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甘地 | 上頁 下頁
引言


  按照公認的評價,莫漢達斯·卡拉姆昌德·甘地(1869—1948),是印度民族獨立運動的領袖。他是一位神奇的人物,充滿傳奇和神秘色彩。偉大詩人泰戈爾贈送給他「聖雄」的桂冠,被印度人民以極大的熱情所接受,這種稱呼甚至被虛化成為對他敬仰崇尊的標誌。

  他的一生,坎坷不迭,磨難不休。13歲結婚,這是印度古老風俗強加給他的「痛苦經歷」,後來他又按照印度教規瘋狂地強調禁欲,垂暮之年,還要與一名18歲的妙齡少女同床共枕,以考驗自己的信念和培養少女的抗邪能力。他入獄十多次,常以樂觀的態度宣稱坐牢是一種難得的閒靜。他先後十多次絕食,先是作為鬥爭的需要,後來則變成「自潔的措施」,逼得自己一次又一次走到生命的絕境。晚年赤裸上身,獨自行走,孤獨地遊說印度大地,險象環生。他自幼堅持素食,一直到老,哪怕生命垂危,也不肯更改初衷。

  他認為,這是虔誠的印度教徒道德自修的需要。

  他不屈不撓進行反對英國殖民統治的鬥爭的思想旗幟是他的非暴力主張。他運用這一旗幟多次組織波瀾壯闊的群眾運動,使無數教徒投入他的麾下。非暴力主張,在喚醒沉睡麻木已久的民眾抗爭意識,反對英國殖民統治和爭取印度獨立中曾經起到過重要作用。但是,這面旗幟,由於浸透著明顯的虛玄色彩,往往又把他自己投置到空幻、迂腐可憐,甚至荒謬的境地。因此,他領導的鬥爭,不可能成為印度人民反英鬥爭的惟一形式,印度的獨立也絕非他組織鬥爭的性一結果。更可悲的是,這位執著的非暴力領袖,偏偏又為血腥的暴力所殺。

  他的歷史光輝,著重體現于他非凡的人格力量和無私無畏的犧牲精神。

  他對祖國、對人民、對民族的利益始終擺在高於一切的位置,並置生死於度外為之奮鬥,從不知屈從於邪惡勢力,無論成功還是失敗,鋼鐵意志歷久不衰。歷史鑄造了他的巨大魅力,使他成為呼風喚雨的「神」。正是這一點,他贏得了印度人民的尊敬。

  但是在甘地身上又沉浮出許多複雜多變的尋求。他的心靈,有時透明透亮,留出闊大的空間,有時又混濁不清,或者閉鎖得一絲未存。他的追求,有時是直進選擇,有時又呈現出完全不同的價值取向。他拼死反對英國殖民統治,卻又「對於不列顛的忠心的驅使」,而不忘效忠「英王」;他夢寐以求地苦掙印度獨立,一旦獨立到來,卻又躲在偏僻的山村裡搖著自己心愛、破舊的紡車紡紗織布,不肯與世人見面,共享普天同慶的歡喜。尤其是晚年,他的固執常常弄得他的追隨者不知所措,一些信徒慢慢動搖了對他的追隨,以致釀成他的同胞乾脆對準他那枯瘦的胸膛扣動了槍機的慘劇。

  他的傳奇經歷實際上就是一部書。

  他的名字叫莫漢達斯·卡拉姆昌德·甘地。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