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二戰將帥系列 > 山本五十六 | 上頁 下頁
二五


  來到海上,就等於來到了戰爭第一線,對此山本深有感觸。他早在長岡中學同學會與長岡社在東京九段的軍人會館為他就任聯合艦隊司令官而舉辦的慶祝會上就曾經說過:「我現在的任務關係到國家的興亡,所以只許成功不許失敗,也因此,自接任聯合艦隊司令長官以來從未安睡。」

  此言並非危言聳聽,因為大戰的爆發對整個日本都是一次巨大的挑戰。慣於混水摸魚的日本統治集團,雖然看到歐戰的爆發有機可乘,但無奈現在卻被中國人民的抗戰束縛了手腳,使它不能像第一次世界大戰那樣,乘機在東方大撈一把。不得已,日本統治集團還是決定首先解決中國問題。

  9月4日,在大戰爆發以後新組內閣發表聲明:日本不介入歐洲戰爭,專注於解決中國事變。這一方針要求日本軍方迅速採取更進一步的行動。據此日本軍部確立了新的行動方案:以1940年為期限,努力解決中國事變。日本對中國新的一輪攻勢開始了。

  對蔣介石,日本採取的辦法是又拉又打,誘降加逼降,企圖使之歸順日本從而瓦解中國的抗戰。1939年12月中旬,日本陸軍派駐香港的特務頭子鈴木卓爾中佐,通過香港大學教授張治平同宋子良取得了聯繫。宋子良為前國民黨政府行政院院長宋子文的弟弟,曾任廣東省財政廳廳長,時任西南運輸公司董事長,住在香港。鈴木企圖通過宋子良瞭解蔣介石集團有無求和的意圖。宋子良迅速上報國民黨中央,蔣介石遂批准由軍統特務曾廣冒充宋子良與鈴木進行具體接洽。

  12月27日,鈴木與「宋子良」進行首次面談,這是日蔣在中國抗日戰爭期間第二輪接觸的開始。1940年1月下旬至2月上旬,鈴木與「宋子良」連續舉行了3次會談。2月14日,日本中國派遣軍又派出今井武夫大佐到香港會見一宋子良」。今井武夫在回憶錄中寫道:眼前這個自稱「宋子良」的男子,年齡在40歲上下,膚色白皙,身材不高,約1.6米左右。英語說得很好,時常把雪茄煙拿在手上,態度很謙遜。由於鈴木武夫以前也沒有見過「宋子良」本人,因而他只好相信張治平,心想不管此人是不是「宋子良」,只要能通過這一關係與重慶掛上鉤就行。

  鈴木與「宋子良」見過面後,「宋子良」向他建議:「日華兩國政府在正式和平會談前,希望2月底首先在香港舉行兩國私人名義代表各3名的圓桌預備會議,對和平條件進行商討。」並稱:「重慶政府對此次秘密會議寄予莫大的期望,所以命其代表都攜帶著委任狀。另外,宋美齡也準備來香港從側面給予援助。」雙方商定在2月末各派3名代表在香港會談。2月19日,今井武夫回東京向陸軍省彙報了與「宋子良」接觸的情況,認為日、蔣會談有幾分成功的希望。2月21日,日本陸軍相煙俊六同意繼續與「宋子良」接觸,並將它命名為「桐工作」。日本大本營規定,「桐工作」的目標是誘導重慶政府屈服乃至崩潰。

  3月7日至10日,日、蔣代表在香港舉行首次會談。蔣介石對此次會議極為重視,派出「宋子良」、重慶行營參謀處副處長陳超霖、國防最高會議秘書主任章友三為正式代表,侍從次長陸軍少將張漢年為預備代表,張治平為聯絡員。陳超霖和章友三還持有中國國防最高會議秘書長張群的證明信。日方出席會議的代表是大本營第八課課長臼井茂樹大佐、今並武夫大佐、鈴木卓爾中佐,持有陸軍大臣(火田)俊六的證明信。雙方圍繞著承認偽滿洲國、在華駐兵、蔣汪合作問題進行了討論。隨後,各自回國向上級彙報。

