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甘地 | 上頁 下頁
四八


  3月下旬他一到德裡就公佈了他從英國帶來的丘吉爾戰時政府認為「合理而切實可行的」立法草案,即「克裡普斯草案」。這個草案的內容大致是:

  1.大戰結束後,英國政府將立即採取措施建立印度聯邦,並將給予它自治領地位。

  2.大戰結束後,成立省和土邦代表會議來制定新憲法。

  3.不願加入聯邦的省和土邦,仍可繼續保持與英國現存的關係,或者成立單獨的自治領。

  4.大戰中,各黨派支持政府作戰,所有國際責任由英國政府負責。

  克裡普斯到達德裡的第三天,約見國大党領袖阿薩德。阿薩德認為這個問題太重大了,自己不便表態,要在黨內進行討論。

  克裡普斯的確很聰明,他覺得雖然甘地已不再處在國大党領袖位置之上,但是他的態度和意見至關重要,具有比任何人都重要的影響力。因此,他請求與甘地面談。

  一見面,甘地就一針見血地指出,他的這份草案是「破產銀行的一張過時支票,假如你的草案就是這麼一些老生常談的東西,那麼你還不如今天就搭下一班飛機回去」。

  僅有的一次見面不歡而散。聖雄對克裡普斯的出使非常失望。

  接著國大党在黨內充分討論了克裡普斯草案,同樣感到大失所望,並通知克裡普斯,這份草案沒有人會接受。

  這是一次註定要失敗的使命。因為英國缺乏誠意,又不肯作出重大的讓步。克裡普斯同樣也被英國政府糊弄了。

  1942年4月13日。星期一。

  這天正是甘地的靜默日。在靜默之中,上帝給他的「心靈之光」突然使他產生了靈感,啟發了這位聖雄考慮多日的問題。這個啟示的成果歸納成一句話,就是「退出印度」。

  這句話後來成為一場新的反英運動的口號,同時也給甘地帶來一場災難。

  這一天,他顧不得許多禁忌了。他操起筆,給尼赫魯寫了一封信,信中說:「我認為,退出印度,這是我對英國的最終看法,這個看法將不會改變;要取得戰爭勝利,惟一途徑只有非暴力,這個看法我也不會改變。」接著他又會見了英國記者路易·費舍爾,將這封信的內容重複一遍以後接著說,英國人必須立即放棄印度的統治。「他們必須把印度交給上帝,或者使它處於無政府狀態」。

  甘地暗中盤算,如果英國人撤離印度,那麼日本人就沒有任何理由再進攻該國了。

  這時的甘地似乎與英國記者談得有些興奮了,他脫口朗誦了泰戈爾的一首詩:

  別讓我為免遭危難而祈禱,而讓我無所畏懼地面對危難。

  別讓我止息痛苦而懇求,而讓我能有一顆征服痛苦的心。

  別讓我在生命的戰場尋找盟友,而讓我竭盡全力地奮鬥。

  別讓我在焦慮恐懼中渴望拯救,而我讓希求耐心來贏得自由。

  答應我吧,別讓我成為懦夫,只在成功之時感知到你的恩典;而讓我在失敗之時發覺你雙手的握力。

  甘地雖然被免除了領導國大党的職務,但是他實際上作為籠罩一切的精神領袖的地位,是永遠不能有形地改變的。國大黨仍然少不了他。正如尼赫魯早在十年前說的:「甘地是印度最典型的代表,他表現了這個受難古老國家的真正精神,他本人幾乎就是印度,他自身的缺點也正是印度的缺點。對他的輕視不能看作是對他個人的事情,而是對這個國家的侮辱。」當甘地提出「退出印度」這一重大主張後,國大党領導再次登門拜訪這位已過古稀之年的聖雄。請求他為準備即將召開的國大黨工作委員會議起草一份英國「退出印度」的決議。甘地欣然接受。這位倔強的老人,只要不違背他所定的原則,什麼事都好商量。他多次與國大党領袖發生分歧,但他卻從不因為這些分歧而排除新的統一,對國大黨,他總是有求必應。而國大党的領袖們,也從來沒有因為甘地的古怪與固執降低他的威望和對他的崇敬。

  關於這一點,連當時僅只24歲的英迪拉都十分清楚。記得1941年3月,她在歐洲生活六年之後回國,剛在孟買登岸,她就收到甘地的電報,要她去看他,這時恰恰又接到了父親來信說十分想念,儘快見面。但是英迪拉卻仍然趕到偏僻的西迦昂拜見半裸的聖雄。

  她在後來的自述中這樣寫道:「他還是我熟悉的老樣子,沒有什麼變化。」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