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二戰風雲人物 > 縱橫捭闔-斯大林 | 上頁 下頁 |
二 |
|
19世紀最後的25年間,由外資占主要地位的石油工業和採礦工業在南高加索迅速發展起來。「於是,」列寧當時寫道,「俄國資本主義把高加索捲入了世界貿易範圍,消除了它那些帶地方性的特點,即舊時宗法閉塞狀態的遺跡,而為自己的工廠創立了市場。這個區域在資本主義侵入初期,人口尚屬稀少,其土著山民本與世界經濟隔絕,甚至是與歷史無關的,而現在這裡卻已經是石油企業家、酒業商人、小麥廠主和煙草廠主麇集之區了。」自從高加索有了鐵路和出現了第一批工廠,工人階級也跟著出現了。尤其是石油出產豐富的巴庫發展得非常迅速,竟成了高加索工業和無產階級的巨大中心。 19世紀90年代,流放到南高加索的俄羅斯馬克思主義者,就在此地開展革命工作。於是,在南高加索一帶便開始了馬克思主義的宣傳。當時,第比利斯神學院是在青年中間培植各種解放運動思想的苗圃,其中既有民粹民族主義思想,又有馬克思國際主義思想。這裡充滿了各種各樣的秘密小組。 神學院裡所厲行的陰險毒辣的校規,引起了斯大林的激烈反抗,助長和加強了他的革命情緒。 約瑟夫·斯大林被錄取時,第比利斯神學院已經變成一個反對俄國當局的中心。 1885年,一個名叫西爾韋斯特·季布拉澤的學生,由於襲擊了曾說過格魯吉亞語是「狗語」的院長丘傑茨基而被流放到西伯利亞。次年,丘傑茨基被另一個學生暗殺了。 1890年3月,學生舉行為期一周的罷課。警察關閉了學院,87名學生被開除。 斯大林入學時,神學院院長是個俄國修道士,名叫格爾莫格尼斯,學監阿巴希澤是格魯吉亞人,一心想得到俄國當局的提拔,害怕學生的造反精神。 他們對學生嚴加管制,時時刻刻盯著學生,探聽學生的活動情況,經常檢查宿舍。學校變成了一座大監獄。早晨7點全體學生集中到禮拜堂做長時間的東正教祈禱。白天,上課和祈禱交替進行。學生只有得到特殊允許才可以在課後外出兩個小時,但必須在下午5點校門關閉以前返校。校紀森嚴。學生一個小過失就要受到在地下室的一間小黑屋子裡關禁閉的處分。修道士的迫害,低劣的飯食,以及缺少新鮮空氣和運動,使不少學生身心健康受到損害。 這套反動校規,引起了斯大林強烈的憤恨。 為了探索救國救民的道理,這個時期斯大林讀書的範圍更加廣泛了。他讀的作品不僅有格魯吉亞詩歌,也有俄羅斯和西方的經典著作。果戈裡、謝德林、契河夫和托爾斯泰都是他喜歡的俄羅斯作家。他閱讀巴爾紮克、雨果、薩克雷作品的譯本,薩克雷的《名利場》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也愛看歷史、經濟和生物學方面的書籍。在他閱讀的書籍中,對他思想影響較大的有達爾文的《人類的起源》,費爾巴哈的《基督教的本質》,巴克爾的《英格蘭文明史》,斯賓諾莎的《倫理學》,勒圖努的《民族文學發展史》和門捷列夫的《化學》等。對一個年輕的神學院學生來說,這是一個大膽的讀書活動。這些書籍使斯大林變成了一個無神論者。 當一位同學提到上帝時,斯大林就打斷他的話說:「你知道,他們在欺騙我們。根本沒有什麼上帝,我借一本書給你讀一讀,它會告訴你,這個世界和一切生物與你想像的有很大不同,關於上帝的話全是胡說八道。」斯大林除了對啟迪思想的政治書籍感興趣外,還對民間文學有著濃厚的興趣。因為格魯吉亞歷史上充滿了傳奇故事,留下了豐富的文學遺產。約瑟夫被格魯吉亞傳奇英雄們迷住了。