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二戰風雲人物 > 專制魔王-墨索里尼 | 上頁 下頁
四一


  這一計劃是由一部分秘密結合起來的塞爾維亞民族主義的軍官們制定和執行的,他們的心情和公眾的輿論情緒是一致的。他們的行動使公眾熱情奔放。貝爾格萊德的街頭,立刻擠滿了塞爾維亞人,反復地呼喚著:「寧要戰爭,不要協定;寧願死亡,不做奴隸!」廣場上,英勇無畏而手無寸鐵的群眾,洋溢著同仇敵汽的情緒,高唱塞爾維亞國歌。年輕的國王曾沿著一根水管從樓上爬下,從而逃脫了攝政的監護;3月28日,在貝爾格萊德大教堂,他在熱烈的歡呼中宣誓。德國公使受到怒斥,群眾向他的汽車吐唾沫。這個長期處於倒行逆施的統治之下、惟恐遭人毒手的民族,現在卻在暴君和征服者勢力最盛的時刻,起來進行英勇無畏的反抗了。

  南斯拉夫的武裝政變和群眾的反對,猶如晴天霹靂,使希特勒大為震怒。27日早晨,希特勒召見了德國最高統帥部的將領們,向他們講述了這次劇變後南斯拉夫的局勢。他說,在即將對希臘的軍事行動中,南斯拉夫是一個捉摸不定的因素,而且在以後對俄國的「巴巴羅薩」作戰計劃中,它甚至更靠不住。他認為,在發動「巴巴羅薩」以前,「南斯拉夫人就暴露了他們的本性,這是一大幸事」。

  希特勒決心在軍事上摧毀南斯拉夫,並使它不復成為一個國家實體。「不必進行外交上的探詢,也不必送交最後通牒。對於南斯拉夫政府提出的保證當予注意,但這些保證在將來是無論如何不足信賴的。只要軍隊準備好,便立刻開始進攻。」希特勒喋喋不休地說,「從政治角度看,特別重要的是:對南斯拉夫進行的打擊應該殘酷無情,並以閃電戰從軍事上去摧毀它。這樣便可以充分地威懾住土耳其,並在以後進攻希臘時也可起到有利的影響。」

  德國元首要求意大利、匈牙利,並在某些方面要求保加利亞,在進攻南斯拉夫時提供實際的軍事支援。羅馬尼亞的主要任務是「防禦俄國」。此事已經通知匈牙利和保加利亞的大使,並于當日致電意大利領袖墨索里尼。希特勒認為,對南斯拉夫的戰爭將會受到軸心國大小嘍羅的支持。因為,他決心要肢解這個國家,意大利將獲得亞得里亞海沿岸,匈牙利獲得巴納特地區,保加利亞獲得馬其頓。

  希特勒佈置就緒後,就於當天發佈了入侵南斯拉夫的「第25號指令」。他的意圖是,採取從阜姆和索非亞地區向貝爾格萊德和更南的地區進行強力突破的方法,進入南斯拉夫,其目的在於使南斯拉夫軍隊遭到決定性的挫敗,使南斯拉夫南部同其他地區隔絕,並使這個地方成為德國和意大利軍隊進一步對希臘作戰的基地。希特勒擔心德國的最大危險是盟國從背後進攻意大利軍隊。因此要求墨索里尼提供大量的軍隊支持這一行動,以保證戰爭的勝利進行。

  德、意入侵南斯拉夫的行動,嚴重影響了巴爾幹半島國家之間的關係。立刻直接受到影響的是匈牙利。自從慕尼黑會議起,匈牙利就追隨德國以犧牲捷克斯洛伐克和羅馬尼亞而取得外交勝利,並擴張它在1920年後的邊疆,同時在國際範圍內則力求維持中立地位。匈牙利的外交政策是:極力避免成為軸心國戰時盟國,以免對軸心國承擔明確的義務。如今,希特勒要求匈牙利總理泰來基伯爵,必須撕毀他親手簽訂的《匈、南友好協定》,保證德、意大部分武裝假道匈牙利進攻南斯拉夫。希特勒答應將以割讓南斯拉夫一部分領土作為誘餌。泰來基對此十分為難。但是,主動權卻被匈牙利總參謀部從他手中奪去了。總參謀長韋特將軍是德國血統,他已背著匈牙利政府同德國最高統帥部擅自作出了安排。

