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二戰風雲人物 > 盜世奸雄-希特勒 | 上頁 下頁 |
七一 |
|
墨索里尼甚至沒有能使希特勒同意他參加與法國進行的停戰談判。"元首"並不想在一個歷史上富有盛名的地點,與這個遲到的夥伴分享他的勝利。但他答應墨索里尼,在法國和意大利也簽訂一個停戰條約以前,他和法國之間的停戰條約將不生效。就這樣,墨索里尼灰心喪氣地離開了慕尼黑。 希特勒和法國的停戰談判,是在貢比涅森林中的一塊小小的空地上舉行的。這個地方就是1918年11月11日德意志帝國向法國及其盟國投降的地方。希特勒將在這兒報仇雪恥,因為這個地方本身會增加他報仇雪恥的甜美滋味。1918年,法國福煦元帥就是在這裡博物館保存的一節舊臥車上同德國簽訂的停戰條約。如今,工兵遵照希特勒的命令,用風鎬把牆壁推倒,把車子推到空地中間的軌道上。這就是1918年11月11日上午5時德國使節遵照福煦的命令在停戰協定上簽字時,車子停放的確實地點。 6月21日下午3時15分,希特勒乘著他的曼賽德斯牌汽車來了。同行的有戈林、勃勞希契、雷德爾、裡賓特洛甫和赫斯,他們都身穿各種各樣的制服。獨一無二的帝國元帥戈林,手裡還拿著他的陸軍元帥節杖。他們在離空地大約200碼的阿爾薩斯—洛林的雕像前走下汽車。雕像用德國軍旗覆蓋著,為的是不讓希特勒看到那把大劍。那是1918年獲得勝利的盟國的一把大劍,插在一隻有氣無力的鷹身上,這鷹代表霍亨佐侖王朝的德意志帝國。希特勒向紀念碑投了一瞥,繼續大踏步地走去。 他走到這塊小小林間空地以後,空地中央升起了他的最高統帥旗。他的注意力給離地約三英尺高的一大塊花崗石吸引住了。希特勒後面跟著一些人,慢步走上前去,讀著石頭上刻著的大字碑文: 1918年11月11日,德意志帝國在此屈膝投降——被它所企圖奴役的自由人民所擊敗。 希特勒讀著,戈林也讀著。他們站在6月的陽光下,在一片沉靜中讀完了它。周圍的人都在注意希特勒面部的表情。他的臉上燃燒的是蔑視、憤怒、仇恨、報復和勝利。 然後,希特勒及其隨行人員走進停戰談判的車廂,他坐在1918年福煦坐過的那把椅子上。五分鐘以後,法國代表團來了。這個代表團以色當的第二軍團司令查理·亨茨格將軍為首,成員有一個海軍將領、一個空軍將領和一個文職官員利昂·諾爾。利昂·諾爾曾任駐波蘭大使,他現在正親身經歷著德軍造成的第二次崩潰。他們看起來都精神頹喪,但還保持著一種悲慘的尊嚴。他們事先並不知道會把他們帶到法國人引為驕傲的這個聖地來受這種屈辱。他們的這種震驚,無疑正是希特勒所期望的。 在凱特爾將軍對法國人宣讀了停戰條款的序文以後,希特勒和他的隨行人員馬上離開了車廂。談判工作交由最高統帥部長官繼續進行,但對於他親手所擬訂的條件沒有留出絲毫的回旋餘地。 凱特爾把這些條款讀完以後,亨茨格馬上對德國人說,條件太"冷酷無情"了,比1918年法國在這裡向德國提出的條件壞得多。而且,"如果阿爾卑斯山那一邊的、一個沒有打敗法國的國家,也提出類似的要求,法國決不投降。它將戰鬥到底……因此,他不能在德國停戰協定上簽字"。 當時臨時主持會議的最高統帥部的第二號人物約德爾將軍,沒有料到一個被打得走投無路的人,竟會說出這樣倔強的話。他回答說,他雖然表示"理解"亨茨格所說的關於意大利人的話,但他無權改變"元首"提出的條款。