不符合德意志民族的利益」的做法,在處理與民德關係方面,一筆勾銷「哈爾斯坦主義」,承認民德是一個「擁有主權的國家」,並在1972年12月同民德簽訂了「關係基礎條約」,相互承認,互設常駐代表處。從此以後,兩德之間的來往不斷增多,範圍涉及經濟、文化、科技、交通、郵電、衛生、環境等領域。為了維繫、遞進民族感情,從80年代起,西德平均每年向民德提供的各種形式、各種名義的款項就達20多億西馬克。 科爾執政之後,在促進兩德統一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他在1982年10月13日的政府聲明中中肯地說道,德意志人的國家是破裂了,但是德意志民族仍然存在,並將繼續發展下去。他的政府「將竭盡全力在和平與自由中爭取並完成德國統一」。柏林牆、鐵絲網和射擊命令絕對不能阻止德意志民族感情的發展。人道和理智最終將拒絕這些東西,將其搗翻,使德意志人在沒有死亡危險的情況下自由地從這個德國到另一個德國去。 1982年10月5日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國務委員會主席、總書記昂納克致信科爾。科爾在10月26日覆信昂納克說,蘇聯為了同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抗衡。將在民主德國和捷克斯洛伐克部署新導彈,這將嚴重威脅歐洲的和平與穩定。當初美蘇兩國決定在日內瓦進行的歐洲導彈談判,其目的就是為了維護、穩定東西軍事力量的均勢。蘇聯為了施加其政治影響,居然破壞這一均勢,它應該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作為民德領袖的昂納克應該從民族、國家的利益出發,不遺餘力地避免這一次「軍備升級」,並且盡可能地施加影響,使蘇聯在民德的土地上不增加新的導彈部署或者削弱將要部署的導彈。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