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科爾 | 上頁 下頁
二七


  在聯邦議院舉行投票的前五天,在黑森州,根舍最擔心的局面出現了:自民黨的擁護者減少了一半,以至他無權再度進入州議會。基民盟的選票有所減少,而社民黨的選票卻出人意料的好!

  「背叛就是不得好報」,社民黨人歡欣鼓舞,並希望能在10月1日取得理想的成績。

  施密特同自民黨的決裂,受到了社民黨的歡迎。因為社民黨已經無法忍受他們的總理一次又一次地督促聯邦議會黨團的同志同根舍和拉姆斯多夫妥協。這種勉強的作法使許多社民黨人認為寧願放棄執政黨的地位。這一次,施密特回心轉意同根舍決絕,使他們揚眉吐氣,他們決心團結在總理周圍,給他以最大的支持和鼓勵。

  施密特施展著渾身解數爭取那些反對根舍的自民黨人,但是他對10月1日的表決卻不抱幻想。他明白,自民党議員將用足夠的選票確保科爾榮登總理寶座。他坐在總理府辦公室的絲絨沙發椅中,用一種充滿眷戀的目光緩緩地打量著這間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房間。書櫃、雙面掛毯、表現派畫家埃米爾·諾爾德的油畫……這裡的每一樣東西無不是精挑細選,他要求這裡的一切都應服從漢薩那種冷靜務實的風格。只是,他還能在這裡呆上多久呢?

  他合上雙眼,感到一種從未有過的倦怠,幾縷白髮垂落下來,他在問自己是否真的老了?現在他感到最遺憾的是,還有兩項重要的計劃沒有達到:超級大國沒有就歐洲戰略導彈達成協議;歐洲貨幣體系沒有超出它的第一階段。他的繼任者赫爾穆特·科爾能有足夠的能力、經驗完成他的計劃嗎?施特勞斯和他曾經有著同樣的看法,希望科爾領導的最多只是一個「過渡性內閣」,但是,誰又能保證事實會給他們這樣的明證?

  在10月1日的前一天晚上,施密特召見了外交使節。他用含蓄的語言說,在這個國家的內政形勢發生了變動的時刻,把大家請來,是想告訴大家德國人是靠得住的,雖然歷史上曾發生過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後來他談到美國,說他與四位美國總統是「持批判態度的夥伴」。他要求停止軍備競賽,並重申如果將來的日內瓦談判沒有結果,他仍然主張在德國部署美國導彈。接著,他提到了同法國、波蘭的友誼以及自己對歐洲文化的信念。

  他的講話像一個政治遺囑,所有的大使都明白,施密特總理是在向他的政治生涯告別。許多人被這種氣氛感動了,美國大使阿瑟·伯恩斯雙眼泛起了晶瑩的淚花。雖然施密特總理不得不提前離開總理府,但是他的政治天才和藝術家的性格、氣質並沒有因此抹煞。

  終於,10月1日(星期五),在人們的期待中到來了。下午3點10分,聯邦議院主席夏德·施蒂克倫宣佈了「建議性不信任表決」的結果:赫爾穆特·科爾以下院497名議員中的256票擊敗了現任總理施密特。

  施密特坐在社民党議員中間,臉色蒼白,當表決宣佈之後,他全身掠過一陣痙攣。他的政府徹底崩潰了,他的心不由隨著殘酷的現實沉了下去。對此他雖然早有心理準備,可是,他仍感到一種從未有過的昏眩。這時候,他看上去不像是一位曾經吒叱風雲的領袖,而是一位倦怠的、風燭殘年的老人。但是,他仍然是那個施密特!他站起身,挺直脊背,闊步走到基民盟的議席那裡,微笑著向新當選的總理科爾伸出了手。

  聯邦德國總統卡斯滕斯在他的別墅哈默爾施密特官邸舉行任命儀式。科爾舉起右手,神情凝重,他莊嚴宣誓:「我宣誓,我要致力於德國人民的福利,增進他們的利益,保護他們的利益不受損害,捍衛聯邦的憲法和法律,認真地完成我的職責和對一切人主持正義。上帝保佑我。」

  宣誓完畢,這位身著禮服、儀錶堂堂,52歲的赫爾穆特·科爾總理,帶著迷人的微笑走入聯邦議院。他說,他作為基督教民主聯盟的總理,將奉行康拉德·阿登納、路德維希·艾哈德和格奧爾格·基辛格所主張的政治方針。他將像他的基督教民主聯盟的前任者們那樣,推行「中間道路政治」。他說,他將努力促進商業貿易,控制失業現象,恢復西德人民的自信心。他指出,他的最重要的任務和使命就是恢復西德人民對他們的國家和政府的信任。他保證將在明年3月6日舉行大選。

  赫爾穆特·科爾濃厚的法爾茨方言在大廳中回蕩,這時他已經作為聯邦德國總理載入史冊。舉國上下都將期待的目光投在他的身上。人們在思考這樣一個問題:赫爾穆特·科爾——德意志聯邦共和國最年輕的總理,他是否有能力和魄力,引導著自己的政府和國家進入一個嶄新的、美好的未來?

  第十九章 女性的魅力

  科爾上臺的時候正趕上德國第三次經濟危機。從1980年第二季度開始,德國的經濟漸入困境,到1982年7月,聯邦德國工業衰退到1978年以來的最低水平,國民生產總值增長率為零。德國的經濟在風雨中飄搖,失業現象比戰後重建時期更為嚴重,據調查數據表明:1982年上半年失業人數為170萬,到了冬季,失業者可能增至250萬。

  1982年10月13日,科爾在聯邦議院發表政府聲明指出:在世界經濟浪潮的衝擊下,過去幾年中就毀掉了50萬個工作崗位。不僅如此,今年的情況更加嚴峻,預計有15000家甚至更多的企業不得不宣佈破產,失業者中僅青年就將近20萬人。

  聯邦德國在低谷中呻吟,他們面臨的不僅僅是經濟和財政危機,而且還要面對精神和政治上的危機。這時,國家財政岌岌可危,1982年底聯邦政府的債務將突破3000億馬克的赤字;聯邦、各州、市和郵政部門的總債額將達到7000億馬克。國家部門的債務每天都以2億馬克以上的數字遞增……

  在這種每況愈下的氛圍中,人們惶惶如驚弓之鳥。他們害怕失去工作,擔心軍備競賽,惟恐這個國家一蹶不振。許多年輕人擔心前途,不知道明天等待他們的會是什麼?有些人則茫然不知所措,沉溺在不切實際的幻想或回憶之中。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