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甘地 | 上頁 下頁 |
二四 |
|
甘地告訴他們,委員會的成立是為了解救他們的痛苦,但他們最好不要每天到委員會辦公的地方集會。如要訴冤,去找他的助手申述。農民們這才一顆石頭落了地。委員會在甘地精神的感動下,擬出了一個偏向佃農的調查報告。 後來一位委員會成員說,甘地總是那麼精力充沛地對待調查,總是滿懷信心地為堅持自己的觀點力爭,總是毫無偏見地對待對手,真是難得。 在回憶此事的時候,甘地總想起他在三巴朗被傳訊到法庭時發表的聲明,聲明中他曾這樣說:「我到這裡來的動機,是要為人道和國家服務。我並非不尊重合法的當局,而是服從我們生活中更高的法則,那就是良心的呼喚。」 存在將近一年的「三卡塔」制度終於被廢止了。一向遭受壓迫的農民現在多少可以抬頭了。甘地本想在這裡久住一段時間,多為農民作些建設性工作,多開設一些學校。但是正如他自己說的,上帝不允許他作出這樣的安排,新的任務在等待著他。 三巴朗鬥爭,實際上是甘地在印度所領導的第一次群眾性鬥爭。這次鬥爭是直接針對歐洲種植者所進行的。 當時,國大黨最為活躍的是三位人物,他們是提拉克、貝桑特夫人和甘地。提拉克以雄辯的口才到處旅行演講宣傳自治運動;貝桑特夫人則以她創辦的《新印度報》、《公益報》等陣地,宣傳自治運動;甘地則以真誠的感情和不屈的意志在三巴朗從事非暴力抵抗的實踐。不過,國大黨的這幾位領導人物只有甘地最能與廣大農民保持聯繫,同時為人民群眾所熟悉和瞭解。 年內,英國印度殖民大臣張伯倫被撤職,由孟達古接任。國大黨當即決定,委派一個代表團向總督詹姆士和印度殖民大臣孟達古請願,要求支持國大党與穆斯林聯盟先前提出的改革方案。甘地被選為代表團成員,該團成員還有提拉克、真納、老尼赫魯(莫提拉爾·尼赫魯)等。甘地沒有參加這個改革方案的起草,但他仍然十分認真地為改革方案作宣傳。在他的努力下,古遮拉特數千人聯名簽字呈遞請願書。 不久,國大党古遮拉特政治會議在多德拉舉行。甘地當選會議主席。甘地當即宣佈,每次會議必須進行例行通過效忠決議的做法取消。甘地說:「這樣的事情沒有任何意義。誰要責問,就說是我甘地的意見。」 甘地無論在什麼地方,從事什麼活動,無不惦念著他的真理學院。可是在這年的夏天,真理學院卻遇到了新的困境。原來,真理學院附近的一個小村子突然發生了瘟疫,情況十分嚴重,如有不慎,便會波及真理學院,孩子們的家長整天為此提心吊膽。甘地開始想通過加強衛生工作來防止瘟疫的侵入,但是小環境再乾淨,大環境不行還是等於零。於是甘地決定搬遷。校址選擇在沙巴瑪迭河畔。這裡既沒有房屋,也沒有樹木,有的只是一片荒野和毒蛇。開始先搭帳篷居住,搭成一個鐵皮廚房,生活異常艱苦。而且隔這裡不遠處就是一座監獄。甘地不無幽默地告訴大家:「舉行非暴力抵抗的人進監獄是十分正常的命運,經常看到監獄也不無意義。」這個時期,真理學院成員已發展到40多名,男女老少同舟共濟,同吃大鍋飯。 甘地望著那看不到城市、看不到村莊的荒坡,想:總有一天,我們會有自己的土地。 這裡還需要交待的是,當甘地離開三巴朗不久的時候,他在那裡辦起來的六個村子的學校一個接一個地關閉了。甘地瞭解這一情況之後,深為痛心。 鄉村建設性工作的基礎原來就這麼脆弱。 第九章 絕食相爭 現在,甘地要集中精力著手處理阿赫梅達巴紡織廠的勞資糾紛了。 糾紛的起因是由於廠主要削減工人的工資。工人與老闆之間的爭執異常激烈。工廠老闆不肯作出任何讓步,工人們只有採取罷工的辦法進行抗爭。 甘地一接觸這裡的情況,感到有些微妙。老闆曾經與他是關係非常好的朋友。而且他也曾經資助過真理學院。但是甘地又感到工人們的要求是合理的。他又想採用私下裡運用法律形式仲裁的方法解決這起糾紛。但是老闆不同意仲裁的原則。 於是甘地主張工人們繼續罷工。不過甘地在表明這個觀點之前向工人的領導者提出了四個先決條件。一是絕不用暴力;二是絕不進行破壞;三是絕不依靠施捨;四是不管罷工多久,必須堅定不移,罷工期間,應當用其他正當的勞動維持生活。甘地的要求被工人所接受。甘地表示堅決支持他們要求生存權利的行動。 參加罷工的工人成千上萬,他們幾乎天天舉著寫有「埃克(保證)」「埃克」和「遵守誓言」的旗幟,在阿赫梅達巴街頭舉行聲勢浩大的和平遊行。 甘地本人則每天在沙巴瑪河邊一棵大樹下與工人領導人開會商量罷工事宜。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