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二戰將帥系列 > 曼施坦因 | 上頁 下頁
二七


  10月5日,也就是華沙陷落的第8天,希特勒在華沙城內舉行了一次盛大的閱兵式,所有駐紮在該城附近的各師都參加了這次慶典。曼施坦因協同倫德斯特,以集團軍負責人的身分參加了典禮。

  原定在閱兵式結束之後,離開華沙之前,元首希特勒接見參加波蘭戰役的高級指揮官們並與之會餐。這次接見的地點選在華沙城郊的一個舊的飛機庫中,會場特地安排了一張大桌子,附近一個師的野戰廚房專門為這次會見準備了豐盛的食品。德軍的高級將領們都盼望著元首的到來,親身受到元首的眷顧和褒獎,那才風光。

  但元首使他們大失所望,希特勒只是進到這個舊飛機庫裡轉了一圈,看了看桌子上鋪的白色臺布和陳列的秋花,什麼也沒說,轉身就走,跑到外邊與部隊坐在一起就餐。他喝了幾口湯,並且與周圍的士兵閒談了幾句之後,就直接登上了已經發動的飛機。

  元首飛走之後,給正在興頭上的德軍高級軍官們兜頭一瓢涼水。軍官們議論紛紛。曼施坦因也認為,元首這樣做確實過分,這種故意的做作雖然可以表達元首有「接近群眾」的美好品格,但他的行動卻不一定能起到好的作用,不會贏得軍人真正的贊許。曼施坦因覺得,在贏得波蘭戰役的勝利之後,國家元首為了尊重全體作戰部隊起見,最應該接見他們的指揮官。這樣一定更會贏得軍人們的擁戴,把軍官們晾在一邊的做法,是很失人心的。

  波蘭戰役結束之後,在給最高統帥部的報告中曼施坦因檢討了得失:在戰爭最初的幾個星期中,決定勝負的兩個因素是:其一,裝甲部隊對波軍作正面的突破,它們一直滲透到波軍的後方深處,德軍的步兵師緊隨前進。其二,波軍的空軍必須被消滅,德軍步兵和裝甲兵沒有來自天空的威脅,加之波軍的通信網被德軍有效的攻擊所切斷,使波軍對作戰不能有任何集中的控制。

  「贏得整個波蘭戰役是因為以下兩個條件得以成立:第一,為了在東線保持必要的優勢起見,我們在西線就必須準備作相當的冒險。假使西方國家盡可能地提早在西線發動攻勢,則戰局的結果就會大不相同。波蘭統帥部如果不是把兵力分散配置,以圖守住所有的東西,而是集中力量於要點之上爭取時間,苦撐到聯軍打到萊茵河為止,那麼德軍統帥部就不得不叫停。作為波軍個人而言,必須承認,他們作戰是很英勇的。」

  「德國之所以取得成功,進軍速度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而速度又取決於大量地使用坦克部隊,坦克部隊使用得成功,又取決於它的非傳統用法。空軍的支援、步兵與裝甲兵的成功協同也是一個原因。」

  「實際上,真正成功的原因在於,德國軍人發現了一種方法使戰爭從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靜止模式中解脫出來,在新工具——裝甲部隊的幫助下,發明了機動作戰的戰爭藝術,這才是德國成功的真正秘密,也是閃擊戰的精髓。」

  報告中特別提到了布楚拉河會戰,這是波蘭戰役中南方集團軍的一個傑作,把整個波蘭的兵力一網打盡,破壞了波軍統帥的兩個企圖:在維斯拉河灣與德軍背水一戰,或者牽制德軍的重兵集團,從而使維斯拉河以南的波軍退往華沙。這一戰役使波軍的這兩個企圖都沒有實現。

  1939年10月15日,曼施坦因在羅茲城南方集團軍總部,見到了德國陸軍總部的胡辛格上校,他們過去同在一個部門工作,彼此是老朋友了。胡辛格上校帶來了一個消息:這個月底,南方集團軍總部將移往西線,現在的駐防將由第八軍團接替。

