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二戰將帥系列 > 麥克阿瑟 | 上頁 下頁
七九


  9月12日晚,麥克阿瑟及阿爾蒙德、惠特尼等一行7人冒雨從羽田機場飛往九州的板付,再從那裡前往第7艦隊集結地佐世保,登上兩栖作戰部隊司令多伊爾的旗艦"麥金利"號運輸艦,向大海駛去。當時正值狂風大作,海浪滔天。進攻部隊的艦船在大浪中搖擺著,船艙裡的貨物翻倒了,甲板上的物資也被沖走了,士兵們不少暈了船。好在9月14日天氣好轉,海面上風平浪靜。"麥金利"號在黃海與其他艦船會合後,向仁川方向航進。

  入夜,麥克阿瑟站在船頭上,傾聽著海水拍打艦體的聲音,注視著閃閃發亮的點點磷光。他知道這次作戰是他所指揮過的登陸戰中最錯綜複雜的一次。想到他一直夢想的、曾遭到激烈反對的計劃即將付諸實施,他也不免感到有些緊張。他把已經睡下的惠特尼叫來,向他滔滔不絕地講述著,以排遣心中的疑慮和不安。他擔心判斷是否有誤,是否能達成戰役的突然性。如果遇到頑強抵抗而失敗,那就真應驗了反對他的人所說的"大災難"的話。他寫道:"明天的一切,由我單獨負責,如果失敗的話,那麼可怕的後果將留待到上帝對我的靈魂進行最後審判之日。"直到淩晨兩點半,他終於支撐不住了,在甲板上轉了一圈後便回到船艙去睡覺了。

  早上5點,美軍艦炮和飛機開始對仁川港外橫在"飛魚航道"上的月尾島實施猛烈炮擊和轟炸。6點30分,美軍第l陸戰師一部開始向月尾島登陸,未遇到預期的激烈抵抗(守衛該島的北朝鮮軍只有400人),很快就佔領了全島。麥克阿瑟看著飄揚在月尾島上的星條旗,對多伊爾說:"請通報艦隊,海軍和海軍陸戰隊從來沒有比今天早晨幹得更漂亮了。"下午,當潮水重新上漲時,第l陸戰師主力在炮火支援下開始在仁川港南北兩翼突擊上岸。他們使用梯子爬上岸堤,或用坦克登陸艇撞破岸堤上陸,在夜間建立起灘頭陣地。第二天,美軍未遇多大抵抗即攻佔仁川市。隨後,麥克阿瑟命令登陸部隊兵分兩路:一路直奔金浦機場和漢城,一路南下水原以切斷人民軍退路。同時,他還命令沃克從釜山出擊,向北進攻,以夾擊人民軍。17日晨,麥克阿瑟在仁川上岸,驅車前往前線巡視。

  在以後的10餘天裡,朝鮮戰局發生了決定性變化,形勢急轉直下。21日,美軍一部在金浦東北渡過漢江後,沿開城公路進至漢城西側,另一部到達漢江南岸的水登浦,從南面威脅漢城;釜山美、韓軍突破人民軍防線。次日,美軍開始進攻漢城,遭到激烈抗擊;南線朝鮮人民軍開始後撤,沃克率軍追擊。25日,美軍一部從漢城南面渡過漢江,另一部從西側攻入漢城市區。第二天,南北對進的美軍先頭部隊在烏山附近會合,人民軍主力撤過三八線。28日,美軍終於攻佔漢城,並於次日進抵三八線。至此,仁川登陸戰役宣告結束。

  仁川登陸的成功,給麥克阿瑟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聲譽,使他的軍事生涯達到了新的頂峰。大量充滿溢美之詞的賀電像雪片般飛來。9月30日,杜魯門發來賀電,稱"軍事史上沒有任何軍事行動能同你的以空間換取時間的遲滯戰相比擬,也無法同你的最終解放漢城的功績卓著的機動作戰相比擬。"剛上任國防部長不久的馬歇爾也於同一天打來賀電說:"您在朝鮮指揮的英勇戰役以及果敢而完美的戰略作戰行動,實際上結束了這場戰爭,請接受我個人的敬意。"哈爾西打來的電報更使麥克阿瑟飄飄然:"仁川登陸是有史以來最高明、最大膽的戰略進攻。"

