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二戰風雲人物 > 縱橫捭闔-斯大林 | 上頁 下頁
五六


  假如他永遠像我所聽到的那樣談話,就不會浪費一個音節。如果他想給一個粗率的答覆緩和語氣,他就喟然強作笑容,這是一種冷淡而又友好,嚴肅而又溫暖的微笑。他並不向你討好。他似乎沒有懷疑。他向你擔保俄國頂得住德軍的猛烈攻擊。他想當然地認為你也沒有什麼懷疑。他常常笑出聲來,但笑聲瞬息即逝,也許有點譏諷味道。他不作閒聊。他很有幽默感,見解深刻……

  「他站在那裡看著我離開,誰也不會忘記這位俄國獨裁者這時的形象——嚴肅樸實,飽經風霜,意志堅定,穿著像鏡子一樣發亮的靴子,結實寬鬆的褲子和緊貼合身的上裝。他沒有佩帶任何軍用或民用的裝飾品。他身體粗壯,就像足球教練員夢想中的一位守門員。他身高約5英尺半,體重約190磅。他的雙手粗大,就像他的思想一樣堅實。他的嗓音很粗,但總有所控制,抑揚頓挫恰到好處。」斯大林就蘇聯的形勢給霍普金斯描繪了一幅樂觀的圖畫。他預言,莫斯科、列￿格勒各條戰線,最遲將於10月初穩定下來。此時,他正面臨著嚴峻的考驗,正承受著巨大的壓力。但他堅信,希特勒必敗,反法西斯人民必將獲得勝利。斯大林的大丈夫氣概和要把戰爭進行到底的決心,給霍普金斯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霍普金斯的莫斯科之行,導致了美國和蘇聯在反法西斯戰爭中的協調和合作。

  然而,在1941年9月初,斯大林在給丘吉爾的信中,卻坦率地表達了他的深切憂慮。克裡沃伊羅格和其他地方的丟失,「使蘇聯面臨致命的危險……

  擺脫這一艱難困境的唯一出路,是今年在巴爾幹地區或在法國開闢第二戰場,同時要在10月初給蘇聯供應3萬噸鋁,每月至少援助400架飛機和500輛坦克(小型或中型)。」斯大林強調指出,「沒有這兩項援助,蘇聯不是被打敗,就是被嚴重削弱,以至於長期無力在反希特勒的前線開展積極的戰役來幫助盟國。」在斯大林與丘吉爾的關係背後,潛藏著他繼續對英國人的不信任。丘吉爾當然與搞綏靖主義的張伯倫大為不同,而且英國政府已放棄鼓勵希特勒在東方進行戰爭以確保西方和平的政策。但斯大林把英國人看作是捉摸不透和不定向的人。蘇聯軍民也認為英國政府是在保存自己的實力,讓蘇聯人孤軍作戰。

  在戰爭初期,蘇聯蒙受了嚴重的損失,在強大的敵人進攻面前,紅軍且戰且退,實行戰略防禦,其主要目的是:

  ——把敵人盡可能長時間地阻滯在各個防禦地區內,贏得盡可能多的時間,以便從內地調集兵力和建立新的預備隊,派往前方,在重要的方向上展開;——使敵人遭到最大限度的損失,疲憊和削弱敵人,藉以造成敵我之間力量的某種平衡;——保證黨和政府內遷居民和工業措施的執行,爭取時間,使工業轉入生產戰時所需的物資;——集中更多的兵力轉入反攻,挫敵銳氣,在戰爭過程中消耗敵人的有生力量,逐漸改變力量對比,奪取主動權,為轉入戰略反攻創造條件。

  自1941年6月22日德國入侵蘇聯,蘇軍實施戰略防禦,至1942年11月18日,蘇軍在斯大林格勒勝利結束防禦戰役,為蘇聯衛國戰爭的第一階段。在這一階段中,蘇軍進行了17個月的戰略防禦作戰,經受了嚴峻的考驗,贏得了時間,積蓄了力量,創造了經驗,為以後大量殲滅敵人,迎接戰略大反攻創造了有利條件。