  1939年10月21日,曼施坦因奉命到設在左森的陸軍總部去接受新的作戰命令。赴總部的途中,他順路去看望了李格尼茲家中的妻子和孩子,也去看了自己的妻舅——他在波蘭戰役中負了重傷,正躺在林茨的布裡斯勞醫院中養傷。

  波蘭戰役結束之後,由於南方集團軍不久就開到了西線,曼施坦因沒有在波蘭擔任佔領軍的任務。他渴望著下一次戰爭,渴望著在波蘭戰役中嶄露頭角的裝甲兵和閃擊戰再一次得到實踐。

  南方集團軍司令部於1939年10月24日抵達了西線的科布倫茲,並接管了為了西方戰役而新建立起來的德軍A集團軍。A集團軍當時下轄德軍第12和第16兩個軍團。其前線各師沿著比利時南部和盧森堡的邊界,一線展開,並且佔領了攻擊出發陣地。陣地的縱深,則一直延續到萊茵河的東岸。

  科布倫茲市是A集團軍總部的所在地,這座美麗的城市坐落在萊茵河畔。集團軍司令部設在城內的一家名叫裡森·弗爾斯霍托夫的旅社,這裡對曼施坦因是再熟悉不過的:他在青年時期在附近名叫恩格爾斯的小鎮上充當入伍生的時候,他總留連於這個旅社建築的優美。但是今天,由於法英已經對德國宣戰,這裡不久將受到戰火的威脅。

  這座曾便曼施坦因傾心的建築,帶有明顯的中世紀教堂的風格,裝飾得很華麗,也很寬敞,只是窗戶比較小,加之周圍參天的樹木,陽光能透過的時間很短,所以房內略顯陰暗。

  距離這棟房子不遠處,有一片樹林,看上去飽經風霜,已經有了相當的年頭兒了,樹林正中,立著一塊古色古香的石碑,那是1812年由法國駐科布倫茲的佔領軍司令官所樹立,碑文亦由法文書寫,內容是紀念拿破崙皇帝率領他的軍團遠征莫斯科,渡過萊茵河。碑上記敘了拿破崙的功績,通篇都是華麗的辭藻。但在這塊碑文之下,又有一段碑文,為1814年拿破崙被打敗後,俄軍駐科布倫茲的佔領軍司令所撰,大有「立此存照」的意味。兩段碑文並存,確實有點諷刺意味。

  「如果元首希特勒能見到這座石碑和碑文,不知他是作何感想!」每當路過這裡的時候,曼施坦因都禁不住暗想。

  曼施坦因自己的辦公室設在旅社的古老建築之中。在此之前,這裡一直是德國陸軍駐科布倫茲師的師部,現在這個師已經開拔到前線,這裡已經是人去樓空了。

  為了加強南方集團軍司令部的參謀工作,曼施坦因建議,從A集團軍司令部的作戰部門調來了一位名叫特雷斯考的中校軍官,他也在陸軍參謀部當過軍官,為人頭腦敏銳,風度優美,非常有才能,在陸軍參謀部第一處(即作戰處)擔任作戰參謀,而曼施坦因恰好在這個處中擔任過作戰處長,因此可以說是曼施坦因的老部下。

  特雷斯考日後在曼施坦因所擬定的西線作戰「曼施坦因計劃」中,起了很大的作用,因為這位中校的夫人是德國前軍政部長和參謀總長法爾肯海因的女兒,在柏林的社交界有著非常廣泛的關係。為能使這個計劃取得參謀總部的首月,特雷斯考夫婦沒少在柏林奔波。作為回報,曼施坦因出任裝甲軍軍長和軍團司令之職的時候,也曾想再把特雷斯考調來做自己的參謀長,但數次都被陸軍總部拒絕了,原因很簡單:「別處也需要像他這樣有才幹的人。」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