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高爾基 | 上頁 下頁 |
一一 |
|
但《伊則吉爾老婆子》最大藝術成就就在於作品的結構嚴謹,行文優美。 三個故事由敘述者伊則吉爾老婆子連接起來,保持了一致的口述的風格。三個故事實質上都是對生活的意義進行探討,最後,丹柯的故事使主題得到了最深入的揭示。 作品深受民間文學的影響,語言形象而生動,富含想像力,詩歌語言與散文語言交錯出現。故事中不斷地描寫周遭的環境,以自然氛圍的變化來暗示故事內容的變化。 《鷹之歌》是後來高爾基寫的散文《海燕之歌》的姊妹篇。它以對比和象徵的手法刻畫了蛇和鷹的形象,蛇熱愛峽谷裡溫暖、舒適的生活,而鷹追求遼闊的天空,蛇的形象表達了作者對於安於現狀,害怕鬥爭,缺乏理想的小市民的鞭撻,鷹則表達了作者對追求光明、視死如歸的戰鬥精神的讚美。 丹柯和鷹是高爾基創作中最早出現的英雄形象。 在高爾基投身到文藝創作中時,他是從生活中尋找素材的。他總是忘懷不了年輕時在流浪漢中度過的歲月,因此,在他的短篇小說裡,流浪漢成為一個重要的描寫對象,形成了一個「流浪漢」短篇小說系列。這一系列的短篇小說較為著名的有《葉美良·皮裡雅依》、《切爾卡什》、《瑪莉娃》等。 《葉美良·皮裡雅依》的主人公葉美良是個40多歲的流浪漢,過著比狗不如的生活。出於對富人的仇恨,他潛伏在橋頭準備搶劫一個商人。這時,他卻意外地遇到了一位因失戀而想投河自殺的少女。於是,他放棄了原來的打算,滿懷同情去安慰她,幫助她恢復生活的勇氣。 在《切爾卡什》中,高爾基塑造了一個獨立不羈、飽經滄桑的流浪漢切爾卡什。他雇傭破產的青年農民加弗里拉深夜泛舟,盜賣碼頭上的貨物。在緊張的走私生活中,切爾卡什表現得沉著大膽而機智,加弗里拉卻顯得膽小迷信。可是,第二天分錢時,加弗里拉起了貪心,想殺死自己的夥伴,獨吞鉅款。切爾卡什輕蔑地把錢全部擲給了加弗里拉,他覺得自己是一個英雄,覺得自己儘管是一個賊,一個和一切親屬斷絕了關係的流浪漢,卻永遠不會這樣貪婪,這樣下賤。 作者運用對比的手法刻畫了兩個流浪漢迥然不同的性格,揭示了他們複雜的內心世界。作者借描寫切爾卡什對大海的感受來烘托他愛好自由的性格:「他這個小偷卻是喜歡海的。他那激烈的神經質的天性,渴望得到各種印象的天性,喜歡對著這黑沉沉的、無垠的、自由而有力的廣闊空間沉思瞑想,從不感到膩煩。」 同時,作者著重描寫加弗里拉對待金錢的態度,目的是想以此來襯托切爾卡什那種不為金錢所奴役的高貴品質。 《瑪莉娃》中的女主人公瑪莉娃在性格上和切爾卡什很相似。她熱愛大海,嚮往著像海鷗一樣自由自在地生活,竭力保持婦女的尊嚴和人格獨立。她鄙視農民的自私,樂於與流浪漢為伍,放蕩不羈,玩世不恭。但最終仍沒能得到幸福。 流浪漢是舊俄羅斯的畸形產物。他們受盡殘酷壓榨,從肉體到精神都留下了深刻的創傷。他們憎恨不合理制度,蔑視現存秩序,渴望改變生活困境,但又不瞭解受苦難的社會根源,缺乏明確的生活理想,消極悲觀,自暴自棄,他們現實的反抗是自發的,盲目的。他們生活在污濁的環境裡,高爾基通過自己的創作真實反映流浪漢的非人生活,對吃人的資本主義制度發出憤怒控訴和抗議。他一方面同情流浪漢的不幸,肯定他們對於改變現實的合理要求,讚賞他們的精神;另一方面批評他們嚴重的個人主義和無政府思想。高爾基清醒地認識到,流浪漢不是改造社會的革命力量,他們充其量是反抗現實的臨時的英雄。」所以,在小說《切爾卡什》的結尾是切爾卡什頭部負傷,錢也丟了,孤獨地消逝在海港的深夜中。當加弗里拉說他是「一個社會上誰也不需要的人」時,他無言以對。高爾基嚴峻的目光看到了切爾卡什的弱點:他只不過是一個被生活遺棄的人;他只不過有時對社會發洩消極的不滿。 流浪漢系列已顯示出高爾基由浪漫主義轉向現實主義的創作方法。高爾基應用這種主義的創作手法創作的另一個重要的內容是對小市民的批判。在《因為煩悶無聊》這個著名短篇中,高爾基以樸實的藝術手法,敘說了一個令人怵目驚心的故事:一個小火車站的站長和他屬下的職員,因為煩悶無聊,尋求開心,便以惡作劇來嘲弄廚娘阿琳娜的愛情,逼得這位軟弱可憐的女人屈辱難忍,自殺身死。這個來自日常生活的故事,深刻地表達了高爾基生活在小市民當中,對他們自私自利的清醒認識和極端憎恨。 高爾基還寫過以兒童為對象的短篇小說。和契訶夫創作的著名題材的小說相比,它們可以說是不相上下的。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