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二戰將帥系列 > 勝利象徵-朱可夫 | 上頁 下頁 |
六六 |
|
◎第十五章 最後的決戰 說蘇德戰爭進行到1945年的2月,德國法西斯的統治已經搖搖欲墜,壽命屈指可數了。以希特勒為首的第三帝國的頭目們自知無力挽回敗局,但是他們並沒有完全死心。此時,他們仍然試圖與美英單獨媾和,以便集中殘餘力量同蘇軍死拼到底。他們幻想在美英與蘇聯之間製造矛盾,使他們衝突起來,以坐收漁利。 希特勒的這條反間計實際早已提出,還在1944年的12月,在澤根堡元首大本營裡,希特勒就對他的將軍們作過一番政治訓話,他說:"歷史上從來沒有像我們的敵人那樣的聯盟,成分那樣複雜,而各自的目的又有那樣大的分歧……,一方面是極端的資本主義國家,另一方面是極端的馬克思主義國家。一方面是垂死的帝國英國,另一方面是一心想取而代之的原殖民地美國…… "聯盟中的每一個夥伴在參戰時都抱著各自的政治野心……,美國企圖繼承英國的衣缽,俄國想要取得巴爾幹……英國打算保住它在地中海的地盤……眼下這些國家已經在爭吵不休。誰能夠像蜘蛛那樣坐在網中央,注意形勢的發展,他就可以觀察到這些國家間越來越加深的矛盾。 "如果我們發動幾次攻擊,這個靠人為力量撐住的共同戰線隨時隨地都可能突然垮臺……只要我們德國能保證不鬆勁的話。 "要緊的是打破敵人認為勝利在握的信念……戰爭最後要看哪一方認輸。我們在任何時候都要讓敵人知道,不管他們怎樣,他們決不能叫我們投降。決不能!決不能!" 希特勒的這段話在他的將軍們中,究竟有多大的可信性不得而知,但是希特勒的分析也不是全無根據。特別是到了1945年2月,隨著蘇、美、英在東、西戰場的勝利進展,他們在歐洲地區的利益矛盾越來越突出,相互不信任越來越明顯,其中不僅表現在美英與蘇聯之間的矛盾,而且在美、英之間,也時常發生摩擦。尤其使蘇、美、英首腦們關注的是歐洲戰爭即將結束,戰敗的德國怎樣處置,歐洲各國戰後利益如何協調,蘇、美、英在戰後的歐洲應當充當什麼角色,等等。這些急待解決的問題,使蘇、美、英首腦會晤具有特殊的意義。 1945年2月4日至11日,斯大林和美國總統羅斯福及英國首相丘吉爾在蘇聯克裡米亞半島的雅爾塔秘密地舉行了8天的會議,歷史上稱之為克裡米亞會議,或叫雅爾塔會議。 雅爾塔會議是在俄國前沙皇尼古拉的避暑行宮裡舉行的。2月4日,第一次全體會議經斯大林提議由羅斯福主持。此時的羅斯福離他逝世已經不到10個星期了。他面容憔悴,本來就有殘疾的身體此時顯得更加衰弱。但是在這"三巨頭"裡面,似乎只有羅斯福可以在斯大林和丘吉爾之間起到某種平衡作用。 羅斯福在開場白中十分客氣地說:"無論從法律上看,還是從歷史上看,都不一定由我來宣佈開會。在德黑蘭是我主持會議開幕的,但那也完全是偶然的。但我認為,能主持本次會議開幕,對我是極大的榮譽。"羅斯福首先對東道主的殷勤接待表示感謝。然後,他環視了周圍與會的人們說:"我們相互之間已經有了瞭解,我們都希望儘快結束戰爭,我們每個人都應該開誠佈公地說出心裡話。"接著他又建議第一次會議主要討論東線蘇德戰場的情況。在羅斯福的提議下,蘇軍副總參謀長安東諾夫大將詳細地報告了戰場情況。最後,安東諾夫希望盟軍在西線加速轉入進攻,不讓德軍從意大利抽走兵力。 以後,三國首腦又討論了德國戰敗後將要產生的各種問題,其中關於處置德國問題,會議規定,戰後的德國必須解除武裝力量,解散德國的總參謀部,拆除德國的軍事設備和軍事工業,懲辦戰犯,要徹底取締納粹黨、納粹的法律、組織和制度,要從德國的政治、文化和經濟生活中消除所有的納粹的和軍國主義的影響。會議還同意將蘇聯提出的德國賠款總額應為200億美元,其中50%應歸蘇聯所有的建議作為討論的基礎。會議規定三國武裝部隊在佔領德國進程中應佔據嚴格確定的區域,其中蘇聯武裝部隊應佔領德國東部,英軍佔領德國西北部,美國佔領德國西南部。"大柏林"區應由蘇、美、英三國軍隊共同佔領。"大柏林"的東北部由蘇軍佔領,西南部由美、英軍隊佔領。會議批准在戰後的德國成立一個中央管制委員會,委員會由三國駐軍的最高司令官組成,總部設在柏林。 雅爾塔會議還討論了波蘭問題和蘇聯對日作戰及其條件問題。這次會議還直接涉及了中國的主權和利益問題。2月8日,斯大林偕同莫洛托夫先與羅斯福、哈裡曼進行商討,並達成一個協議,然後在2月11日,由斯大林、羅斯福邀請丘吉爾共同在協議書上簽字。協議書規定,在歐洲戰爭結束後,蘇聯在兩至三個月內將參加同盟國方面對日本作戰,其條件為: 1.維持外蒙古(蒙古人民共和國)的現狀。 2.日本在1904年發動的進攻中所破壞的俄國以前的權益須予恢復,即:庫頁島南部及鄰近一切島嶼歸還蘇聯;大連商港須國際化,蘇聯在該港的優越權益須予保證,蘇聯之租用旅順港為海軍基地權益須予恢復;對通往大連之要道的中東鐵路和南滿鐵路,應設立一家蘇中合辦的公司共同經營。經諒解,蘇聯的優越權益須予保證,而中國須保持滿洲的全部主權。 3.千島群島須交于蘇聯。協議雖然提到有關外蒙古及上述港口鐵路的協定尚須征得蔣介石委員長的同意,但是,斯大林又同時提出,美國總統須採取步驟以取得該項同意。在擊敗日本後,蘇聯的要求須"毫無問題地予以實現"。協議還提到,"蘇聯本身表示準備和中國簽訂一項蘇中友好同盟協定,俾以其武力協助中國達成自日本枷鎖下解放中國之目的。" 必須指出,雅爾塔會議背著作為四大同盟國之一的中國作出了直接牽涉中國主權和領土的決定,這反映出大國強權政治的醜惡本質。但是,雅爾塔會議的宗旨是制裁德國法西斯,擊敗日本帝國主義。對於這一點,其積極作用在歷史上是不容低估的。 雅爾塔會議之後,正當反法西斯聯盟各國更加信心百倍地去打擊德日法西斯侵略者的時候,美國總統羅斯福卻于1945年4月猝然去世。由於美國以及羅斯福本人在這歷史轉折時期的地位和影響力,使全世界盼望和平的人們都為之震驚和惋惜。斯大林與蘇聯政府為了表示對羅斯福的尊敬和哀悼,將雅爾塔的一條街命名為富蘭克林·羅斯福大街。 羅斯福的死,又像一針強心劑一樣,在柏林產生了一種奇特的效應。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