  偉大的蘇聯人民,英勇奮戰,經受著嚴酷的考驗。欲知後事如何,且看下文分解。

  第十八章 最高統帥都

  運籌決策有神功,全神貫注巧用兵;
  力挽狂瀾戰局變,舉世矚目眾英雄。

  斯大林在衛國戰爭期間,一身兼任五職。除最高統帥外,他還保留著聯共(布)中央總書記的職務,同時他又是蘇聯人民委員會主席、國防委員會主席和國防人民委員。在同法西斯鬥爭的日日夜夜,他全神貫注於局勢的發展。

  整個戰爭期間,斯大林和他的最高統帥部一直在莫斯科,這對蘇聯人民在艱難的條件下堅持反侵略鬥爭,有著巨大的鼓舞作用。7月初,鑒於敵人空襲的威脅,最高統帥部自克里姆林宮轉移到基洛夫街區一家不大的院子裡。那裡有安全的工作場所和通信聯絡設施。一個月之後,作為最高統帥部工作機構的總參謀部的作戰指揮人員,也遷到了離這個院子不遠的地鐵基洛夫車站站台工作。

  1941年6月30日,根據聯共(布)中央政治局的決定,按照外國武裝干涉和內戰時期列寧工農國防委員會的形式,建立了以斯大林為首的國防委員會這一非常機關。國防委員會成了集中全部權力的有權威的國防領導機關。各人民團體、黨的組織和蘇維埃組織都必須執行它的一切決定和命令。

  為了檢查決定和命令的執行情況,在各邊區、各州、各軍事工業人民委員部以及各主要企業和基建工程單位,國防委員會都派有代表。

  國防委員會的最高統帥部會議,通常是在克里姆林宮斯大林的辦公室或他的別墅裡召開的,會上討論並決定各種最重要的問題。每次軍事行動的戰役計劃均由黨中央政治局和國防委員會共同審議,開會時並邀請負責戰役保障的人民委員參加。這樣就能在重大的軍事行動上集中巨大的物質力量,在戰略領導上執行統一的方針,同時通過有組織的後方支援,把軍隊的戰鬥活動同全國的力量結合在一起。

  蘇聯共產黨和蘇聯政府清醒地分析了1941年6月22日以來戰爭失利的原因,斯大林依靠社會主義社會和國家制度的優越性,出色地動員全國的力量奮起抗擊敵寇。由於人民忘我的支援,蘇聯最高統帥部找到了最適合於當時情況的鬥爭方式和方法,終於從敵人的手中奪取了主動權。斯大林格勒戰役以後,蘇軍各級指揮機構,直到最高統帥部,在領導軍事行動方面達到了高度完善的地步。希特勒統帥部,由於喪失了主動權,無法克服在組織和實施戰役過程中所出現的困難,這就大大加速了他們的徹底失敗。這也是法西斯德國總崩潰的開端。

  在戰爭過程中,蘇聯黨中央和蘇聯政府十分重視領導武裝力量的問題。

  戰爭期間,聯共(布)中央政治局、黨中央組織部和書記處共召開了200多次會議。會議通過的關於外交政策、組織和戰略問題的決定,分別由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蘇聯人民委員會或最高統帥部負責貫徹執行。

  總參謀部,作為最高統帥部的日常工作機關;它的主要注意力,集中在戰役和戰略問題上,集中在全面深入地研究情況,集中在具體實現最高統帥部所定下的決心,並從組織上保證其貫徹執行。

  為了改進對各個方面軍的指揮,1941年7月10日,國防委員會建立了3個方向總指揮部,即:西北方向總指揮部,總司令為伏羅希洛夫元帥,軍事委員為日丹諾夫,參謀長為紮哈羅夫;西方方向總指揮部,總司令為鐵木辛哥元帥,軍事委員布爾加甯,參謀長為馬蘭金;西南方向總指揮部,總司令為布瓊尼元帥,軍事委員為赫魯曉夫,參謀長為波克羅夫斯基。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