  本來蔣介石走這步棋有兩個目的,一個是尋找與日本妥協的機會,另一個目的是阻撓汪精衛南京偽國民政府的成立,因此在他的代表回到重慶後,遲遲沒有給日本方面回信。因為汪精衛南京政府預定3月30日成立,重慶方面遂選擇24日給日本回信。信中說道:「關於承認滿洲國問題,政府內部意見分歧,形成對立,很難作出決定。因此,確切的答覆希望延期到4月15日。」由於日本方面害怕再延期南京政府的成立會引起參加政府人員的動搖,不得已最後還是決定不管重慶方面有什麼意見,預期成立偽國民政府。這樣汪精衛的漢奸政府就于3月30日開張了。

  為了配合「桐工作」,有必要在軍事上維持對重慶蔣介石政府的壓力。從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到1940年秋,日本在華中、華南等地對國民黨守軍發動了大規模的進攻。5月1日,武漢日軍第11軍發動宜昌戰役,於6月12日攻佔宜昌,然後以宜昌為基地,空襲國民黨政府臨時首都重慶和四川其他大城市。從6月到8月,日機對重慶等地進行了4000多架次的持續轟炸,造成要進攻重慶的氣氛,向蔣介石施加壓力。同時,日本還向英法施加壓力,迫使英國宣佈關閉滇緬公路3個月,法屬印度支那當局宣佈停止運輸援華物資。日本企圖利用這種對中國不利的內外形勢,迫使蔣介石動搖。

  4月11日,「宋子良」回到香港。這次他又提出了新的方案,即重慶政府準備派最高國防會議秘書長張群或軍政部長何應欽參加會談。日方代表聽後感到高興,可是他們對自稱宋子良的人卻總感到不放心。於是便決定對宋子良再作深入的調查。他們網絡了一些與宋子良相識的漢奸,在特務岡田芳政中佐的指導下,搜集情報,查閱文獻資料,但沒有找到任何可下結論的材料,仍然搞不清宋子良的情況,只知道宋子良當時43歲,獨身,身材不高,約為1.6米左右,面貌平庸,左手曾患過類風濕病,活動受限,四方臉形,膚色微黑,唇厚有黑痣,說話快,特別嗜好雪茄。為了弄清這個問題,他們還精心策劃利用會談之機,暗中從門鎖鎖孔拍攝了他的照片,拿到南京給漢奸陳公博、周佛海等人識別。但仍沒有說出一個所以然來,最後還是相信了他的身份。

  6月16日,「宋子良」從重慶返回香港通知鈴木,蔣介石同意舉行蔣、板(板垣征四郎,日本中國派遣軍參謀長)、汪會談,時間預定為7月中旬,地點長沙。蔣介石的這一動向,使日本當局大喜過望,立即同意舉行蔣、板、汪會談,並決定對蔣介石讓步,不再把承認偽滿洲國和華北駐兵問題作為停戰的先決條件。

  6月24日,板垣征四郎同汪精衛見面,協商談判之事,汪精衛可恥地向其主子獻媚說:「板垣總參謀長不顧重慶軍明顯的敗北,為了與蔣介石直接會談將親自奔赴敵佔區,這事本身就是給蔣以面子,將會促使他容易轉向和平。對於日軍給予的關注,作為一個中國人不勝衷心感謝之至。」當第三天今井武夫去見他時,他再度說道:

  「蔣介石特別不願與我汪某同席會談,所以,萬一出現這種情況時,那麼就只好由板垣、蔣兩人會談,在我缺席的情況下,也可以決定一切,這是一點兒也不妨礙的。」

  汪精衛這個日本的兒皇帝是多麼會討他的主子的歡心啊!

  7月23日,今井武夫與蔣介石的代表在香港正式交換備忘錄,決定於8月上旬在長沙先舉行蔣、板會談。但是在近衛內閣成立後,蔣介石又重新提出新的條件,要求近衛內閣宣佈取消「不以國民政府為對手」的聲明,同意蔣、板會談不觸及蔣、汪合作問題,並取消日江間簽訂的條約。8月22日,近衛給蔣介石寫了親筆信,要求蔣介石繼續按原計劃與板垣會談,板垣也寫信給蔣介石,保證蔣、汪合作問題,作為中國內政不加干涉。

  然而從根本上來說,蔣介石採取與日本和談本來就是欺騙日本的謀略,目的在於阻撓日本政府對汪精衛賣國政府的承認。因此蔣介石見戲已到此,便決定收場。這樣日本誘降蔣介石的「桐工作」便遭到了可恥的失敗。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