  泰來基立即指責韋特將軍的行為是叛國。1941年4月2日晚,他收到英國外交部正式聲明,「如果匈牙利參加德國對南斯拉夫的任何行動,它就必須預期大不列顛即將對它宣戰」。因此,匈牙利必須作出抉擇:或者徒然反抗德國軍隊過境,或者公然站在軸心國一邊出賣南斯拉夫。在這種進退維谷的處境下,泰來基總理于當晚9點自殺了。他的自殺是為他自己和他的政府在德國進攻南斯拉夫的行動中所犯下的罪行進行贖罪而作出的犧牲。這使他在歷史中清洗了他的罪名,但不能制止德國軍隊的前進以及由此而產生的後果。

  南斯拉夫悲劇的元兇是希特勒和墨索里尼;但是,軟弱無能。袖手觀望的南斯拉夫政府也負有嚴重的責任。甚至在大難臨頭之時,仍然無動於衷。他們既不發動群眾,又不動員軍隊,而是坐以待斃,任人宰割。他們坐失了大好機會,那就是:沒有對駐在阿爾巴尼亞的意大利軍隊的後方予以致命的一擊。如果他們及時行動,便可能在軍事上完成一件大事,這將有助於打亂德、意法西斯的軍事部署。雖然他們本國的北部會受到蹂躪,卻能夠奪獲大批軍火裝備,從而使他們獲得力量,以便在山區進行遊擊戰,這將對巴爾幹的整個局勢產生有力的影響。

  4月6日清晨,德、意轟炸機出現於貝爾格萊德的上空。它們從羅馬尼亞被佔領的飛機場起飛,對南斯拉夫首都進行毀滅性的輪番轟炸達三天之久。它們擦著屋頂飛行,殘酷無情地摧毀了這個城市。貝爾格萊德有1.7萬多市民橫屍街頭或瓦礫堆中。一場硝煙彌漫、火光沖天的噩夢過去後,從動物園被炸毀的籠子中跑出了驚恐萬狀的動物。一隻受傷的鸛鳥一跛一跛地走過煙火正濃的那家最大的旅館。一隻茫然凝視、莫明所以的大熊,邁著緩慢而笨重的步伐,瞞珊地經過這個地獄般的場所走向多瑙河。

  「懲罰」作戰計劃已經完成。4月13日,德軍佔領了貝爾格萊德。在這之前,國王、大臣和將軍們,帶著國庫中的黃金,紛紛乘飛機逃往國外。4月17日,南斯拉夫軍隊大部分投降了,另一部分轉入山林,也打起了反法西斯侵略者的旗號。實際上,這部分地主資產階級的武裝,根本不反對法西斯侵略者,而是保全和擴大實力,妄圖在戰後恢復剝削階級的統治。在戰爭期間,他們經常襲擊以鐵托為首的南斯拉夫共產黨領導的人民遊擊隊,成為危害極大的內部敵人。

  在德、意法西斯軍隊擊敗南斯拉夫之後,納粹軍隊奉「元首」之命大肆搶劫,重要的物資和戰利品都運回德國了。希特勒取得了對南斯拉夫的控制和統轄之權。剩下的某些邊緣地帶則分給意大利和匈牙利等小嘍羅了。因此,在軸心集團內部就引起了討價還價的狗咬狗的爭吵。從齊亞諾的一些日記裡,可以看到在法西斯國家之間相互爭奪「勝利品」和勾心鬥角的一些情況。

  「1941年4月24日。已與帕韋利奇約定,明日在盧布爾雅那會晤。要摸清克羅地亞人的想法,而不是要作出任何明確的結論……我們準備了兩種方案:一種是將領土從阜姆繼續擴展到察塔羅;另一種是以歷史上的達爾馬提亞為限。應以一項政治條約使最後被劃定的那一部分變成一個整體,這樣實際上就把整個克羅地亞置於我們控制之下了。德國人在所有這些方面的態度是曖昧的。當我們在維也納會晤時,他們讓我們自行處理。但是,他們到底有幾分誠意呢?」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