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二戰風雲人物 > 盜世奸雄-希特勒 | 上頁 下頁
九三


  第三十三章 挨炸

  馮·施道芬堡是個機智多謀的軍官,1907年,他生於德國南部一個著名的世家。他的母親是烏克斯庫爾—吉倫勃蘭德女伯爵。他的外曾祖父是抵抗拿破崙戰爭中的軍事英雄格奈斯瑙,後者曾同夏恩霍爾斯特一起創建了曾魯士陸軍參謀總部。他的父親曾經做過伍爾登堡末代國王的樞密大臣。這個家庭信仰羅馬天主教,是一個有文化教養的官僚貴族家庭。

  馮·施道芬堡就是在這樣的家庭中長大的。他體格健壯,好學不倦,頭腦冷靜周密。他喜好馳騁、養馬和體育運動,熱愛文學和藝術。他在青年時代,接受了著名詩人斯蒂芬·格奧爾格的浪漫主義的影響。這個年輕人一度想以音樂為職業,後來又想從事建築,但在1926年19歲的時候,參加了陸軍,在著名的第十七班堡騎兵團當見習軍官。

  1936年,他入柏林陸軍大學。他的才華引起了教官們和總司令部的注意。兩年以後,他成為參謀總部的一個年輕軍官。他雖然像許多同一階級出身的人一樣,思想深處是保皇派,但到那時為止,他並不反對國家社會主義。顯然是1938年的排猶行動,使他第一次對希特勒產生了懷疑。1939年夏天,他看到"元首"正在把德國引向一場可能是長期的、傷亡慘重的、最後歸於失敗的戰爭,這時他的懷疑增長了。

  儘管如此,當戰爭來臨的時候,他還是投入了戰爭。在波蘭和法國戰役中,他在霍普納將軍的第六裝甲師當參謀。看來是到蘇聯之後,他對第三帝國的幻想完全破滅了。党衛隊在蘇聯的暴行,打開了施道芬堡的眼界,使他清楚地看到,他所為之服務的主子是個什麼樣的人。由於機緣巧合,他在蘇聯遇到了決心殺掉希特勒的兩個主要的密謀分子——馮·特萊斯科夫將軍和施拉勃倫道夫。據後者說,他們後來碰了幾次面,就使他們相信施道芬堡是他們的人。施道芬堡於是成了一個積極的密謀分子。

  但是,他還是一個低級軍官。他很快發現,那些陸軍元帥們不是膽子太小,就是太沒有主意,不可能有什麼作為,來推倒希特勒或者停止後方對猶太人、俄國人和戰俘的屠殺。斯大林格勒的災禍也使他感到厭惡。1943年2月,這次災禍結束之後,他請求派往前線,被調到突尼斯的第十裝甲師當作戰參謀。

  4月7日,他乘的汽車開進一處佈雷的戰地,也有人說,還受到低飛的盟軍的掃射。施道芬堡受了重傷。他的左眼瞎了,左手的兩個指頭和整個右手都炸掉了,左耳和左膝蓋也受了傷。有幾個星期,看來情況即使僥倖能活下來,他的右眼也很可能瞎掉。他進了慕尼黑一所醫院,多虧沙爾勃魯赫教授的精心治療,使他重獲生命。人們會認為,任何人處在他的境地,一定會在傷癒之後退伍,從而也就退出了密謀集團。但到了仲夏時節,他在反復練習用左手剩下的三個包紮起來的指頭拿筆之後,寫了一封信給奧爾布裡希特將軍,說他希望在三個月之內回去重新服役。在長期療養中,他有時間思考許多問題,最後得出了這樣的結論:雖然成了殘廢,他還有一個神聖的使命要完成。

  有一天,他的妻子伯爵夫人尼娜到醫院去看他。他對坐在床邊的妻子說,"我覺得我現在必須做一點事情來挽救德國。我們參謀總部的所有軍官必須擔起我們應負的責任。"

  1943年9月底,他回到柏林,升任中校,擔任陸軍辦公廳主任奧爾布裡希特將軍的參謀長。很快他就開始練習用他那只還沒有完全殘廢的手的三個指頭,拿一把夾子引發諜報局收藏的英制炸彈。