  現在,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在完成了安理會賦予的"擊退武裝進攻並恢復該地區的國際和平與安全"的任務後,似乎可以打道回府了。但9月29日,當麥克阿瑟在漢城舉行完"還都"儀式回到東京後,他接到國防部長馬歇爾發來的一封電報,稱:"以我個人之見,根據戰略上和戰術上的需要,可以自由地在三八線以北作戰。"不久,華盛頓又追發一份補充電文,說上述決定和麥克阿瑟的北進計劃"已經杜魯門總統批准"。據此,10月1日,麥克阿瑟向朝鮮人民軍發出勸降書,同時向第8集團軍下達了突破三八線的命令。同日,南朝鮮軍即在東海岸越過三八線,向元山方向挺進。美國的舉動意味著戰爭的擴大和升級,意味著蘇聯和中國有可能參戰,弄不好還可能導致新的世界大戰,因此立刻在全世界引起巨大反響。

  其實,關於"聯合國軍"是否打過三八線的問題,早在8月中旬即已提到華盛頓與東京的政治、軍事首腦部門,並展開了爭論。有人贊成,有人反對。贊成者說,依據聯合國安理會6月27日的決議,"聯合國軍"總司令有權實施北進作戰;根據追擊權理論,突破三八線也是合法的;如不突破三八線,該線就會被作為永久的合法國境線,而聯合國的目標乃是要建立南北統一政府;不越過三八線,北朝鮮就會重整旗鼓,有再次進攻的危險,而"聯合國軍"也要無限期地駐紮在南朝鮮;聯合國海空軍一開始就已把交戰狀態延伸到北朝鮮,沒有理由不讓地面部隊北進;等等。反對者說,"聯合國軍"已完成把北朝鮮軍趕出南朝鮮的使命,若越過三八線,將招致蘇聯和中國的介入,戰爭必然擴大和長期化,從而引起第三次世界大戰。看來,贊成的理由似乎更多、更充分些。

  最後,杜魯門政府在其稱霸遠東的野心驅使下,甘冒天下之大不韙和戰爭風險,終於決定北進。8月30日,艾奇遜國務卿在一項聲明中首次指出:"只要別的國家軍隊不介入戰爭,就不會發生全面戰爭。關於是否突破三八線,將取決於聯合國。"9月1日,杜魯門總統發表廣播講話,聲稱韓國人有獲得統一的權利,美國將同其他國家一道幫助韓國人享受這種權利;美國的軍事行動不會超出朝鮮半島,希望中國和蘇聯不要介入。美國之所以擔心中國和蘇聯介入,是從其全球戰略考慮的。當時,北約組織的軍隊還未組建完畢,西德部隊還未建立,如果同蘇、中兩國處於交戰狀態,那麼西歐也很容易受到攻擊。為此,美國必須堅決避免與蘇、中在朝鮮發生直接衝突,並通過限制自己的軍事行動來制約蘇、中,以在有限的範圍內結束戰爭。9月11日,杜魯門批准國家安全委員會提出的突破三八線的方針:如果蘇聯和中國沒有參戰的可能,就可以把地面作戰擴大到三八線以北。

  參謀長聯席會議于9月15日即仁川登陸日,向麥克阿瑟傳達了上述決定,並令其制訂佔領北朝鮮的計劃,同時指示其陸、海、空軍在任何情況下都不得越過朝中和朝蘇邊界,在與中國和蘇聯接壤的地區也不得使用非韓國軍隊。根據這項指令,麥克阿瑟向參謀長聯席會議提出了一項北進計劃:以第8集團軍沿西海岸北上向平壤進擊;以第10軍在東海岸的元山登陸,然後西進與第8集團軍一道實施夾擊,攻佔平壤;第3師作為總預備隊控制在日本;在安州、寧遠、興南一線(被稱為"麥克阿瑟線")以北的作戰只限于韓國軍隊。9月27日,參謀長聯席會議向麥克阿瑟發出一道新指令,規定麥克阿瑟的任務是:"摧毀北朝鮮的武裝力量。可能的話在朝鮮建立統一的民主國家。為達此目的,授權你在朝鮮的三八線以北進行軍事行動。"但實施軍事行動的前提是,蘇聯或中國未派大部隊入朝參戰、對方沒有決心參戰的聲明或沒有發出這種威脅,同時要他加緊搜集這方面的情報,隨時向華盛頓報告。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