他說,他所能夠做的,只是"提供一些說明和對不清楚的地方作些解釋"而已。法國人要麼原封不動地接受停戰條款,要麼就全部不接受。 在德國人提出的條件中,最惡毒的一條就是,強迫法國把法國本土和海外屬地上的反納粹的德國流亡人士,全部交給希特勒帝國;凡是與別國聯合對德國作戰的法國人,被捕後立即槍決;所有戰俘都將被拘留到簽訂和約為止。對於這樣一段文字,法國方面也沒有提出異議。魏剛肯定認為,英國在三個星期之內將被戰敗,到那個時候,法國戰俘即可釋放了。這樣一來,他就使150萬法國人在戰俘營中呆了5年。 停戰條約中最難處理的是法國海軍問題。在法國將要崩潰的時候,丘吉爾曾經表示,法國如果把海軍開到英國來,過去不單獨媾和的諾言就可取消。希特勒決心不讓這件事情實現。他在6月18日對墨索里尼說,他充分認識到,這將大大加強英國的力量。由於此事關係重大,他不得不對這個被打敗了的敵人作一些讓步,或者至少給一點保證。停戰協定規定,法國艦隊必須復員、解除武裝,並把艦隻停泊在本國港口廢置不用。德國"無意使用在德國監督下的港口所停泊的法國艦隊來為自己作戰"。 最後,希特勒給法國政府一塊未佔領區,它在法國的南部和東南部,表面上可以自由處理。這是一種狡猾的手段。這不僅可以從地理上和行政上分裂法國,還可以使法國流亡政府難以成立,並且可以打消在波爾多的政治家們想把政府遷往北非的任何計劃;但破壞這個計劃的不僅是德國人,而更主要的是法國投降主義者:貝當、魏剛和賴伐爾之流。還有,希特勒明白,目前在波爾多控制法國政府的這批人是法蘭西民主的敵人,可以期望這些人與他合作,幫助他在歐洲建立納粹新秩序。 但是,在貢比涅舉行停戰會談的第二天,法國代表還在繼續拖延和爭論。拖延的原因之一是,亨茨格堅持說,魏剛並沒有給他簽字的權力。到下午六時半,凱特爾發出了最後通牒。法國必須在一小時之內接受或者拒絕德國的停戰條件。在這一小時內,法國政府屈服了。1940年6月22日下午6時50分,亨茨格和凱特爾在停戰協定上簽了字。 簽訂和約的那些談判,永遠也不會舉行。但是不久,隨著對法國統治的日漸殘酷,隨著對卑躬屈膝的貝當政府的壓力日益增加,法國現在已註定成為德國的屬國了。法蘭西民族的敗類貝當、魏剛和賴伐爾之流,顯然已淪為希特勒的傀儡和走狗。 悲慘呀,悲慘!這個曾經擁有300萬大軍、號稱歐洲頭等陸軍的大國,這個在上次戰爭中曾有四年之久堅持不敗的法蘭西,在這次戰爭爆發六周以後就投降了。這是法國統治集團長期推行綏靖政策的直接結果。在希特勒瘋狂擴軍備戰、侵略氣焰日益囂張、嚴重威脅歐洲安全時,法國政府一致夥同英國張伯倫政府,執行一條損人利己的對外政策,企圖靠犧牲別的國家來滿足侵略者的欲望,換取自身的安全。它同英國一起出賣了捷克斯洛伐克。當希特勒的侵略矛頭轉向波蘭以後,它又打算出賣自己的盟國波蘭。1939年8月底,即德國進攻波蘭的前幾天,法國外長喬治·龐納跟法國兩個陸軍將軍談話時公然宣稱:"現在我們已經臨近戰爭了,……如果你們告訴我,說我在出賣了捷克之後,又出賣波蘭。但是,我不管這些,我寧肯犧牲一切,也不願法國毀滅。"可是這種虎口投羊的辦法並沒有能夠改變德國法西斯侵略本性的一絲一毫,相反卻更加助長了希特勒的貪欲。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