  他所做的遠不止這些。他的勃勃的生氣,清楚的頭腦,寬闊的思路和傑出的組織才能,為密謀集團注入了新的血液。但也產生了一些分歧。因為施道芬堡對於密謀集團的老朽的領導人如貝克、戈台勒和哈塞爾所擬議的、一旦推翻了國家社會主義之後,所要建立的因循保守、無聲無息的政權很不滿意。他所主張實行的是一種新的充滿活力的社會民主主義。在這個問題上經過了許多爭論,但施道芬堡很快就在密謀集團的政治領導人中取得了左右一切的地位。

  在密謀集團的絕大多數軍人中間,他也同樣取得了成功。他曾經認為貝克將軍在聲望上是這些軍人的領袖,對這位前任參謀總長表示很大尊敬。但在回到柏林之後,他看到剛經過一次癌症大手術的貝克,已經失去往日的精神,顯得疲憊並且有點沮喪。在政治上,貝克完全受戈台勒的影響,缺乏進取。在舉行起義時,利用貝克在軍界的很高聲望是有好處的,甚至是必要的。但在提供和指揮所需要的部隊方面,必須找服現役的青年軍官來幫忙。施道芬堡很快就找到了他所需要的大部分關鍵人物。

  在這個當兒,1944年初,一個十分活躍的陸軍元帥對密謀分子表示了某種接近的傾向。這個陸軍元帥就是隆美爾,那時他新任西線B集團軍司令,這支部隊是用來抵禦英美渡海進攻的主力的。起初,他的參加反希特勒的密謀計劃,使抵抗運動的領導人感到十分驚異。他們中間多數人把這個"沙漠之狐"看作納粹分子和機會主義分子,認為他過去無恥地對希特勒獻媚、爭寵,現在只是因為看到戰爭敗局已定,才想背棄他。他們因而不同意要他。後來隆美爾明確表示要承擔挽救德國的責任,並堅決主張由陸軍逮捕希特勒,把他押上德國法庭,根據他對本國人民和佔領區人民所犯的罪行加以懲治。這樣才取得了密謀分子的信任。

  現在,當決定命運的1944年夏季快要來臨的時候,密謀分子認識到:由於紅軍迫近德國邊境,英美軍隊也已部署好大規模渡海進攻,而德國在意大利對亞歷山大率領下的盟軍的抵抗正在瓦解,他們必須趕快除掉希特勒和納粹政權,才能夠取得某種和議,以免德國被佔領和消滅。

  在柏林,施道芬堡和他的夥伴終於擬就了他們的行動計劃。這個計劃總的代號是"伐爾克裡"。這是一個很恰當的名稱,因為"伐爾克裡"是北歐一日耳曼神話中一群美麗而可怕的少女,據說她們飛翔在古戰場上,尋找那些該殺死的人。這一次,要殺死的是阿道夫·希特勒。十分含有諷刺意味的是,卡納裡斯海軍上將在垮臺之前,使"元首"同意了這個"伐爾克裡"計劃。原來他把"伐爾克裡"偽裝成這樣一個計劃:一旦在柏林和其他大城市服勞役的千百萬外國勞工暴動時,國內駐防軍就接管這些城市的治安工作。這樣,"伐爾克裡"計劃成了軍中密謀分子的一個絕好的掩護,使他們可以相當公開地擬訂希特勒被暗殺後,國內駐防軍接管首都和維也納、慕尼黑、科隆等城市的計劃。

  在柏林,密謀分子主要的困難是手上的軍隊太少,人數不及党衛部隊。在城內和城外四周還有為數不小的空軍防空部隊。除非國內駐防軍採取迅雷不及掩耳的行動,否則,即使希特勒死了,這些部隊將繼續忠於戈林,不惜為保持在他們的頭子的領導下的納粹政權而戰。他們的高射炮可以當大炮用,來對付國內駐防軍部隊。另一方面,柏林的警察部隊因為他們的頭子馮·赫爾道夫伯爵參加了密謀集團,已為密謀分子所掌握。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