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高爾基 | 上頁 下頁 |
一三 |
|
1901年,他接受了下諾夫戈羅德—索爾莫沃委員會的委託,去彼得堡購置一台給索爾莫沃工人印傳單的油印機。這件事被警察獲悉了。 1901年3月4日,在彼得堡喀山教堂廣場上舉行了大規模的示威遊行。這是為反對《暫行條例》而舉行的示威遊行。政府對參加者進行了大屠殺。高爾基親眼目睹了這場血腥鎮壓,他立即在一些作家和社會活動家聯名寫的《控訴政府抗議書》上簽了名,並親自寫了一份《駁政府報道》的傳單。 於是,1901年5月,高爾基再一次被捕入獄。 70歲高齡的列夫·托爾斯泰和高爾基的妻子彼什科娃等人多方奔走,要求釋放高爾基。這時,高爾基肺病又加重了,當局只好把高爾基釋放出獄,在家軟禁。 為了「防止和根除其犯罪活動」,沙皇政府想出了一個罕見措施——在高爾基的寓所廚房裡,他們派了一個警察;在過道裡,也有一個警察;高爾基只有在其中一個警察的監隨下才能上街。 9日,沙皇政府宣佈要將高爾基流放到阿爾紮馬斯。這樣,驚惶不安的沙皇政府沒有經過審訊,就把這位全歐聞名的作家驅逐出他的家鄉。但高爾基的病情嚴重惡化了,所以,警察當局又不得不允許高爾基去克裡米亞養病。 下諾夫戈羅德的人們為高爾基組織了規模盛大的歡送會,這等於是一次在車站上舉行的示威遊行。散發的傳單當中,有一篇高爾基的名篇,這就是《海燕之歌》。 在1901年4月,高爾基寫了一篇《春天的旋律》,講的是一群飛鳥在議論自由,而一隻黃雀這時就向夥伴們唱起了這支《海燕之歌》。愚蠢的檢查官把前半部分給卡掉了,卻通過了《海燕之歌》。 這是一首散文詩,描寫了在暴風雨來臨之前的情景,刻畫了海燕矯健、勇猛、勝利的身姿。全篇節奏緊湊,激情流瀉。它的一些段落,已為廣大讀者所熟悉: 「在蒼茫的大海上,狂風卷集著烏雲。在烏雲和大海之間,海燕像黑色的閃電,在高傲地飛翔。 一會兒翅膀碰著波浪,一會兒箭一般地直沖向烏雲,它叫喊著,——就在這鳥兒勇敢的叫喊聲中,烏雲聽到了歡樂。 海燕在叫喊著,飛翔著,像黑色的閃色,箭一般地穿過烏雲,翅膀掠起波浪的飛沫。 一堆堆烏雲,像青色的火焰,在無底的大海上燃燒。大海抓住閃電的箭光,把它們熄滅在自己的深淵裡。這些閃電的影子,活像一條條火蛇,在大海裡蜿蜒遊動,一晃就消失了。 暴風雨!暴風雨就要來啦!」 這是勇敢的海燕,在怒吼的大海上,在閃電中間,高傲地飛翔,這是勝利的預言家在叫喊:「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吧!」《海燕之歌》採用了以象徵為主的藝術手法。自然現象都各有它們的社會意義。如烏雲、狂風、雷、閃電是黑暗的反動勢力的象徵;海鷗、海鴨、企鵝象徵著害怕革命的資產階級社會階層;「海燕」在俄文中意思是「暴風雨的報信者」,它象徵著革命鬥爭中湧現出來的無產階級革命戰士。 《海燕之歌》一出版就被高爾基的全部讀者理解為一篇預示革命高漲的宣言,它的浪漫主義激情號召人們進行英勇的、公開的革命鬥爭,所以人們把它印成了傳單。它也受到了各國人民的歡迎。老布爾什維克雅羅斯拉夫斯基曾說:「在我們的文學中,恐怕難以找到一部作品,像高爾基的《海燕》那樣,出版過那麼多的版本。」 1902年,高爾基在克裡米亞養病的時候,發生了一個插曲。科學院選舉高爾基為科學院名譽院士。 警察局氣急敗壞地把這件事上呈沙皇。結果,尼古拉二世認為「此事荒唐之至」,科學院就聲明當選無效。 契訶夫和柯羅連科對這一做法十分憤慨。他們倆向科學院退回了自己的任命證書,以示抗議。科學院事件說明了沙皇對高爾基的聲望是多麼恐懼啊。 到1902年的夏天,高爾基到了流放地阿爾紮馬斯。在這兒,四處佈滿了特務。高爾基在窗外站著警察的情況下,仍然保持了他與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的聯繫,為革命籌集了資金。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