他讀了肖泰·魯斯塔維裡的名著《豹皮武士》,但是給他印象最深的則是卡茲別吉寫的綠林好漢柯巴的故事。他用「柯巴」作自己的綽號;後來這個綽號乾脆成了他經常使用的名字,直到1910年前後,他開始自稱柯巴·斯大林,最後才改為約瑟夫·斯大林。 斯大林感情奔放,在激情之下也寫過一些詩文。 1893年下半年發表過五首詩,次年發表了第六首。這些詩帶有浪漫色彩,有強烈的民族主義精神。他有一首詩是紀念格魯吉亞著名詩人拉斐爾·葉裡斯塔維的。他在詩中表現出對祖國強烈的愛。另一首特別引人注目的詩名叫《致月亮》,這是一首熱情奔放的抒情詩,歌頌為反抗外國壓迫者而犧牲的格魯吉亞烈士們。 對約瑟夫·斯大林來說,這個時期,他雖然失去了對東正教的信仰,但在紛亂的政治派別中,他還不知道選擇什麼樣的生活道路。薩沙·楚魯吉澤和拉多·凱茨霍維利的年紀都大於約瑟夫,他們才華超群,這個時期對他的影響最大。他們是19世紀末葉俄國湧現出來的一批出類拔葷的革命青年。這些人勇敢,富於理想,事業心強,他們極端仇視舊社會,強烈主張消滅人剝削人的制度。 楚魯吉澤出身于皇族家庭,是個有文學才幹的知識分子。他投身革命事業,用格魯吉亞文為《溝》和《伊比利亞》這兩家大型刊物撰稿,大力宣傳和普及馬克思主義理論。 1905年6月他患肺病去世。當時所有的格魯吉亞革命者都參加了他的葬禮,結果變成了一次群眾性的遊行示威。約瑟夫把楚魯吉澤的文章收集成冊,於1927年出版,作為對朋友的悼念。拉多·凱茨霍維利的性格與楚魯吉澤大不相同。楚魯吉澤是個熱情奔放的知識分子,而凱茨霍維利是個不知疲倦、富有事業心的實幹家。凱茨霍維利也在哥裡教會學校和第比利斯神學院上過學,然後開始了革命生涯。1893年12月神學院發生的轟動一時的罷課之後,他到了基輔,在那裡被捕,坐了3個月的牢,出獄後一直受到警察的監視。 1897年,他回到第比利斯,以巨大的熱情從事革命地下工作。這兩位年輕的革命者激發了斯大林對馬克思主義的興趣,從而使他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斯大林在1931年與德國作家埃米爾·路德維希談話中說道:「我參加革命運動是從15歲起,當時我和居住在南高加索的俄羅斯馬克思主義者成立的一些秘密小組發生了聯繫。這些小組對我有很大的影響,引起了我讀馬克思主義秘密刊物的興趣。」路德維希問道:「是什麼力量把你推向了反抗的方面呢?是因為雙親的虐待嗎?」斯大林回答說:「不是的。我的父母是沒有學問的人,但他們對我卻非常好。是另外一回事,是我當時在那裡求學的那個神學院的反動校規,和貧富不均、人剝削人的社會制度,使我成了馬克思主義這一真正革命學說的擁護者。」當時俄國已處在「山雨欲來風滿樓」的年代。列寧已在彼得堡展開了革命活動。 1894年列寧發表了他的具有歷史意義的名著《什麼是「人民之友」以及他們如何攻擊社會民主主義者?》。這一光輝著作對俄國的政治、經濟情況和階級力量進行了分析,指出了無產階級解放之路。這些馬克思主義著作,激起了年輕的斯大林要求革命的願望,他準備獻身於革命,決心為爭取工人階級和全體勞動者從資本家和地主的剝削壓迫下解放出來而鬥爭。這些革命情緒反映在斯大林在神學院期間所寫的詩篇裡。斯大林在他的詩作中吐露了他對於從壓迫和剝削中把勞動者解放出來的憧憬,相信人民必會起來為自己的解放而鬥爭,而且一定會勝利。 1896年至1898年,斯大林成了神學院馬克思主義學習小組的領導骨幹。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